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朱元璋叫他給兒子修了座蜀王宮,為何又將他殺了?

多點歷史吶、就多點知識嘛。

多點文化吶、就多點談資噻。

「老成都」朱元璋叫他給兒子修了座蜀王宮,為何又將他殺了?

成都蜀王府的鳥瞰照片。它一改成都過往主軸偏心的佈局,確立了南北方向的主軸線,與北京故宮相仿。

朱元璋叫他給兒子修了座蜀王宮,為何又將他殺了?

即便是表忠心,也得動動你的“腦花”,不然送了命還不知道為什麼。

草多寸/文

在成都市兒童醫院附近,有一條街叫康莊街,這條街在明朝時曾經有一座非常豪華氣派的祠堂,是朱元璋最喜愛的兒子朱椿、也就是當時的蜀王,給一個姓康的大太監修建的。

奇怪了吧,蜀王為什麼要給一個太監修廟建祠呢?

這還得從朱椿兒時被父親朱元璋封為蜀王的時候說起。

「老成都」朱元璋叫他給兒子修了座蜀王宮,為何又將他殺了?

朱元璋畫像


那是公元1378年,也就是朱椿7歲的時候,父皇朱元璋冊封他為“蜀王”。三年後,朱元璋覺得差不多了,派人來成都先給兒子修建一座蜀王府,並且還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豪華氣派,仿照他南京的皇宮來修建。

滿朝文武誰不知道,朱椿是朱元璋的第十一個兒子,也是他最寵愛的兒子,都不管怠慢。而且,當負責修建蜀王府的官員臨離開南京的時候,朱元璋還特別吩咐道:要儘量給我乖兒修好點哦!

蜀王宮的建設項目負責人姓康,是朱元璋身邊一個非常信得過的大太監。這個康公公當然領會皇上的意思,立馬日夜兼程趕赴成都,開始大興土木。

「老成都」朱元璋叫他給兒子修了座蜀王宮,為何又將他殺了?

史書上記載的這段話,就是朱元璋當年修建蜀王府時提出的具體要求。

到了成都,康公公才發現一個巨大的問題擺在他面前,非常棘手:成都土質疏鬆,不易壘土築牆。

這個康公公或許是長期待在宮裡,腦殼屬於一根筋。他想,既然皇帝都那麼信任我了,無論如何也要把蜀王府修好。於是,為了使蜀王府的城牆更為堅固,便不惜花費大量銀子和人力,千里迢迢去陝西漢中取土,然後通過專車運回成都基土築城。

「老成都」朱元璋叫他給兒子修了座蜀王宮,為何又將他殺了?

這是蜀王府的一段城牆,誰想到它下面的土居然來自陝西漢中,而且,康公公就是因此而喪命的。

乖乖,這豈止才是豆腐變成了肉價錢,簡直是泥土變成了黃金。成都到漢中,少說也有500公里,那個年代,唯一的“動車”就是官家的馬車,而且還要翻越大巴山,這可不是一般的工程啊!

如此這般,毫無疑問,這工期就一拖再拖,預算也就一超再超。

「老成都」朱元璋叫他給兒子修了座蜀王宮,為何又將他殺了?

蜀王府北起東西御河,南到紅照壁,東達東華門,西至西華門,面積足有38公頃之多。

康太監自恃聖旨在手,底氣十足,為了經費,常到戶部軟索硬要,這引起戶部官員的強烈不滿,便上奏皇上說康太監是藉機中飽私囊,把國庫挖空了。朱元璋一聽,看到蜀王府工期一再延期,而且用度也遠遠超過了預算,勃然大怒,不問青紅皂白,認定康太監貪汙,便敕其自盡,意思就是你自己去死吧。

可憐的康公公,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就懸樑自盡了。他到死都沒明白,他這般忠誠,命卻為何丟了?

「老成都」朱元璋叫他給兒子修了座蜀王宮,為何又將他殺了?

1950年皇城南邊被拆,修建了人民南路廣場,今天天府廣場的前身。

蜀王府修了整整8年才竣工,建築格式、佈局基本上仿照了南京的皇宮,是明代藩王府中最富麗雄偉的一座。據《明史》等史書記載,蜀王府除了那些氣勢恢宏的承運殿、圜殿、存心殿等幾個大殿外,光是宮殿裡的房間就超過了800多間,故成都老百姓都叫它為“皇城”。它的位置就在今天成都的市中心天府廣場、科技館一大圈。

「老成都」朱元璋叫他給兒子修了座蜀王宮,為何又將他殺了?

成都博物館復原的明朝蜀王府模型圖。

朱椿長大後來成都就藩,出現在他眼前的的蜀王府頓時讓蜀王和他的小夥伴們驚呆了,真正應驗了父皇的詔諭:“非壯麗無以示威儀”!

朱椿自小聰明好學,博覽群書,比較明事理。他一看這氣勢恢宏的蜀王府就知道,康公公是被父皇冤枉的。為了感念康公公的忠心,便在康公公生前居住的地方修了一座祠堂來悼念他,取名叫“康公祠”,祠堂所在的街道也改名為康公廟街,也就是今天的康莊街。

看來,即便是表忠心,也得動動你的“腦花”。在官場混,不懂得其中的道道,遲早就是一個字:死!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秒刪)

我給《老酒館》也打一星,導演會報警嗎?

誰說川人好玩?百年前他們就在“眾籌”修鐵路了

譚維維不該背“鍋”,中秋晚會的“梗”究竟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