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內助”現象與《曾國藩家書》


“貪內助”現象與《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

受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和封建禮教的薰陶,自古以來奉行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模式。丈夫躬耕于田,養家餬口;妻子安於屋舍,操持家務。倘若得一既賢惠能幹,又善解人意的室內,對於丈夫而言,稱之“賢內助”是也。隨著近現代世界女權運動的發展,部分女性從家庭中徹底解放出來,內外有別的差異化日益縮小,甚至出現“陰盛陽衰”的現象亦不足為奇。

作為妻子的另一半,如果丈夫是一個手握職權的貪官的話,她則會迅速完成從“賢內助”到“貪內助”的角色轉換。從難以計數的腐敗案件得知,任何一樁貪腐案都不是形單影隻的,單以家庭因素來分析,有的是“夫妻二人轉”,有的是“上陣父子兵”,有的甚至“全家總動員”,應驗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傳統哲理。而家庭中最值得信賴的成員非妻莫屬,成為賬款轉移,賬務管理的不二人選,是為名副其實的“貪內助”。

“貪內助”現象與《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議事

貪腐案件裡的親情因素,“貪內助”通過作偽證、串供、轉移贓款贓物等不法行為,給案件的偵查偵破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法律也很難對其進行懲處。即便犯罪行為被察覺,一旦財產轉移,無憑無證,也只是“犧牲我一個、幸福一大家”。還有的“裸官”,即將配偶子女移居海外、贓款贓物轉移國外的貪官,萬一有個風吹草動的,他們便能溜之而大吉。

在貪官的貪腐之路上,作為第一“監護人”的“賢內助”不僅沒有盡到相應的職責,提醒對方及時懸崖勒馬,反而搖身一變為不折不扣的“貪內助”。俗話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站著一位不平凡的女人,當然亦可引申為每個貪腐男人的背後同樣站著一個不平凡的女人。說到此,“貪內助”並非只涉及到其妻,當然情婦,小三等也屬此列。“貪內助”現象的出現,不但暴露出個體和家庭,家庭和社會的惡性互動,更暴露出權力監督的真空性和形式性,出現權力私有化、貪腐家屬化也就在所難免矣。  

“貪內助”現象與《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

說到這,不得不說說曾國藩。歷史上,曾國藩是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一位叱吒風雲、譭譽參半的領袖。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曾國藩雖作古百年餘,但只要提起他,依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當然,這裡面最值得稱頌的是其為官之道,做人之本,治家之髓的《曾國藩家書》。

書中說到上自祖父母至父輩,中對諸弟,下及兒輩。他一生強調立志,常說: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他為自己寫下座右銘道:“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穫,但問耕耘。”在其家書家教中,立志之論甚多。立志之後,據此求過,自律自勉。他說:“餘身旁須有一胸襟恬淡者,時時伺吾之短,以相箴規,庶不使‘矜心’生於不自覺。”他在致其弟信中說:“吾自信亦篤實人,只為閱歷世途,飽更事變,略參些機權作用,便把自家學壞了!賢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將篤實復還,萬不可走入機巧一路,日趨日下也。”至於堅忍功夫,曾國藩可算修煉到了極點。他說:“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於成。”主張不把財產留給子孫,子孫不肖留亦無用,子孫圖強,也不愁沒飯吃,這就是其著名的盈虛消長道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貪內助”現象與《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

從《曾國藩家書》裡我們可以看到,如何管好自己人及身邊人成為家書的核心思想。對於一位身居要職,權傾四野的為官者來說,完全有墮落腐化的可能,但他沒有這麼做。他不但嚴以律己,言傳身教,對家庭成員更是教育有方,管教有佳,將“賢內助”變為“貪內助”扼殺在搖籃狀態。《曾國藩家書》通過教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修身、做官等方面,展現了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畢生追求。其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特別是如今物慾橫流的時代,都是值得借鑑與揣摩的。

當然官員能否抵抗住誘惑的考驗,除了權力監督、制度設計和“貪內助”的推波助瀾外,其核心本質依舊在於官員自身。如果官員都能掌握《曾國藩家書》中做官為人、看好自家人的社會哲學和思想精髓,都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