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真偽復誰知?病亡的李登輝,或許只是歷史的跳樑小醜!

一生真偽復誰知?這句話,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比較符合的人中,有兩個人比較符合。兩人都是出自中國國民黨,而且都和日本人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一個是汪精衛,而另一個人,就是今天剛剛去世的李登輝!

一生真偽復誰知?病亡的李登輝,或許只是歷史的跳樑小醜!

今天不久前,臺灣“東森新聞雲”消息稱,臺北榮總今日已證實臺灣前地區領導人李登輝已在晚間19點24分病亡,終年98歲。李登輝雖已病亡,但此人無疑是要在中華歷史上留下醜陋的一筆的!至於原因,也與其自身經歷密不可分!

瞭解李登輝的人可能不免會有疑問,作為蔣介石的兒子,並不支持臺獨的蔣經國為何會最後選中李登輝作為繼承人呢?是李登輝太會隱藏了,還是蔣經國看走眼呢?

一生真偽復誰知?病亡的李登輝,或許只是歷史的跳樑小醜!

李登輝的一生是什麼模樣呢?一切都要從98年前的1923年說起,這一年,李登輝出生在淡水郡,而父親李金龍,則是日本人治下的警察,類似於“偽軍”。此時的李家已經有一個兒子,李登輝出生後便排行第二。

因為在日本人手下做事,所以李家的生活還是不錯的!家境殷實,讀書時期的李登輝成績也還不錯,但並沒有升到好的學校!這主要是因為那時日本治下的臺灣,臺灣人雖然有受教育權,但升學制度是用來保障日本人權益的!身為日本人殖民下次等公民的李登輝,並不記得殖民地之下的苦難!

由於成績不錯,李登輝最終還是考上臺北高等學校,並在兩年後前往日本帝國大學唸書!而此時的李登輝,也已經擁有一個日本名字——“巖田政男”!1943年,20歲的李登輝日本帝國大學讀書,並選擇農業經濟學!

在此期間,李登輝得以讀新渡戶稻的論文與著作,對《武士道》一書加以著迷,並從骨子裡開始逐漸淪為“精神日本人”!1944年,李登輝的哥哥李登欽戰死馬尼拉,後來以巖裡武則的名字進入靖國神社!後來李登輝回憶此時曾說,“那時我和哥哥都很年輕,一心懷抱著為國家挺身作戰,光榮赴死!”

而這個國家,正是殖民地的統治者日本!

一生真偽復誰知?病亡的李登輝,或許只是歷史的跳樑小醜!

1945年日本戰敗臺灣光復後,國民黨政府開始採取去日本化政策,而長期接受日本式教育,對李登輝的人格養成早已具有莫大意義。再也不能使用日語,讓李登輝感不滿,國民黨想在臺灣灌輸正確的中國歷史文化,把臺灣人變成中國人,本應該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但此時的李登輝或許已經難以改變!

1946年春天,一艘名為“米山丸”的客貨輪從九州島抵達基隆港!他們大多是從日本回來的臺灣大學生,此時二十三歲的巖裡政男也在其中!視線可及處,碼頭的地上鋪滿正在吃飯的中國軍人,

於是這些看慣處境優渥日軍的臺灣學生開始對中國軍人面露鄙夷!

但正是用並不先進的裝備,中國人驅逐了日本人,而巖裡政男,也被恢復自己的漢名李登輝。和其他臺灣學生回到臺灣,李登輝轉到臺大農業經濟系繼續學業。此後的這段時間裡,李登輝曾於1947年加入共產黨員,但最終不到一年便叛離共產黨!

一生真偽復誰知?病亡的李登輝,或許只是歷史的跳樑小醜!

進入50年代後,學者身份的李登輝曾先後於1952年、1968年赴美國依阿華大學、康奈爾大學留學,並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而他的人生,也即將發生改變!1972年,蔣經國開始擔任“行政院長”後,由於李登輝對農業研究頗深,於是遂被蔣經國任命為“政務委員”,開始涉及蒸魚!自此,李登輝仕途可以說是平步青雲,一路從國民黨中央委員、臺北市長,到國民黨中常委,踏進權力核心的李登輝,最終成為臺灣省主席!

當然,李登輝之所以能夠節節高升,和蔣經國將重心轉移到培植臺灣本土人才也有些極大的關係。蔣經國統治時期,為解決臺灣土著與外來人之間的關係,便提拔一批當地優秀人才任命,而李登輝,無疑是當時臺灣本省人才中的佼佼者。

一生真偽復誰知?病亡的李登輝,或許只是歷史的跳樑小醜!

