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瓴資本操作看醫藥行業投資前景,先聲藥業值得關注

世界上最大的私募機構是黑石,中國最大的私募機構叫高瓴。也許你可能並不懂投資,但高瓴資本這個名字你絕對不陌生——作為近15年來成長最快的私募機構,高瓴從投資和重倉中國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15年來,高瓴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至超過5000億人民幣,平均年回報率超過40%。

作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高瓴資本投資覆蓋TMT、醫療健康、消費和企業服務等領域,投資了諸多標誌性的優秀企業,包括騰訊、京東、藍月亮、美團點評、滴滴、藥明康德等,其投資版圖仍在持續擴容中。


高瓴資本開啟生物醫藥板塊“買買買”模式

2020年8月17日,京東發佈2020年二季報及半年報。財報披露:京東集團子公司京東健康與高瓴資本就京東健康B輪不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簽訂了最終協議。高瓴資本預期投資總額超過8.3億美元。

入股京東健康,這是高瓴資本今年投資佈局的一個縮影。2020年以來,高瓴資本頻頻出手,動作不斷,不僅正式啟動了百億規模的早期創投領域,在PE股權、混改、定增等市場上更是推出了一系列的重磅操作,尤其是在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領域,開啟“買買買”模式。

9月1日,在2020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峰會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在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對話時表示,生命科學、生物技術有望迎來“寒武紀大爆發”。張磊還透露,高瓴資本在生物醫藥領域投資已達1200億元。


偏愛醫療行業,大佬操作的背後邏輯

高瓴資本早期投資多集中在互聯網和科技領域,近年來,公司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佈局更深、更廣。尤其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生物醫藥以及大健康領域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高瓴資本在該領域的動作頻頻。

實際上,高瓴在醫藥領域的佈局已有多年,一組由高瓴資本提供的數據顯示,高瓴已在全球範圍內基本完成了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高端醫院、醫藥零售等全產業鏈覆蓋。其共投資了160多家企業,其中中國企業超過100家,總投資金額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總市值超過2.5萬億元。

北京時間8月15日凌晨,高瓴資本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佈2020年第二季度末的美股持倉情況。截至二季末,高瓴資本在美持有74家公司的股票,持有市值達到109.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0億元)。生物醫藥企業達到了42席,持有市值超過30億美元(近210億元人民幣)。

疫情期間,黑石大佬蘇世民和高瓴大佬張磊進行了一次線上交流,兩位大佬順帶預測了未來投資的前景。

回顧我國過去發展的二十年,科技和技術在快速的進步,在很多領域都有了一方屬於自己的天地。而作為從“重倉中國”中獲取過巨大收益的高瓴資本,在接下來的投資中看好哪些板塊呢?答案從高瓴的操作中就可以得到,但為什麼這麼選擇呢?

中國擁有全世界約1/5的人口、農村向城市發展、老齡化到來等,都對醫療行業在廣度和深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日常生活中,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東西可以選擇要或者不要,就像帆布包和奢侈品包都可以裝東西,但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帆布包同樣也可以滿足裝東西這一需求,但生病不一樣。你沒辦法選擇生病或者不生病,也沒有辦法選擇生大病或者小病。

換句話說,醫療即是剛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一定需要醫療。


下半年值得期待的醫藥股

從高瓴資本投資的傾向,我們不難看出現階段投資醫藥行業的必要性。但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幾乎無法做到徹底瞭解一家公司,這個時候,跟進大佬的步伐顯得極為重要。

有人關注醫藥行業龍頭股,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就好像一直有人覺得茅臺股太貴,但它依舊在漲一樣。但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有一隻醫藥行業暫未上市的潛力茅臺擺在你面前,你買還是觀望?

那必須是買啊!幹嘛跟賺錢過不去啊!那好,接下來,大家那好小本本記筆記,今天特別給大家介紹一下下半年即將在港股上市的先聲藥業。

我們都知道,投資其實就是看好一家公司,並做好長期與其做朋友的準備。為什麼是長期呢?因為賺快錢首先你得能賺到,其次,賺快錢在長期價值投資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接連不斷的長期回報才是我們追求探索的目標,個人認為,先聲藥業就是這樣一家公司。

從高瓴資本操作看醫藥行業投資前景,先聲藥業值得關注

(圖片來自先聲藥業招股書)

從回報時效來講,醫藥領域研發一種新藥平均要耗時數十年,花費數十億美元,可謂是漫長的探索之路。但投資先聲藥業,根本無需擔心這點,因為人家早已走上了回報的道路。

先聲藥業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綜合型創新藥企。公司產品主要佈局於腫瘤,自身免疫及中樞神經領域

作為“中國創新力醫藥企業十強”和“中國製藥工業百強”企業,公開資料顯示,先聲正在加快向創新和研發驅動轉型,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加快在研產品的推進,重點開發腫瘤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三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和高壁壘仿製藥。在上述聚焦領域,先聲藥業均具有豐富的上市產品和在研產品管線支撐,2019年公司I類創新藥收入佔比高達32.9%。

先聲藥業的收入主要來自銷售該企業內部生產的藥品,少部分收入來自於銷售第三方藥品及向其他製藥公司提供推廣服務。在市場份額、產品和團隊優勢的加持之下,近幾年先聲藥業的業績突飛猛進。

2017年至2019年,其總收入由人民幣38.68億元增加至人民幣50.3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4.1%,淨利潤由2017年的人民幣3.5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幣10.0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9.2%。期內毛利分別為人民幣32.82億元、37.43億元及41.48億元,毛利率分別為84.8%、82.9%及 82.4%,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其中,藥品的毛利率2018年及2019年保持相對穩定,分別為85.5%及84.9%。

持續創新方向,先聲藥業擁有近50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在研創新藥產品,包括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和CART細胞治療,其中超過10個在研創新藥產品處於臨床階段、已遞交新藥申報或者已經獲批。2020年三季度,先聲藥業2個重磅創新產品,包括依達拉奉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用於缺血性腦卒中)、阿巴西普注射液(用於治療中度至重度類風溼關節炎的CTLA4-Fc融合蛋白)均已上市,預期2020年或2021年還將上市一款免疫治療產品KN035(可皮下注射的PD-L1抑制劑)。

堅持自主研發的同時,先聲藥業還十分注重合作研發,實現積極自主研發和深度合作研發的雙輪驅動。公司積極尋找潛在的合作機會,成功與多家國內外先進的製藥企業和生物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獲得了在中國開發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赴港上市並非先聲藥業的第一次上市。早在2007年,先聲藥業就曾在紐交所上市。憑藉2.26億美元募資、超10億美元市值,一舉刷新亞洲化學生物藥企的IPO紀錄。堪稱IPO之王。後於2013年完成私有化並從美股退市。

7年之後,先聲藥業赴港謀求再上市,一方面經驗十足,另一方面可謂厚積薄發,值得長期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