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和袁崇煥在“寧遠”一番較量後,敗者積鬱成疾而死

袁崇煥這個人,考中進士後,授官邵武知縣,他為人慷慨好爽、膽略過人,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談論兵事,因此他也有一個習慣,

只要遇到退伍官兵,就必須和他們談談邊塞軍事,久而久之,他對邊塞的情況非常瞭解,並且對自己治理邊防事務的能力非常自信。

公元1622年,袁崇煥到京師朝見皇上,御史侯恂請熹宗破格使用他,袁崇煥被提拔為兵部職方主事

不久之後,關外兵敗失守,朝廷談論要扼守山海關,然而袁崇煥卻獨自一人騎馬到關內考察軍情,而且是在兵部和家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去的。

考察回來後,向朝廷做了詳細的彙報,再者他向朝廷請求,只要朝廷給他軍馬和糧草,他一個人就可以守住山海關。

此話一出,朝廷大臣們無一不佩服他的才幹,所以又決定破格提拔他任“兵部僉事”,負責監察關外部隊,然後給他發了白銀20萬兩的軍費,讓他用來招募軍隊。

努爾哈赤和袁崇煥在“寧遠”一番較量後,敗者積鬱成疾而死

(袁崇煥)

當時關外土地已經全部被後金哈剌慎各部佔領,所以袁崇煥只能駐守在關內,幾天後,哈剌慎各部與明軍講和,王在晉下令袁崇煥移軍駐紮在中前所,監察參將周守廉、遊擊左輔的部隊。

很快又下令袁崇煥到前屯去安置遼人中的失業人員,袁崇煥二話不說就趕路前去,一路上經過了虎豹出沒的地方,但他依然表現的無懼和自信,因為是連夜趕路,第二天天還沒亮就進了城,很多將領都佩服他的勇氣,王在晉不僅對他更信任,而且還要重用。

王在晉雖然很信任和重用袁崇煥,但袁崇煥認為王在晉在考慮軍情方面沒有遠見,所以對於王在晉的一些命令,他並不完全遵守。

公元1623年,孫承宗巡視邊關,主張守住關外寧遠城,萬有孚和劉詔極力勸阻,但孫承宗對此不理會,且命令袁崇煥和滿桂一起防守寧遠。

對寧遠城的構築方面,袁崇煥定下了規制,城牆高三丈二尺、牆腳寬三丈、女牆高六尺、城牆上面寬二丈四尺,由高見等人監督修築,到了第二年完工,

從此寧遠城成了關外重鎮,城中商旅往來繁榮,關外的流民也都聚集在這裡,都把寧遠城看作安全地點。

袁崇煥也發誓要與寧遠共存亡。

努爾哈赤和袁崇煥在“寧遠”一番較量後,敗者積鬱成疾而死

(袁崇煥劇照)

當時袁崇煥東巡時,他請求孫承宗恢復錦州和石屯等城,孫承宗認為時機未到,之後袁崇煥和孫承宗議定,派遣將領分別到寧遠周邊的錦州、松山、石屯等地,修繕城郭駐軍,這麼一來,寧遠就成了內地。

後來孫承宗被罷免,由高第代替,高地認為關外都守不住,下令撤除錦州等地的防守,將部隊轉移到關內。

但問題是錦州等城是前鋒要地,如果要撤兵,已經安置下來的民眾又要遷徙,恢復的疆土也要淪沒,因為這個因素,袁崇煥第一個不同意。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只要錦州等城撤兵,那麼山海關自然就失去保障,所謂唇亡齒寒,袁崇煥認為只要派良將把守,就不會出問題。

但高第心意已決,所以將錦州等城的守軍全部撤離,將軍隊調回關內,丟棄軍糧十餘萬石,撤離路上死亡人數眾多,百姓大加抱怨,軍隊的士氣更是非常低落。

只有袁崇煥帶軍隊死守寧遠城。

努爾哈赤和袁崇煥在“寧遠”一番較量後,敗者積鬱成疾而死

(寧遠之戰)

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看準了時機,為諸貝勒大臣的前呼後擁下,他帶領將士,冒著寒風,統領著十三萬八旗兵,號稱二十萬,向著寧遠城撲來。

在到達寧遠城之前,因為錦州等城被高第撤兵,少有人把守,所以努爾哈赤一路所向披靡、勢不可擋,連續攻克了錦州等城,這讓努爾哈赤更加的雄心勃勃。

在進攻寧遠之前,努爾哈赤還派人給袁崇煥送去招降書,他在書中指明自己的二十萬大軍肯定能攻破寧遠城,只要袁崇煥投降,可以封他做大官。

然而等來的確實袁崇煥這樣的答覆: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努爾哈赤看了後大怒,開始進攻寧遠城,

努爾哈赤和袁崇煥在“寧遠”一番較量後,敗者積鬱成疾而死

(寧遠之戰進攻圖)

努爾哈赤來到寧遠城下,隨著一聲進攻的號角,八旗兵蜂擁而上。

不過此時明軍的大炮也在城上響起,一顆顆的炮彈在後金軍中落下,使後金軍無法進攻。

這一次的激戰從清晨持續到深夜,城上和城下的士兵都在狂呼中酣戰,對於努爾哈赤來說,他從來沒有見過像明軍這樣如此英勇頑強的軍隊,心裡暗想此戰艱苦無比,勝負更是難預料。

第一天、第二天,到第三天,努爾哈赤一直不停的變換著打法,但是戰勢仍然沒有轉機,努爾哈赤開始尋找寧遠城的薄弱之處,但是在袁崇煥之前的構築下,寧遠城就像是銅牆鐵壁,根本不存在什麼薄弱,不管後金軍怎麼攻,這城牆就是攻不破。

無奈之下,努爾哈赤決定全軍班師,這一戰,是努爾哈赤人生中的第一次敗戰,成了他心中痛點。

努爾哈赤和袁崇煥在“寧遠”一番較量後,敗者積鬱成疾而死

(寧遠之戰)

從寧遠戰敗回來後,努爾哈赤陷入了不可名狀的苦悶之中,慢慢的變得沉默寡言,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以前的那些赫赫戰功。

但過去的終究已經過去,好漢不提當年勇,如今吃了敗戰,想這些還有什麼用!

努爾哈赤認為必須為寧遠城的慘敗洗刷恥辱,找回補償,因為這樣的想法,他決定將戰火燒到“背金助明”的喀爾喀蒙古巴林部。

但是由於憂鬱傷神,加上政治上的操勞,使得努爾哈赤更加的疲憊不堪,積鬱成疾,最後竟然染上了癰疽(一種毒瘡)。

努爾哈赤和袁崇煥在“寧遠”一番較量後,敗者積鬱成疾而死

(努爾哈赤)

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已經68歲了,自從受到寧遠之戰的挫折,精神上難以接受,因此他開始以餘力安排國事,可能他知道自己命不長已。

同年七月,努爾哈赤前往清河溫泉療養,他讓侄兒宰牛燒紙,祈禱上天的保佑,但是沒過多久,努爾哈赤的病情加重,可能他自知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乘船順太子河而下,在船上的努爾哈赤已經不省人事,之後不久就走完了他的一生。

戰無不勝的努爾哈赤,自從吃了和袁崇煥在寧遠較量的敗戰後,一蹶不振,這一戰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陰影,也加速了自己生命的終結。

勝敗乃兵家常事,這可不是大丈夫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