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平甲消癭湯》可治橋本氏甲狀腺炎,主以疏肝健脾 化痰消癭

  橋本甲狀腺炎為臨床慢性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症,具有一定的遺傳性。本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人是因為甲狀腺腫、甲減就診才發現的,有一過性甲亢期、穩定期、甲減期等不同階段表現。


中醫《平甲消癭湯》可治橋本氏甲狀腺炎,主以疏肝健脾 化痰消癭


  病由肝經循行部位 責之心脾腎肝

  在中醫的角度上來講,橋本氏甲狀腺炎通常歸屬於中醫學“癭病”“癭瘤”“癭勞”等範疇。病因病機為稟賦不足,情志失調,勞倦內傷,導致肝脾腎臟腑功能失調,正氣虧虛,氣滯痰凝,血行瘀滯,痰凝血瘀,壅聚於頸前而成。久病耗氣傷陰,以致氣陰兩虛。久病及腎,腎陽虧虛,命門火衰,陽損及陰,可致陰陽兩虛。部分陰不制陽,可致肝火上炎,成為致病因素。因此聶春華指出,橋本氏甲狀腺炎病機雖複雜,但不外虛、鬱、痰、溼、瘀五端。從臟腑而論,本病之病位在肝經循行部位,肝主疏洩,疏洩情志與氣機,甲狀腺為肝經所絡屬,因此會影響到心脾腎。


中醫《平甲消癭湯》可治橋本氏甲狀腺炎,主以疏肝健脾 化痰消癭


  治以疏肝健脾 化痰消

  該病以憂思抑鬱或惱怒氣結,即影響肝之疏洩,又損傷脾之運化,使氣機鬱滯,氣不行津,凝聚成痰,結頸前,日久血行受滯,癭腫加重。若肝木疏洩太過,則導致肝火,肝陽過亢,甚至有的心火亦亢,表現機體代謝功能亢進,產生心悸、心煩易怒等一系列鬱火傷陰症候。若肝木疏洩不及,可致脾腎功能減弱,甚至脾腎虧虛,產生甲減,表現有怕冷肢體腫脹等一些了脾腎陽虛症狀。


中醫《平甲消癭湯》可治橋本氏甲狀腺炎,主以疏肝健脾 化痰消癭


  聶春華自擬“平甲消癭湯”,由香附、丹參、梔子、茯苓、浙貝母等藥組成。方選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丹參改善心臟功能、活血祛瘀、調經止痛、除煩安神、涼血消癰等;梔子活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茯苓可提高抵抗力,防止癌細胞侵害、利水滲溼,健脾,寧心;浙貝母清熱散結、化痰消癭,以助化痰降濁行氣祛瘀之力。諸藥相合,共奏提高免疫力、疏肝理氣、化痰降濁、活血化瘀、健脾益氣之功效,標本兼治,直切病機。

  臨證應用時,根據其臨床表現,在本方基礎上隨證化裁。在臨床辨證中,聶春華注重從舌脈變化探知痰瘀之側重,如舌苔白膩,脈弦滑,為肝鬱脾虛證;舌尖紅、苔薄黃,脈弦數者,為心肝火旺證;舌質舌質紅,脈細或細數者,則為氣陰兩虛證,脈證合參,隨證加減,每獲良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