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奧體中心工程挑戰世界之最,BIM黑科技功不可沒

鄭州奧體中心作為河南省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公建項目,包括6萬座大型甲級體育場、1.6萬座大型甲級體育館、3000座大型甲級游泳館,是2019年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主會場,也是鄭州公共文化服務區“四個中心”之一。

鄭州奧體中心工程挑戰世界之最,BIM黑科技功不可沒

場館框架結構複雜而精緻,鋼索與鋼樑交錯結合,極具力學結構之美。工程罩棚設計最大跨徑311米,最大懸挑54.1米,內側罩棚挑戰全球最大跨徑、最大懸挑的大開口車幅式索承網格結構。

同時有國內跨度最大的弧形空中連廊,跨度達到82米。

“一場兩館”造型別致,氣勢恢宏。“鄭州鳥巢”,打造驚豔全國的新地標!


整個工程龐大複雜,存在多項挑戰


1.涉及工種、工序眾多,如何優化管理,合理安排多專業交叉施工,確保效益最大化,極具挑戰;


2.機電系統難度大,管線錯綜複雜,需要在有限空間實現合理排布;


3.鋼結構施工受力變形複雜,技術難度大,增加設計及施工難度;


4.異形幕牆結構形式多變,施工工藝複雜;

鄭州奧體中心工程挑戰世界之最,BIM黑科技功不可沒

如此高難度的工程,如何做到高質量完工呢?


高科技塑造高品質,奧體工程背後黑科技——BIM技術,助力場館整體建造水平的升級。工程BIM應用還榮獲“2018全球工程建設業卓越BIM大賽”全球第三、中國第二。


那麼,BIM技術在哪些方面大顯身手了呢?


一、在精細建模的基礎上,分析排查碰撞點,導出碰撞檢測報告,提出優化方案,實現零碰撞。


二、項目充分利用BIM技術進行深化設計,確保鋼結構複雜節點高精度加工,並對鋼結構受力體系、提升工況等進行了過程模擬分析,全方位把控結構質量安全。


鄭州奧體中心工程挑戰世界之最,BIM黑科技功不可沒

三、利用BIM模型,進行各施工階段現場平面規劃佈局,合理安排物料、人員、設備,實現施工現場的動態管理。


四、基於BIM模型中預製構配件詳細參數信息,自動生成預製構件加工訂單,更精確的用料統計,實現構配件數字化加工、精細化生產管理,從而保證工廠加工和施工進度高效協同。


五、施工過程中,採用“三維激光掃描儀”測量技術,結合BIM模型,使每個點的座標清晰可見,讓現場施工結構尺寸偏差無處可藏。

鄭州奧體中心工程挑戰世界之最,BIM黑科技功不可沒

六、可視化機電管線設計,優化排布各專業管線安裝高度,保證機電工程質量。


七、複雜施工節點的可視化模擬,動態演示每道工序的施工方法,分析施工可行性,並進行優化改進;同時更直觀形象地進行技術交底。


八、在模型中加入各構件安裝的時間節點,虛擬建造過程,並將虛擬進度與實際進度進行對比,分析實際進展情況,合理安排施工協同,加快進度,保證順利完工。

鄭州奧體中心工程挑戰世界之最,BIM黑科技功不可沒

九、空間造型複雜的曲面建築,精確統計很難,統計工作量巨大。而在精確建模的基礎上,BIM強大的計算能力可迅速提取各項工程量,更精確、更高效率。


十、對BIM模型中臨邊洞口等危險源進行標識,快速建立防護體系,做到周全的防護部署;同時安全人員手持移動終端,對危險源逐一檢查和標註,保證對危險源的有效控制。


信息化手段彰顯智慧建造的魅力,藉助BIM技術,“鄭州鳥巢”工程實現了深化設計、技術模擬分析、方案比選、構件加工、施工過程控制、質量安全監測等方面的高效率工作,實現了全過程的動態控制,精細化管理。


BIM技術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的特點天然符合了新型建築工業化、信息化的要求,是建築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劑,是未來工程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