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拔碉堡都費勁,李雲龍為何敢帶一個團就攻打縣城

在上個世紀上半頁的我國經歷了十分慘痛的時期,面對這國家的積貧積弱和麵對著外國的入侵,我們國家的戰士們用著血和肉的代價將其趕出了我國,而在現代就有很多對那段時間記錄的電視劇,但是在絕大多數的電視劇中都是十分失真的

抗日戰爭時期拔碉堡都費勁,李雲龍為何敢帶一個團就攻打縣城

抗日戰爭



手撕鬼子,褲襠掏雷這類的劇情不斷出現,直到一部片子的出現才改變了這種喜劇的抗日題材,這就是《亮劍》,也是被譽為第一步片中日本人說日語的抗日劇,而在《亮劍》之中有著十分多的經典劇情,比如左臂斷掉的騎兵連連長孫德勝喊道“騎兵連,進攻!”感動了億萬中國人。

抗日戰爭時期拔碉堡都費勁,李雲龍為何敢帶一個團就攻打縣城

騎兵連,進攻



但是片中最經典的部分應該是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的時候,這段戲無論是在表演上,還是在感動上,甚至是在青少年的鬼畜區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段“二營長,你他孃的意大利炮呢?”更是讓許多觀眾記憶猶新。

抗日戰爭時期拔碉堡都費勁,李雲龍為何敢帶一個團就攻打縣城


但是在抗日時期的我國敵我無論是在軍事裝備還是後勤補給上都是遠遠落後於日本的,並且當時的我國有輕武器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對於攻城攻堅的重武器十分的短缺。在抗日戰爭的大多數時間中我們連拔掉敵方的一個碉堡都是十分困難的事,並且當時的日軍巴不得和八路軍戰士面對面的戰鬥,在火力上碾壓我們。為什麼當時的李雲龍敢帶著部隊去攻打大部隊駐紮甚至有著精銳力量的平安縣城呢,其中第一個原因就是李雲龍當時部隊兵強馬壯。劇中李雲龍的部隊在大掃蕩開始時就分散在了各地,一年的發展滯後李雲龍實際戰力已經達到了7000~8000人,這還不算上地方武裝,算上的話人數在萬人左右,所以李雲龍當時雖然是獨立團的團長,但是編制卻在一個旅甚至是一個師的人數。

抗日戰爭時期拔碉堡都費勁,李雲龍為何敢帶一個團就攻打縣城


並且當時的獨立團不僅人數多,連裝備都是十分的精湛,九二式重機槍,迫擊炮等都是裝備在列的,不僅如此還有兩門絕對殺氣的意大利炮。而反觀對方,平安城的守軍之中只有一個大隊的日軍,還有百餘名偽軍,一共才一千多人,並且戰鬥所在的山西中當時的山西被日,中央,晉綏,八路軍等部隊分劃,而當時誰都不會讓日將軍過防區,所以李雲龍在短時間能拿下平安縣城,日軍的增援是來不及到達的,並且片中的李雲龍本身性格就是有賭徒心態,並且在秀琴被綁之後更是氣氛,這也成了推動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的主要推動因素,總的來說,手裡有槍,身後有人,這也就是李雲龍最大的底牌

抗日戰爭時期拔碉堡都費勁,李雲龍為何敢帶一個團就攻打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