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的“風”從何而來?由何而“中”?

和大家梳理一下中醫為什麼把急性腦血管病叫“中風”,這是個經常提起卻幾乎從未被瞭解的概念——看不見摸不著的“風”。通過了解“風”的前世今生,有助於我們理解中醫預防和治療腦血管病策略。

中風,是中醫名詞, 現已廣泛認同為急性腦血管病的同義詞。中華中醫藥學會2008版《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對中風的定義是:“在氣血內虛的基礎上,因勞倦內傷、憂思惱怒、飲食不 節等誘因,引起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直衝犯腦,導致腦脈痺 阻或血溢腦脈之外;臨床以突然昏僕,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症;具有起病急,變化快的特點;是一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瀰漫性腦功能缺失為共同特徵的多發於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因其發病突然,臨床表現以腦功能障礙為主,故又稱腦卒中。從病理上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種 ” 。

中醫為什麼把急性腦血管病叫做“中風”?這與風的兩個特點有關,① “風”是中醫理論中六大致病因素(風、寒、暑、溼、燥、火)之首,認為“風為百病之長” ,風的特點是善行而數變,《黃帝內 經·陰陽應象大論》“邪風之至,疾如風雨”,與腦血管病發病急驟、變化迅速的特點相符。②風性輕清,“高巔之上,唯風可至”,腦部處於人體最高的部位,最容易受到風邪的侵害。

您可能會問,這“風”是指字典裡說的“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嗎?中醫所說的“風”為何物?從何而來?

中醫歷史上,關於 “風”指何物,經歷了從外風-內風-非風的漫長過程。在唐宋以前,主流觀點是以 “外風 ”學說為主,即 “風邪中人” ,可能古人也觀察到,和現代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的相同,腦血管病在冬季高發、北方寒冷地區比南方高發。但畢竟不是受了風寒就會導致腦血管病,而且中老年人高發,因此,並 不認為外風能單獨致病,而必定存在內虛的基礎。《靈樞 · 刺節真邪 》指出 “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正如內經 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 第五》中以中絡、中經、中腑、中髒對中風進行了闡述,是對病位 的辨證。古人的外風觀點,對治療中風病時的立法、遣方和用藥 產生了直接影響——唐代孫思邈提倡用小續命湯治療中風,其中除了用麻、桂發表 ,配合益氣、溫養、活血、清熱外,仍有獨活、防風這類祛風的藥,驅邪扶正的立意頗與“內虛邪中論”相符。

自唐宋以後,特別是金元時期,以“內風”立論。最早是劉河間大膽地否定了外風的舊說,認為中風為火盛生內風,以火為本,以風為標,他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認為中風既不是外風之中傷,亦非肝臟有實邪,而是 由於將息失宜,情志過激所導致;中風病機的本質是心火暴甚, 腎水虛衰,水不制火,火化內風,因此中風往往表現出“風”性主動,善行數變的特點,發病前常有眩暈欲僕,發作間半身麻木,一 過性偏身癱軟等先兆症狀。之後,又有李東垣, 朱丹溪、劉河間這金元四大家雖各執一說,一致推翻了外風論,卻均未否定風邪的存在,這造成了後來“真中風”與“類 中風”的思想混亂。

到明代以後“非風論”出現,對中風病機的認識開始跳出 “風”的字面侷限,如薛立齋認為前人中風之論“亦未嘗必指於風”;趙養葵則主真水竭,真火虛,肝鬱脾傷,提出“只補正氣,不必祛邪”。到民國初期,張伯龍、張山雷、張錫純等將中西觀點融合,提出中風病發病原因是“氣血不足”,“肝陽肝風挾氣血並走於上”的結果,中風病病因病機學說得到逐步完善。

國家很重視對“中風”的研究

,“八五”科技攻關項目“中 風 病 診 斷 標 準 的 研 究 ”也提示風證在急性腦血管病的超急性期發生率高達79.13% ,但維持時間很短暫,發病3天后其發生率和強度就明顯下降,並逐漸降低,4周時已經幾乎消失。現代醫家對腦血管病病因學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如毒損腦絡學說等等。對中風病的病因病機認識已基本達成共識 ,即風 、火 、痰 、虛 、瘀 、毒導致的氣血逆亂 、氣虛血瘀 、升降失司、痰瘀互結。

如何看待中風之“風”

?綜上所述,中風之“風”的概念在逐漸弱化,現代中醫的理論早已超越了唯“風”是論的桎梏,對“中風”這類從古沿用至今的診斷名稱,沒有必要再糾結於字面之意,更不能不能望文生義。 也可看出,中醫和西醫對急性腦血管病的很多方面是不矛盾的:超急性期,如疾風驟雨,時間就是大腦,應積極採用現代的溶栓、取栓等開通血管的治療措施,恢復腦灌注,截斷鈣離子超載、自由基損傷、炎性損傷和神經元凋亡等缺血瀑布鏈反應;病情平穩至恢復期,同一個患者的中醫證型也會變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反映了中醫的精髓。因此,中西醫結合腦血管病的是分期、分型治療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