十二年後的1984年,島內領導人開始進行換屆,而此時的李登輝,則被蔣經國欽定為“副總統”。由於李登輝資歷太淺,升得太快,這個任命一度使各界人士跌破眼鏡。畢竟,在那時的臺籍政要中,包括謝東閔、邱創煥以及林洋港在內的三人無論就資歷、威望,還是就能力、經驗等各方面來說,都比這個政壇新秀李登輝要合適!

但蔣經國權衡再三後,最終還是選中李登輝作為自己在“法統”上的“繼承人”。至於其中的原因,有人分析這和當年蔣介石選定嚴家淦頗有類似之處。嚴、李二人均屬技術性官僚,而且在蔣經國認知中,李登輝無班底,並且表面無野心,應該容易駕馭。畢竟,據說並未成為總統之前的李登輝當時在蔣經國面前,椅子只敢坐三分之一。這個舉動,究竟是心機還是容易駕馭,如今的我們再度看來,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但之後的意外事情,開始讓島內外局勢朝著不可控的方向變化!那時的蔣經國萬萬沒想到,自己會在任內逝世。而蔣經國的去世,也為島內政權留下真空,最終使得李登輝成功掌控政權!有人說,因為蔣經國臨終遺言隨口而出的一個“你等會”,才會讓李登輝得以順利上位,但這畢竟只是一個諧音梗!

一生真偽復誰知?病亡的李登輝,或許只是歷史的跳樑小醜!

而關於李登輝和“你等會”的諧音梗,在關於南懷瑾的書裡,也有著不同的說法。

那是1983年底的一個深夜,南懷瑾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後。開門一看,只見弟子馬紀壯穿著睡衣和拖鞋站在門外。馬紀壯此時是臺灣當局領導人幕僚長,半夜來訪,不免讓人心生疑惑。

南懷瑾隨即詢問:“什麼大事,如此倉皇?”“老師,你怎麼看邱創煥、林洋港、李登輝這三個人?”馬紀壯開門見山地說。

馬紀壯話一出口,南懷瑾就明白了馬紀壯的來意。早前南懷瑾就從弟子口中得知,蔣經國由於擔心自己的健康,已將提拔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的工作提上了日程。對於接班人的問題,蔣經國此刻已經籌謀許久!

人選中,時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的謝東閔儘管各方面都可以擔當大任,但由於年齡過大,本人也有隱退的想法;蔣經國之前曾著意培養的孫運璇,也不久前突發中風,顯然不能擔此大任。反覆思考後,此時只有邱創煥、林洋港,李登輝三人被列為候選人。

一生真偽復誰知?病亡的李登輝,或許只是歷史的跳樑小醜!

馬紀壯穿睡衣半夜來訪,恐怕是受蔣經國的指示前來徵詢意見。南懷瑾謹慎地說:“我跟這三個臺灣人都沒有什麼交情,難說得上意見。”說完便不再言語。

據傳,南懷瑾當時起身離座去衛生間,馬紀壯以為南懷瑾要去休息,趕緊再次請教。南懷瑾隨口答道:“你等會兒。”由於南懷瑾本人濃重的溫州口音,這幾個字的發音正好與“李登輝”諧音相似,於是“你等會”便被馬紀壯錯聽為“李登輝”。

等南懷瑾從衛生間回來,馬紀壯繼續向南懷瑾請教說:“為什麼是李登輝?”這時的南懷瑾,只得順著他的意思解釋道:“邱創煥太滑頭,林洋港有野心,若以蔣經國的立場來看,大概李登輝比較適合。第一,他是農業專家;第二,他是臺灣人;第三就是是,他已經沒有後代。”聽完南懷瑾的解釋之後,馬紀壯說完一句“我懂了”,便隨即離開。

一生真偽復誰知?病亡的李登輝,或許只是歷史的跳樑小醜!

當然,關於這個諧音梗的說法,其實有些許多版本,所以我們我們姑妄聽之笑之。

但蔣經國選擇李登輝這一件事情,卻帶來極大的危害,最終也使得兩岸最近幾十年產生不少波折。李登輝,也就是巖裡政南,其實也算是一代梟雄,權術也可以說吊打同一時代的一票臺灣政客!

但放在歷史長河裡,李登輝的所作所為,在逆歷史潮流,終究不過是一個跳樑小醜!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千百年來的歷史規律,不可阻擋!而李登輝,也只是一個大漢奸,一個精神日本人,一箇中華民族的叛徒,一個汪精衛歷史地位的有力挑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