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抗曹的第一功臣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此人,三分天下也是他先提的

三國演義中的魯子敬,被寫成了一個膽小如鼠,唯唯諾諾的小人模樣,但是演義不是正史,需要突出情節,所以諸葛亮被寫成了“多智而近妖”。而魯子敬做的多事情很多的貢獻,都在安排給了諸葛亮。

而演義的素材來源《三國志》中記載的卻是一個不一樣額魯子敬, 一起看看正史上的魯子敬是個怎麼的人。

聯合抗曹的第一功臣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此人,三分天下也是他先提的

說起魯肅,魯子敬。屬實算得上是孫吳的一等一的人才,至少在諸葛亮出茅廬之前,他就能預感天下即將三分,而預感的也和諸葛亮略有不同。

聯合抗曹的第一功臣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此人,三分天下也是他先提的

當時的劉備沒有多少實力,連個安家落戶的地方都沒有,而魯肅預感後會三分天下的是北邊的曹操,東邊的孫權,荊州的劉表。隨著後來劉表被曹操一鍋端以後,魯肅才恍然大悟,這個天下原來是曹操,劉備和孫權的。

而當劉備無路可走,軍事諸葛亮建議聯合孫權共同抗曹。之所以蜀漢和東吳能結盟一起,對付曹操。真正的功臣應該是魯肅,但是三國演義卻把這個寫給了諸葛亮。

聯合抗曹的第一功臣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此人,三分天下也是他先提的

其實在諸葛亮過江東之前,魯肅和孫權就已經把這個問題討論好了的。魯肅告訴孫權,天下既已三分,曹操勢大,我們要是想存活下去,就應該連個劉備,報團取暖。之後孫權召集大臣研究此事,文官主降,因為曹操的十萬大軍以來在路上了。而武將則是主戰。

聯合抗曹的第一功臣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此人,三分天下也是他先提的

議會上孫權沒有做出決定,散會後找魯肅又研究抗曹的事情。而魯肅只對孫權說了一句話,孫權就下決心到一戰到底。魯肅所說的大致的意思是:主公想一下,你要是投降了曹操會是什麼樣的下場。你是東吳的王,不像我們,即使我們都投降了,到曹操那此邊還能謀個差使做做,可是你不能這麼做,自古以後亡國之君都沒有什麼好下場。聽了魯肅的一席話,孫權就決定死戰到底。

聯合抗曹的第一功臣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此人,三分天下也是他先提的

後來諸葛亮過江東說服孫權聯合抗曹的時候,其實人家已經決定好了,所以就有了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再多說一句,赤壁之戰的總指揮周瑜才是火燒赤壁的功臣,並非諸葛亮。

魯肅還有個有點就是有一雙識人的慧眼,就是那個斬了關羽的未來大都督呂蒙,因為魯肅看出來呂蒙這個人日後必成大器,便像孫權推薦,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後面收復荊州的結果。

聯合抗曹的第一功臣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此人,三分天下也是他先提的

而大眾熟知的單刀赴會其實主角也不是關羽,而是魯肅帶著部將入了關羽的軍中,索要無果後,大聲斥責關羽,當面見你們可憐,便將荊州九郡借與爾等,如今你們已去益州,卻還不還我荊州,今天不還全部,也要還我三郡。關羽被說的無言以對歸還了三郡。可見魯肅的膽識也是厲害的。

聯合抗曹的第一功臣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此人,三分天下也是他先提的

魯肅和諸葛亮事至交,這個膽識不假,因為二人都是主張聯合抗曹的。所以在魯肅在東吳就任大都督的時候,孫劉兩個勢力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來,魯肅是一個頭腦冷靜,有著大智慧的人。能力也不輸周瑜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