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為何等一年?

十一長假結束,我接到了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的參觀邀請,對於這座大眾集團全球首個MEB工廠,它的變化和進度始終是業界的關注焦點。因此,對於這次工廠探秘,必然要帶著期待欣然赴約。

探秘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為何等一年?

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


遙記2018年10月,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在上海安亭破土動工。一年後,工廠開始預批量試生產,並在11月迎來首臺全工藝樣車順利下線。直到今年10月,工廠才宣佈正式進入投產階段。


對比產生鑑別,在上海這座城市,坐落著一個海外新勢力的純電動車製造工廠,從工廠開工到投產,僅用了10個月。這難免讓人想知道,這一年時間,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都在準備什麼?


其實這個答案的問題很簡單。在正式投產前這一年,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在進行嚴苛產品質量測試和可靠性驗證。為何如此謹慎,產品快速推出,先佔領市場不香嗎?


見下圖。

探秘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為何等一年?

網傳第一批MODEL 3車主問題反饋


其實新能源汽車工廠的建設速度,已經遠超傳統燃油車工廠。可見傳統行業巨頭佈局新能源車市場心情還是很急迫的,只不過沒有因此放鬆對品控的嚴苛管理。


今年四季度,上汽大眾首款ID.家族純電動汽車將與公眾見面。此次新能源工廠參觀,我原以為能搶先見到實車,但遺憾未能如願。不過此次工廠探秘,我們參觀了車身、電池、總裝車間,對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和MEB平臺產品有了更加非常深刻的瞭解。

探秘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為何等一年?

綠色標杆工廠


作為一個專門生產純電動車的汽車工廠,上汽大眾新能源車工廠踐行大眾集團“Go To Zero”理念,堪稱是最綠色環保的工廠。

探秘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為何等一年?

比如工廠運用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熱電聯供、餘熱回收、雨水回收利用、中水回用技術、能源管理系統等28項節能環保措施,致力於二氧化碳減排。憑藉這些環保技術,也工廠的能源、水、二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和廢棄物5項關鍵環境指標下降了20%,工廠也因此獲得了由住建部頒發的3星綠色建築評價(最高星級),這是國內最具權威性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


無人化全自動生產


除了環保技術領先行業,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在自動化率的普及上也著實讓人驚訝,我們在參觀車身車間和電池車間時,看到車間基本是無人化全自動生產,整個車間只需要少量的工人進行必要的操作。再也沒有傳統生產線上,一批批工人輪流施工的身影。

探秘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為何等一年?

車身車間


整個工廠一共採用1400多臺工業機器人,車身車間、油漆車間、總裝車間的自動化率在上汽大眾體系內均是最高的。


值得一提的是油漆車間,雖然未能參觀,但這間120JPH油漆車間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創的高產能油漆車間,不僅採用多項新技術,運用全新的環保工藝與智能技術,它還大大節省了建築面積,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這顯然很重要。與其他車間不同的是,這間120JPH油漆車間不僅供應新能源汽車工廠,還同時服務安亭汽車三廠兩個廠區。

探秘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為何等一年?

油漆車間


MEB平臺車型的特點


在參觀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時,我們同時也吸收了不少關於MEB平臺產品的優勢,比如電動車最為重要的安全問題。


在車身車間內,我們看到MEB平臺產品的高強度鋼材的應用高於MQB平臺車型,再比如參觀電池車間,我們瞭解到上汽大眾首創的“爆炸保險絲”配置,它能保證車輛在遭遇劇烈撞擊後,在0.4毫秒內切斷電壓,降低起火燃燒的風險。

探秘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為何等一年?

電池車間


還有消費者很重視的電動車在不同溫度下,里程衰減的問題。MEB平臺的做法是為電池包設置了一個“空調房”,即使在45℃~-25℃的環境下,也能保證電池處於穩定的溫度環境工作。此外MEB還為電池包進行了長壽命性能設計,遠高於8年(12萬公里)使用壽命。

探秘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為何等一年?

電池車間


同時,我們在電池車間也直觀看到,通過不同電池模組的嵌入,就可以實現不同版本續航里程車型,比如9模組的設置,對應408公里續航,12模組,則對應577公里續航,顯露出平臺化生產的優勢。上汽大眾新能源首款產品將是一款純電中型SUV,它的基礎配置就是9模組電池的設置。

探秘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試生產到正式投產為何等一年?

總裝車間


最後


目前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銷量顯示,下一個即將快速啟動的增長區域,很可能會是歐洲。但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未來的市場規模是不可估量的,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不僅是上汽大眾面向未來出行的起點,也是大眾集團重要的里程碑。而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我們希望看到作為“後發者”的傳統汽車巨頭,能在強大的實力基礎上,推出更讓人眼前一亮的優質產品,讓我們看到非凡的出行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