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伏天敷貼

“冬病夏治”是一項中醫特色治療技術,是指對於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對人體進行藥物或非藥物療法,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 伏天敷貼

“伏天敷貼”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進行穴位敷貼治療,人們的肺臟氣血通暢,藥物容易深達臟腑,是治療、調整肺臟疾患及提高機體各項免疫功能的最佳時機。伏天敷貼的最佳時間是7月-8月,均為一年內最炎熱的日子,人體陽氣最為旺盛。
提升人體正氣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三伏貼啦,三伏貼是是將中藥置於特定的穴位,通過經絡直達臟腑,起到提正氣,祛病邪的作用,是在“春夏養陽”思想指導下冬病夏治治法的集中體現。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天人相應,人體氣血亦旺盛,經絡更加敏感,藥物也更加容易通過皮膚作用於經絡,此時進行三伏貼便能最大限度地驅除風、寒、溼邪,同時為冬季儲備正氣,順勢而為,事半功倍。

冬病夏治 伏天敷貼

三伏貼常見的適應症
呼吸系統疾病:過敏性鼻炎、反覆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消化系統疾病: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寒、腹脹等;
免疫系統及關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亂、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肩腰腿痛等;
婦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坐月傷風、不孕等屬於宮寒症者。
其他手足冰涼、怕冷、畏風等,陽虛體質及寒邪內盛體質等。
劃重點:只要冬重夏輕(遇寒加重,得溫痛減),反覆發作的症狀都可以考慮三伏貼。

冬病夏治 伏天敷貼

三伏貼的注意事項:
貼藥時間,成人貼敷3~4小時,兒童(3歲以下不適合)貼敷1~2小時,但具體的時間可因人而異。
敷貼後2小時可以洗澡,但水溫一定要適中,敷貼的位置不要對著空調的冷風吹。在敷貼期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蝦蟹類海鮮。貼藥當天不能游泳,搓背,淋浴後用毛巾輕輕地吸乾敷貼部位的水珠。若藥物敷貼後局部皮膚微紅,出現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這些均屬於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敷貼後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用溫水沖洗局部,禁止搓、抓、撓,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若皮膚出現紅腫、大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皮膚科就醫。
貼藥部位多在頸背部、腹部、腰部,衣服穿著建議寬鬆、深色為佳,女士建議不穿連衣裙。
感冒發燒者、急性炎症、高血壓、糖尿病、患有惡性腫瘤、皮膚病、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等病患者及妊娠婦女不適合進行天灸。

#健康科普排位賽##每天一點小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