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天資愚鈍,一生落榜九次,而書法影響很多人,少有人能超越

歷史上鍾繇、王羲之、顏真卿、趙孟頫等等名家,一般寫生平的,都會給個“天資聰慧”,而對文徵明(文徵明),無一例外,都說是“大器晚成”!

8歲的文徵明,竟然還不會說話,而和他同期的唐伯虎已經有“神童”之稱,有人甚至懷疑他是白痴,其父親文林卻很看重他,認為他會大器晚成。


文徵明天資愚鈍,一生落榜九次,而書法影響很多人,少有人能超越

文徵明畫《老子》

11歲的文徵明開始讀書,和其他讀書人,開始考取功名之路。

從18歲考到52歲,足足考了34年,歷時九次考試,無一次中舉,最終放棄科舉這條路,專心詩、文、書、畫之路。


文徵明天資愚鈍,一生落榜九次,而書法影響很多人,少有人能超越

文徵明小楷


文徵明是繼趙孟頫之後又一個全才,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四絕”,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在文學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文徵明的書法成就,位居明四家之首,他六體皆精,尤其的他小楷,更是出類拔萃,大有超過趙孟頫之感,有“小楷名動海內”之譽!


文徵明天資愚鈍,一生落榜九次,而書法影響很多人,少有人能超越

文徵明小楷

他69多歲所寫《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老子列傳》,字僅稍大於粟,舒展自如,大有疏能走馬、密不通風之勢,且筆筆到家,挺勁遒逸,表現出高超的書法技藝,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文徵明一生崇尚“清靜無為”,《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老子列傳》正是是符合他的脾性,作品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沒有半點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自然樸拙的風致,在其盡興的書寫中,往往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

文徵明的小楷深受王羲之、王獻之、趙孟頫等人影響,師法古人,但不拘泥於古人,博採眾長,自成一家,影響明、清很多人,包括董其昌等等名家,對他都非常佩服,少有人能超越。


文徵明天資愚鈍,一生落榜九次,而書法影響很多人,少有人能超越

文徵明 小楷


明代王世貞在《藝苑言》所云:

“ 待詔(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內,其所沾沾者隸耳,獨篆不輕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楷法絕精工,有《黃庭》、《遺教》筆意,行體蒼潤,可稱玉版《聖教》,隸亦妙得《受禪》三昧,篆書斤斤陽冰門風,而楷有小法,可寶也。”

上文配圖,均為文徵明的《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老子列傳》,篇幅所限,未能發全,請大家見諒!


文徵明天資愚鈍,一生落榜九次,而書法影響很多人,少有人能超越

文徵明小楷

最近有朋友私信,問臨摹書法是字帖還是原作的複製品(長卷)?

個人淺見,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買原作的複製品,趙孟頫所言:“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也說明能臨摹原作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