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三公的袁紹,真的被低估了嗎?


三國時期有許多知名的歷史人物。而大家耳熟能詳的,無非是劉備孫權曹操等。而作為與他們同一時期的知名歷史人物的代表,袁紹劉表等人物的人氣,則明顯要低上那麼幾個段位。

作為一位出身顯赫的大軍閥,袁紹在當時的地位並不低,而且在漢末那個年代,他的號召力顯然是要比曹操高的。但是在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袁紹卻被作為一個繡花枕頭的形象,被羅貫中黑了個外焦裡嫩。

四世三公的袁紹,真的被低估了嗎?


所以很多人實際上是看不起袁紹的,認為他像小說中寫的一樣優柔寡斷,見小利而忘命,幹大事而惜身,缺乏長遠的政治眼光和作為一名統帥的綜合素質。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袁紹又是怎樣的呢?是不是真的像小說和電視劇裡表現的那樣廢呢?顯然不是。

袁紹能夠平定河北之地,打敗同為大軍閥的公孫瓚,說明其本事並不小。而且最初曹操也是依附於袁紹的。袁紹曹操曾經一度結成聯盟,袁曹聯盟也跟開了掛一樣,把袁術從南陽趕到了壽春,重創公孫瓚和陶謙。

四世三公的袁紹,真的被低估了嗎?


荀攸和賈詡被認為是魏國最聰明的人,這兩人後來對袁紹的評價也很有意思。

荀攸說:“紹以寬厚得眾心。”正因為寬厚,所以袁紹能夠迅速平定河北,但是也因為寬厚愛民,所以袁紹似乎並沒有用總動員手段來對付曹操,發動全面戰爭。在官渡之戰中,也只是動員了10萬精銳力量,而曹操卻是壓下了血本兒。

甚至曹操在打下鄴城以後,發現河北還有如此雄厚的人力,袁紹卻沒有動用。也讓當時的曹操感嘆了一番。

四世三公的袁紹,真的被低估了嗎?


而賈詡評價袁紹說:“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國士乎?”這句話似乎也是切中要害。作為兄弟的袁紹和袁術並不團結,甚至一度互相攻伐。當然歷史上兄弟相殘的案例有許多,比如說唐朝的李世民就曾經發動過玄武門之變,在幹掉自己的兄弟後,還逼著自己的爹讓位。

但是在漢末的那個亂局環境下,諸侯並立。袁家作為當時的世家大族,在沒有搞定其他軍閥的情況下,就開始窩裡鬥。確實容易讓當時的天下士人寒心。

當然本初和公路不合,原因比較複雜,但是在當時那個時期,確實不適合一開始就兵戎相見,以至於讓曹操做大鑽了空子。

四世三公的袁紹,真的被低估了嗎?


而且作為兄長,袁紹的政治頭腦,顯然比他的那個笨弟弟要好不少,起碼知道皇帝是不能自己當的,哪怕扶持一個劉家的諸侯來做皇帝,也比自己稱帝在政治上划算的多。所以說袁術後來自己稱帝,實際上是在政治上的一種自殺行為。而作為兄長的袁紹,其實本該提醒自家兄弟。

因為雖然不是一派勢力,但是畢竟是同一家族,所以袁術稱帝也在政治上給袁氏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比起袁氏家族,曹操顯然就學得乖巧的多,懂得把漢獻帝接回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 。 不但取得了在政治上的主動權,也贏得了比如荀彧荀攸這樣忠心漢朝的士人的支持。

四世三公的袁紹,真的被低估了嗎?


袁紹虎踞四州,坐擁河北。演義上只重點講了他後來爭奪中原的過程,而沒有詳細的介紹他當初取得河北的過程。所以也造成了袁紹被世人所低估,實際上在那個時代。如果不是曹操,在官渡之戰上換一個對手,也許當時統一中原地區的,會是袁紹。我們在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也要看看他的對手是誰,畢竟遇上像曹操這樣的對手,連當時同為人傑的劉備和諸葛亮,也是壓力山大的,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