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亭侯”你會斷句嗎?關羽在清代獲封26字封號,冠絕古今

在歷史人物中,說到關羽,人人都稱“關公”,沒多少人會刻意提起他征戰沙場時的封號——“漢壽亭侯”。這個封號到底怎麼來的?是多大的官?能享受什麼特權呢?

1

《三國志》記載“建安五年,曹公東征……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作為劉備的左膀右臂,關羽被曹操擒獲後,暫時效力於曹操麾下。在白馬城外,關羽斬顏良於馬下,曹操為其請功加封,漢獻帝下詔封為“漢壽亭侯”,這是正史對於這段歷史的記錄,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說白了還是曹操封的。曹操對關羽的封賞,一來表彰關羽的功績,要知道顏良、文丑均為袁紹帳下勇將,這一戰徹底殺掉袁紹銳氣;二來是要籠絡人心,想讓關羽拋棄追隨劉備之意,一心為他效力

“漢壽亭侯”你會斷句嗎?關羽在清代獲封26字封號,冠絕古今

關羽斬顏良

羅貫中在《三國志通俗演義》原本中的一段描寫:“卻道曹操為雲長斬了顏良,倍加欽敬,表奏朝廷封雲長為壽亭侯,鑄印送與關公。印文曰壽亭侯印,使張遼賚去。關公看了,推遲不受。遼曰:據兄之功,封侯何多?公曰:功微不堪領取名爵。再三推卻。遼賚印回見曹公,說雲長推辭不受。操曰:曾看印否?遼曰:雲長見印來。操曰:吾失計較也。遂教銷印匠銷去字,別鑄印文六字:漢壽亭侯之印,再使張遼送去。公視之,笑曰:丞相知吾意也,遂拜受之。”“壽亭侯”和“漢壽亭侯”,僅一字之差,表現出關羽降漢不降曹的忠義之情,一個“漢”字的增減,使得關羽的品格頓時高大了許多,也讓曹操佩服不已。

2

1930年,京劇大師馬連良錄製了三國戲《甘露寺》,唱片一經發行,廣受戲迷們的好評。可是很快有人向馬連良指出,戲中唱詞“他有個二弟受亭侯”是錯的,少一個“漢”字,應該唱作“他有個二弟漢壽亭侯”。馬連良向歷史學家請教後,當場掰斷唱片,並且將尚未售出的唱片全部買回來銷燬。有人對此非常惋惜,馬連良卻認為:

雖然只是一字之差,若是以訛傳訛,豈不遺害後人?這樣的軼事讓人感慨良多,藝術家也是芸芸大眾的一份子,出於對關羽忠肝義膽的尊重和崇拜,寧可自己經濟受損,也不讓心中的聖人受一點貶低,這是關公文化深入中國人血液的體現。

數百年來,人們從情感上都認同和沿襲了羅貫中精心構思的降漢不降曹的情節,而關公義薄雲天、大義凜然的形象,更是與這個“漢”字的有無密切相關。

“漢壽亭侯”你會斷句嗎?關羽在清代獲封26字封號,冠絕古今

京劇《甘露寺》

3

那麼,究竟這個“漢壽亭侯”怎麼理解?真的是“漢代的壽亭的侯?”非也!

漢壽是個地名,當然不可能是現在的漢壽縣,因為《三國志集解》記載:“亭侯之號,不得襲用縣名。”意思是說亭侯的封號不能以當地的縣名開頭。這樣看來,漢壽就應該是縣裡的一個地方名稱。亭侯是什麼級別的設置呢?漢武帝劉徹在位時規定,王爵之下即為侯爵,侯爵的封邑一般為一個縣,所以又被稱為縣侯。後來,因濫封侯爵,沒有那麼多縣可以作為封邑,又產生了“鄉侯”和“亭侯”,鄉候的封邑是縣下屬的一個鄉,亭候的封邑是鄉下屬的一個亭。如霍去病被封為“冠軍侯”,封邑為冠軍縣,是縣侯;呂布被封為“溫候”,封邑為溫縣,也是縣候。

“漢壽亭侯”你會斷句嗎?關羽在清代獲封26字封號,冠絕古今

漢壽亭侯墓

按照漢承秦制,秦漢時期的行政規劃是一樣的,即:十里為一亭,十亭為一鄉。這個“裡”相當於現在的自然村,“亭”就相當於現在的行政村。和現在的行政級別比較,“漢壽亭侯”就相當於漢壽這個行政村的村長。所以,關羽獲封的“漢壽亭候”實際上等級較低,比不上呂布的溫侯。

歷史上的三國時期一共60多年,在戰亂紛爭的年代,能通過戰功獲得朝廷封賞並不難,《三國演義》裡的名將無不有各自的封號,曹操加封給關羽的“漢壽亭侯”其實是個榮譽稱號,並沒有什麼行政權力。說白了,“漢壽亭侯”不過是曹操欲拉攏關羽的手段之一,對權侵朝野的曹操而言,封侯真的是舉手之勞的小事。

4

然而,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下,眾多風雲人物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絕大多數“封侯賜爵”者被人們遺忘,只有關羽所代表的勇猛和忠義,在民間生生不息,流傳至今。

“漢壽亭侯”,一個不起眼的封號,並沒有影響關羽的人設和他在三國曆史上的地位,反而得到老百姓的信仰和愛戴,千百年來的好評讓明君賢臣都難以企及,足以證明英雄不問出處是一句真諦!

關羽敗走麥城後,為孫權所殺。

“漢壽亭侯”你會斷句嗎?關羽在清代獲封26字封號,冠絕古今

劇照:關羽麥城被俘

公元260年,蜀漢後主劉禪追諡為“壯繆侯”。800多年後,1102年,宋徽宗追封關羽“忠惠公”、“崇寧真君”、“昭烈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1328年,元文宗封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1614年,明神宗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這位1000多年的三國名將的封諡,由侯、公、真君、王一步步達到帝的高度。對關羽的加封在清代達到極盛,

清光緒帝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共26個字!足見歷代王朝統治者對關羽的認可。

5

三國時代的王侯將相早已被塵埃湮沒,唯有關羽被後世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關羽身上的品質成為中國人從小就要融入骨子裡的東西,是中華文化裡極力推崇的。因此,自古以來,全國各地的關帝廟都是香火不斷,每年要舉行各類祭奠活動。在美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國,關羽的精神也頗受推崇,到當地關帝廟的朝拜者絡繹不絕,經過不斷的文化交流,歷史上“漢壽亭侯”的影響力已經擴展到全世界。

“漢壽亭侯”你會斷句嗎?關羽在清代獲封26字封號,冠絕古今

關帝廟

歡迎條友評論、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