工地上為什麼有“臨時夫妻”?聽完他們的心聲,才懂他們的無奈

我們家附近的工地又開始復工了。每到中午和晚上吃飯的時間,工地附近的小餐館都基本上是爆滿,大部分都是衣著樸素的農民工。

他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蓋澆飯,一邊聊著天,有的人還點上一瓶啤酒,享受著這悠閒的用餐時光。

雖然工作很累,但從他們的笑臉裡看到了樂觀和積極。尤其是那些有老婆的工人,有說有笑,感覺有一種平凡的幸福。

我也坐在一旁開始吃著蓋澆飯,耳邊傳來他們的交談聲。聽著聽著,卻發現有幾對舉止親密的男女居然不是夫妻。

工地上為什麼有“臨時夫妻”?聽完他們的心聲,才懂他們的無奈

只見一個全身髒兮兮的男人說:“總算復工了,這疫情再繼續下去,老婆孩子要喝西北風了。”旁邊的人,也在一旁附和著。

他又接著說:“現在養個家真難啊,不過能讓老婆在家有錢用,讓孩子上學有學費,我們辛苦點兒、累點兒,也值得了。”

只見他摟著的女人卻說道:“是的,還好這個月老闆良心,提前付了一個月工資,家裡才有米揭開鍋。只要孩子能吃好穿好,我也心滿意足了。”

女人說完,又看看旁邊的男人:“要不是有你,我一個人在工地也不知道能不能撐下去。”男人也拍拍她肩膀,安慰道:“我也是,有你陪著真好。”

聽完他們的對話,我才反應過來,原來他們就是我常聽到的工地上的“臨時夫妻”,我嘆了口氣,突然覺得飯菜索然無味。

工地上為什麼有“臨時夫妻”?聽完他們的心聲,才懂他們的無奈

我吃完結賬時,又環顧了一下餐館,像這樣的臨時夫妻,有好幾對。他們會談工地上的不易,更多的卻說著各自家庭的不幸。

其中談論到最多的莫過於,迫於生計,很多人都是背井離鄉,夫妻異地。而且也因為經濟壓力,很多異地夫妻貌合神離。

他們唯一的交集可能就是為了老家的孩子,所以一個人在外地難免孤單,看著身邊順眼的人就臨時在一起。

一方面互相有個照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溫暖彼此的心靈,畢竟同是天涯淪落人,很多工人都有著相似的經歷和苦惱。


工地上為什麼有“臨時夫妻”?聽完他們的心聲,才懂他們的無奈

我想了想,不知道該不該吐槽他們對婚姻的不忠。工地上的工作風吹日曬,又苦又累的,而且基本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也沒錢消費。

他們也需要有人關心和陪伴,在這種情況下,臨時湊成一對,也是為了解決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這或許就是底層小人物的無奈選擇。

可最後,我還是認為,既然有了家庭,那麼還是要堅守自己的底線和道德,畢竟結婚了就要有責任感,對伴侶的專一是基本的素質和要求。

況且,這樣的行為一旦破了例,很可能會上癮。萬一被伴侶知道了,那麼以後夫妻又怎麼相處,這個家不也要散了?

工地上為什麼有“臨時夫妻”?聽完他們的心聲,才懂他們的無奈

“臨時夫妻”就像有毒的蜂蜜,吃起來是甜的,但吃了會致命。我們在努力賺錢的同時,也別忘了初心。

要知道我們大部分賺錢的目的,還是為了家庭能幸福。如果因為賺錢,而導致妻離子散,那麼也就失去了意義。

況且,夫妻即使真的長期異地,只要心裡有彼此,對家有責任,那麼也能用很多方式來慰藉彼此。

視頻、電話、偶爾的見面,有很多渠道可以瞭解、關心對方,努力地向對方靠,就不會感到孤單。

臨時夫妻,還是要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