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平臺的力量(高校創新創業雲體系思考之四)

平臺在目前社會經濟中被頻頻提起。在商業中大家的共識是未來競爭是平臺經濟的競爭。平臺經濟是指藉助於一種交易空間或場所,促成雙方或多方客戶間的交易,收取恰當的費用而獲得收益的一種商業模式。在國際上,Facebook、Google、Apple等都是典型的平臺型企業。

平臺型企業的成功主要通過用戶最大化、免費和開放這三條路徑實現。目前創新創業領域最火熱的詞是眾創空間,即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的統稱。那麼,教育領域有沒有可能建成類似的創新創業教育服務平臺?首先可以看一下國外類似的教育服務平臺。

創新創業平臺的力量(高校創新創業雲體系思考之四)

蘋果公司的平臺經濟

在德國,商會在整個社會經濟秩序中具有重要地位。德國商會搭建了完善區域化教育平臺,通過區域高校的人才和專業優勢,與區域內行業和政府互動聯絡並緊密合作,聚合並有效利用教育、產業、服務等各方優質資源,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商會有如下三個主要特徵:

1、具有公法法人地位,參與立法和經濟決策;

2、具有區域性特徵,體現各個區域的經濟特點;

3、是職業教育的主管機關,負責教育事務。

創新創業平臺的力量(高校創新創業雲體系思考之四)

德國商會的平臺作用

在諸多產教融合培養模式中,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Co-op系統最具吸引,滑鐵盧大學也被稱作加拿大最具創新精神的學校,滑鐵盧大學的Co-op系統類似實習制(internship)或半工半讀,但更為完善,採取體系化運作。簡單說就是在學生讀書期間,安排一定的時間(work term)出去外面做相關專業的帶薪工作(paid work),滑鐵盧大學的學制共四年零八個月,每年分為秋、冬、春三個學期,每個學期四個月,沒有寒暑假。如果一個滑鐵盧的學生一共上了八個學期課,那麼他將會有六個學期在工作。

滑鐵盧大學針對“Co-op”項目在學校內建設了完善的服務體系,分為兩個機構:一是產學合作服務系統(CECS)。滑鐵盧大學的CECS系統擁有專兼職員工近百人,為溝通用人單位與學生需求提供雙向服務。二是Co-op研究中心和顧問機構。研究中心和顧問機構是兩個專門機構,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總結經驗、思考問題,修改政策制度;大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主要來自各個學院,主要是聽取各方反饋意見,對教學進程、課程安排等做相應修改和完善。

創新創業平臺的力量(高校創新創業雲體系思考之四)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Co-op系統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必然路徑。這些教育服務平臺的成功經驗對於我們解決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具有現實的借鑑意義。

(一)強化創新創業的服務職能。銜接高校教育與社會實踐,使大學生通過產學結合鍛鍊,在畢業前便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願望

(二)搭建校企創新創業引導支持體系。推動校企協同創新發展、協同人才培養,共建渠道以進行技術需求對接和人力資源供給。

(三)將帶薪實習模式納入未來專創融合教學體系。教育部頒佈的新版《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一個重要變化就是首次開了“休學創業”的口子,鼓勵高校採用更靈活的彈性學習制度,倡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完成大學學習,為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提供了實際支持。

(四)做好優勢學科的校企合作對接。突出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是大學建設的重點,發揮好高校優勢學科服務社會的職能,結合企業科技創新的自身需求,調動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