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固窮濟意

經典---固窮濟意

【原文】

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晉·陶淵明《感士不遇賦》)

【大意】

寧可安於窘迫的生活而成全自己的意願,也不願意委曲求全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汙染。

【延展】

朱自清先生(1898—1948)是中國現代史上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文學家。他原名朱自華,號秋實。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時改名自清,字佩弦。《韓非子·觀行》中說:“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先生取“佩弦”,有自警之意。改名自清,同樣是為了鞭策自己,他下定決心,在家境衰敗、經濟困難乃至被生活壓得不能喘氣的時候,也決不與社會上各種腐敗現象同流合汙。

《論語》有云:“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最早被稱為狷者的大概是介子推,因為他寧願被燒死,也不願爭名於朝,爭利於市。朱自清先生的一生,是狷者的一生,這是他的人格,也是他的家風。

1920年大學畢業後至1925年,朱自清先後在杭州、揚州、吳淞、台州、溫州、寧波等地教書,並與俞平伯、葉聖陶共同創辦《詩》月刊。1925年8月擔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抗戰爆發後,朱自清帶著全家從北平逃難到昆明,而後又到成都,在成都東門外一個尼姑庵內租了三間臨時草屋,窘迫至極,正如他寫的《近懷示聖陶》中所說:“累遷來錦城,蕭然始環堵。索米米如珠,敝衣餘幾縷。老父淪陷中,殘燭風前舞。兒女七八輩,東西不相睹。眾口爭嗷嗷,嬌嬰猶在乳。百物價如狂,距躟孰能主?”

正在這時,國民黨當局為收買民心,對一部分上層知識分子實行籠絡政策,他們看重朱自清的聲望,幾次請他到當時的重慶政府中去做官。昆明的一位要人也來拜訪他,與此同時,西南聯大的一位教授也來邀請朱自清和聞一多先生加入國民黨,如果接受這種高官厚祿的收買和拉攏,全家的經濟狀況和地位馬上可以得到改善,但是朱自清還是“閉門拼自守窮鏗,車馬街頭任往還”,毫不猶豫地一一拒絕了這些要他放棄自己原則立場、出賣靈魂才能改善生活境遇的邀請。

朱自清不但注意大節,也十分注意小節。1946年10月,返回清華後,家裡原來的傢俱蕩然無存,大都是在舊貨市場買的破爛不堪的舊傢俱,家裡人從學校院子裡撿來一張舊桌供切菜用,朱自清知道後非常生氣,認為這是公家的,不能亂拿。門口有一堆黃泥,孩子去拿來玩,他也不許,說這是公家的東西,不能拿。他公私分明,即便是一張紙、一個信封,也決不亂用。

解放戰爭時期,朱自清對氣節這個問題的看法有了進一步發展,1947年他發表了《論氣節》一文,分析批判了舊的傳統氣節,肯定了知識分子的新氣節,強調氣節的時代性、正義性。這一時期,他不僅領銜在抗議國民黨北平當局任意逮捕人民的宣言上簽字,遭到許多報紙圍攻和特務幾次威脅後,又繼續簽名反對國民黨的黑暗統治。他還努力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寫自己的論文、雜文、散文,為人民利益鼓呼。此時,他的胃病經常發作,劇烈嘔吐,甚至疼痛幾天不止,但是他還是多寫快寫文章,為了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國的誕生,積極地吶喊與鬥爭。

作為教書先生,他對治學與教書特別認真。師生們都說他大事認真,小事也認真,私事認真,公事更認真。他主持清華中文系工作十幾年,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堅持古今結合、中西結合,培養了許多人才,成為全國同行中的佼佼者。朱自清在最後的日子裡,還向自己的學生借來《大眾哲學》學習,和學生們一起扭秧歌,支持自己孩子在學校做學生工作等等。

1948年,朱自清快50歲了,他的身體被疾病折磨得痛楚不堪,但是他的思想感情卻更加年輕了,他把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改成“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壓在桌子上,作為對自己的勉勵。蘇聯作家阿·托爾斯泰在其名著《苦難的歷程》中,曾這樣描述幾位因追求理想、追求光明而歷經磨難的知識分子:“在清水裡泡三次,在血水裡浴三次,在鹼水裡煮三次。我們就會純淨得不能再純淨了。”朱自清為追求心地光明,在磨難中既表現出高尚的氣節,有所不為,有所不交,又能待人溫厚、誠懇、謙恭與熱情,因而被稱為一個具有“最完整的人格”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