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我見過“機械化殺豬”全過程(隨筆)原創

高五幸:我見過“機械化殺豬”全過程(隨筆)原創、

高五幸:我見過“機械化殺豬”全過程(隨筆)原創
高五幸:我見過“機械化殺豬”全過程(隨筆)原創

高五幸:我見過“機械化殺豬”的全過程(隨筆)原創

人活一輩子,啥事情都可能碰上。誰能想到我當年在西郊屠宰廠還幹過“換肥工”,能目睹到機械化殺豬的全過程。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化肥實行計劃供應,糧食生產提出口號是:“一年上綱要,兩年跨黃河,三年過長江”,新築人民公社委託新築供銷社組織“以工換肥”,以解決肥料供需矛盾。

以工換肥,顧名思義就是由公社出勞力,到西郊肉聯廠幹活,廠方不發工資而是用下腳料豬血折價相抵,換來的豬血農民上地。“換肥工”的稱謂便由此而來。

別看這個“換肥工”,在那個年代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要經過大隊推薦,公社政審把關後,才把人交給供銷社去管理。

言此,我由衷的感謝族內長我幾歲的高跟牛爺,是他讓我跳出了“農門”,在肉聯廠幹了幾年“換肥工”。

我家是大肚子中農成份,論資排輩這等“好差事”八杆子也掄不到我。跟牛爺當時是隊上的貧協組長,從大隊開會回來,晚上看場問我肉聯廠要人想不想去,我說想也是白想,人家要根紅苗正的。他思索了半天,“我和你德義爺見個話,辦成了甭高興,辦不成你甭摟爺的後腰子”。

接連好幾天,不見了跟牛爺的人影。聽村裡人議論,跟牛爺和村裡幾個人爭贏了,去當了工人。聽此,我不免自怨自艾,恨自己沒有生在貧農的家庭,與好事失之交臂。

大概又過了幾天,晚上“喝湯”(晚飯)的當兒,跟牛爺風塵撲撲的進了院子叫我,“五幸,爺給你把事情鬧成了”!接著諞他如何如何“以李代桃”達到了目的。“在公社、大隊應承是我,在廠裡報的名字卻是你,現在弄好了,你明天去,不曬太陽,活不重,就是髒!”。臨出門嘟囔著又叮嚀,“啥嘛?殺豬掮肉翻腸子,還搞的象徵兵樣的嚴肅!哎,還爭呢搶呢。你去了後好好幹,甭給爺打臉、丟人!”

就這樣,我以“頂包”這種不光彩的方式,去西郊大白楊的肉聯廠幹上了“換肥工”。

從農村出來進廠,看什麼都新鮮。

“肉聯廠”的全稱是:西安市肉類聯合加工廠。當時廠子在大白楊東西路上,廠門向北開,廠子有生豬車間、腸衣車間、複製車間、製藥車間,路北是飼養車間、冷庫。裡邊場面大的很,是整個西安市肉蛋禽品加工集散的地方。

清晨天剛麻麻亮,大白楊的馬路上就熱鬧起來了。飼養車間的師傅將今天要宰殺的生豬,從路北要吆送到路南的生豬屠宰車間。道路臨時被“封禁”,東西兩邊有人把守,只見一人用包穀哄引著前行,後邊用長竹杆吆喝,豬的隊伍浩浩蕩蕩的,“招搖過市”,蔚為悽美、壯觀。

豬被吆進待宰的圈籠裡,先要享受水管子的“沐浴”,豬兒活蹦亂跳的,哼哼唧唧,看樣子舒服的很!隨著輸送帶的轉動,豬兒排著隊,依次來到“麻醉師”面前,“麻醉師”手執類似“電烙鐵”的東西,往豬腦門上一摁,剛才還蹦跳喊叫的豬,立馬就倒下不動彈了。聽師傅們介紹,剛才的洗澡,就是為了現在的好撂倒。這樣豬會少受些罪。

我看到,車間懸空有一條可人高低的輸送帶,掛滿了滑輪,昏睡過去的豬被掛著一條腿,由倆位師傅執著一尺多長的尖刀,象挑燈眼似的一個一個地“放血”,豬在昏迷中不知不覺、迷迷登登地,就這樣“上路”了。我驚歎:人呀就是能,殺豬也用上了高科技,“安樂死”這種人道主義殺法值得稱道。

偌大的車間熱氣騰騰,一片繁忙。捱過刀的十幾個黑豬放入燙毛池,然後進入“拔毛機”,一眨眼功夫就變成了“白娃”,有專人又掛上滑輪,滑輪自動迂迴轉行,整個生產線上,“蘿蔔、白菜,各幹一行”,井然有序,就連刀劈兩片肉,也用的是電鋸……。

我還注意到,生豬屠宰車間的工人不管男女,腳都蹬著一雙高靴子。高靴子、遍地是水是這個車間獨有的一道風景線。我痴痴的想,工人下班了一個個拾掇得乾淨洋火,上班了和咱農民一個樣,的確辛苦也不容易!

我個頭高,被挑中分配到“押運班”,工作是給西安的各大商場送肉,實際上就是個“裝卸工”。肉出來後裝上大冷藏車,穿梭於西安古城大街小巷,望著熙熙攘攘的人流,鱗次櫛比的高樓建築,我無心瀏覽,心思仍還停留在那沸騰的車間裡,想著一個個師傅忙碌的身影,想著活豬“就義”前那憨態可鞠的樣子,想著師傅們神速地把豬卸成件件子,變成了一扇扇肉的情景,不斷疊加浮現,我慶幸成為其中勞動者一員,西安城老百姓能吃上我“換肥工”送的肉……。

“換肥工”的曲折、艱辛閱歷,令人難忘。或將成為我這一生珍貴的記憶、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

高五幸:我見過“機械化殺豬”全過程(隨筆)原創
高五幸:我見過“機械化殺豬”全過程(隨筆)原創

作者簡歷

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愛文學,曾經在新築公社、鄉鎮企業、灞橋區土地管理局工作過,現在新城區康復路市管所打工。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