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有朵畲文化的“雲”

近日,畲鄉羅源飄來一朵獨特的“雲”——羅源民族文化數字雲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是羅源縣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主動適應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趨勢,利用“民族+5G互聯網”的創新成果。通過將民族文化、文旅景點、農特產品等轉化為線上數字資源,這朵“雲”在全國率先打造出具有“線上展廳+線下實景+電商帶貨”等多元功能的民族特色數字化平臺,為畲文化傳播和畲鄉文旅產業發展帶來了新興的“雲端動力”。

永不閉館,畲文化有了“雲展廳”

羅源縣擁有畲族人口22067人,佔總人口8.2%。全縣有1個畲族鄉,34個民族建制村。畲文化,是羅源文化寶庫中璀璨奪目的明珠。如今,隨著雲平臺的上線,繪就出一幅展示畲文化的全景圖——羅源民族文化雲展廳。

據悉,雲展廳面積約5000平方米,主要分為畲族的歷史分佈、代表性傳承記憶及非遺傳承人、特色產業經濟、代表性村寨、畲族革命史等9個模塊。“從100多G的素材中精選出3005個圖文、音視頻文件,經過3個多月的時間製作,打造出一個內容豐富、人機交互的羅源民族文化線上展館,多角度多方面呈現羅源畲族文化與民族團結。”羅源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謝婧介紹說。

神奇的畲醫畲藥、強身健體的畲家拳、多彩炫麗的鳳凰裝……記者看到,代表性技藝傳承及非遺傳承人板塊中,豐富多彩的畲族非遺文化讓人大開眼界。羅源是個非遺大縣,全縣至今已獲評2項國家級、5項省級、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另外還有20項縣級非遺。

今後,市民可以使用手機、平板電腦、臺式電腦等終端觀看、觸屏交互體驗,畲鄉風貌、民族文化一覽無餘,而且永不閉館,充分滿足畲族文化愛好者的需求。

足不出戶,VR體驗畲族風情

到羅源體驗畲文化,第一站去哪裡?今年元旦後,羅源縣給出了新答案——羅源畲族文化民俗小鎮。

小鎮選址於松山鎮八井村,這裡是畲族民族文化代表性村落,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畲醫畲藥、省級非遺項目八井拳等文化名片,目前已經建成開放畲族民俗文化展示館等設施,未來還將打造生態涵養區、畲族文創區、休閒農業體驗區、畲族文化展示區、畲醫畲藥康養區等五個片區,成為畲族文化旅遊的拳頭產品。

現在,這座小鎮從現實中搬到了“雲端”——據瞭解,羅源民族文化數字雲平臺上線後,利用720°全景拍攝技術,將小鎮完整搬到線上。同時,依託VR技術,讓遊客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遊覽參觀。

技藝傳承館、畲藝文創館、畲族服飾展廳……館內展品清晰細膩、牆上圖片可點擊放大,而且隨著場景的變換,多彩景色讓遊客目不暇接。“太奇妙了,今後向外地朋友介紹畲族風情時,直接用這個平臺就好了!”遊客林女士說。

線上吸睛,為畲鄉旅遊引流

雲平臺上線後,點擊量日益增加。粉絲們對畲文化的熱情,能否轉化為文旅產業的動力?

點擊雲平臺的“畲鄉商鋪”特色板塊,七境茶、鹽焗雞、烏米飯、青紅酒……農特產品、文創工藝品、畲鄉美食在這裡匯聚。市民點擊鏈接後,可跳轉到同心築農電商小程序,直接下單購買。

據介紹,雲平臺除了文化展示、線上導遊,還有產品交易、金融扶持等功能,為畲鄉特色產品打開了新的電商銷售通道。“今年村裡有多家旅遊店鋪要開張,準備全部接入雲平臺,線上線下共同發力,促進銷售。”松山鎮八井村黨支部書記雷可壽說。

為了支持畲鄉群眾發展文化旅遊產業,雲平臺上線時,中國農業銀行羅源支行與羅源縣委統戰部簽約啟動“畲e貸”簽約項目,該項目專門服務從事畲醫、畲藥、旅遊、非遺文化等產業的畲族農戶及從事上述畲族相關產業的其他農戶。“村裡種植畲藥、建設民宿等都需要資金,‘畲e貸’讓我們發展畲文化旅遊更有信心。”雷可壽說。

目前,雲平臺已成為福建省推薦申報國家民委2020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重點扶持項目。“今後,我們將加強雲平臺線上推廣,推動優秀少數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帶動畲鄉文化旅遊熱度,促進羅源特色產品的銷售,讓這朵畲文化之‘雲’充分惠及少數民族群眾。”謝婧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