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用一妙計滅楚,不費一兵一卒不殺人,如今美國視其為制勝絕招

引言

《孫子兵法》中說到“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戰爭是為了奪取勝利的手段,但卻並不是唯一的手段。俗話說“殺敵一萬,自損三千”,戰爭一旦開始,不管成敗如何開戰雙方都勢必會有傷亡,因此只有不戰而勝才是奪取戰爭勝利的最高境界,而這也就更加考驗將領的謀劃和智慧了。

01

管仲作為齊國名相,有著極為出眾的謀略和才華,同時他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略高手。管仲尤其擅長經濟和管理這兩方面,曾和楚國打過一場非常著名的經濟戰,沒有動用一兵一卒就輕鬆地戰勝了當時實力極為雄厚的楚國。那時楚國和齊國互相敵視,隨時都有開戰的可能。但由於楚國的兵力強勁遠勝於齊國,若是貿然開戰,齊國並不會佔到多少好處。齊桓公為此煩惱不已,便前去請教足智多謀的管仲,管仲就向齊桓公獻上了一條妙計——“公貴買其鹿”。

管仲用一妙計滅楚,不費一兵一卒不殺人,如今美國視其為制勝絕招

▲管仲與齊桓公對飲塑像

所謂的“公貴買其鹿”就是讓齊國的貴族大家都花重金去楚國買野鹿,齊桓公雖然不明白這麼做究竟是為何,但他對管仲深信不疑,於是就立即採取了行動,讓全國的王公貴族都爭相前去購買楚國鹿。與此同時,管仲還指點齊桓公加強修築齊楚兩國邊境的防禦工事,並在軍中多準備足夠多的糧草。之後,管仲還特地派出了齊國使者,親自面見楚王收購野鹿,楚王聽齊國派使者來購買野鹿,便嘲笑管仲愚蠢。因為在他的眼裡,野鹿就是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東西,齊國為了這些對國家建設毫無好處的東西,竟把大把的金錢送進自己的口袋中,豈不是太傻了嗎?

管仲用一妙計滅楚,不費一兵一卒不殺人,如今美國視其為制勝絕招

▲管仲紀念館

有了金錢,楚國就可以繼續擴充兵馬、購買軍糧,這樣穩賺不賠的生意讓楚王的心裡都樂開了花。於是,沒過多久楚王就下令,鼓勵楚國所有百姓捕鹿。楚國的百姓見到捕鹿的收入要遠遠超過自己耕地所得,便紛紛放下鋤頭,停止耕作跑去山間捕鹿。就這樣,楚國在不知不覺間就陷入了管仲的圈套之中,踏入了無人耕作的境地,儘管楚國存有不少的儲備糧,但只消耗不生產,必然會有一天出現坐吃山空的局面。而此時的齊國卻在悄悄地收購糧食,糧庫的存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豐足。眼見時機成熟的管仲,便建議齊桓公此時發兵楚國。

管仲用一妙計滅楚,不費一兵一卒不殺人,如今美國視其為制勝絕招

▲齊桓公伐楚

戰爭打響後,楚國頓時陷入了慌亂之中,國內出現了斷糧的現象,前線打仗的士兵們口糧補給難以得到保障。這時楚王才亂了陣腳,連忙派人去別國購買糧食,但是誰知管仲早就切斷了楚國邊境的糧食運輸路線,許多國民們甚至因戰亂和饑荒,紛紛前往齊國避難。經此一戰,楚國元氣大傷,從此便一蹶不振,再無法與齊國匹敵。而管仲卻只憑借了這一條“重金求鹿”的計謀,便可以不動用兵力不殺人,打敗實力遠勝於自己的楚國,這樣的謀略和智慧,的確不能不讓人們佩服。

管仲用一妙計滅楚,不費一兵一卒不殺人,如今美國視其為制勝絕招

▲美國紐約夜景

02

在當今世界上,也有不少的國家會使用打經濟仗的手段來控制和打壓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美國就是這其中的高手,畢竟美國所掌握著的美元和石油,都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命脈,它要想對別國進行貿易戰爭,簡直是易如反掌。比如,1970年反美的阿聯德正式當選智利總統時,美國就十分不滿,因為阿聯德一上臺就頒佈了一系列的國有化政策,嚴重損害了美國金融巨頭們的利益。面對自己利益受損,美國坐不住了,於是就跟智利玩起了貿易戰。

管仲用一妙計滅楚,不費一兵一卒不殺人,如今美國視其為制勝絕招

▲智利軍隊

由於智利的銅礦資源非常豐富,所以美國打算從這方面入手,他們故意提高從智利進口的銅礦價格。智利人見銅礦生意利潤如此巨大,就紛紛投身到銅礦開採的行業中去了。從短時期來看,這的確有助於智利經濟的增長,可從長遠來看,這樣嚴重破壞了智利國內的產業結構,使得智利的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果不其然,等到智利政府上鉤之後,美國於又突然出手,使得銅礦價格大幅度地下跌。智利國內的物價飛漲、失業率不斷升高,整個國家民不聊生,內亂四起。美國趁機渾水摸魚,再次掌控了智利,這場沒有硝煙的貿易戰,實實在在是害苦了智利人民。

結語

《論語·子路》:“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貿易戰歸根結底,就是利用了人們的投機心理,因此要想規避此類風險,就一定不能投機取巧,必須要腳踏實地謀發展。

參考資料:

《孫子兵法》《論語·子路》《列國志:美國》《列國志: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