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蹄疾步穩 開放活力迸發——2017年全市改革開放攻堅戰紀實

改革蹄疾步穩 開放活力迸發——2017年全市改革開放攻堅戰紀實

廣南高速公路與遂西高速公路交會的關文樞紐

擴大開放是南充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南充創新發展的希望之路。

  南充,一座人文厚重的歷史文化名城,一座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開放之城,身處成渝城市群之間,在周邊城市競相發展、你追我趕的態勢下,如何進一步夯實開放高地、投資首選地、創業福地的基礎?2017年,以“三場攻堅戰”為抓手,南充下深水、涉險灘、勇擔當 ,蹄疾步穩在更高起點深化改革,昂首闊步擴大開放步伐,發展動力和活力顯著增強。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過去一年裡,隨著重大領域和關鍵環節一項項改革深入推進,改革春潮競相湧動,發展活力充分釋放。同時,全市上下強力推進全城開放、全程開放、全面開放,一個個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的到來,見證了新發展理念在南充落地生花。

壓實責任 精準發力 推進“放管服”,去繁化簡營造發展環境

  2017年,南充市按照省委“改革落實年”部署要求,增強改革定力,壓實改革責任,把深改工作作為主戰略、主戰場、主抓手,納入全市“三場攻堅戰”,將一把手抓改革工作納入實績考核,市委書記、市委深改領導小組組長宋朝華掛帥出征、高位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群眾改革獲得感不斷增強。南充改革工作得到省委改革辦充分肯定,他們認為:“南充市委主要領導重視改革、親抓改革的政治站位高、工作力度大、推進措施實”,要求關注南充的特色亮點,並及時總結交流。

  2017年12月29日上午,在南部縣碑院鎮林壩村衛生室裡,61歲的陳品正坐在病床上輸液。10多天前他感覺手腳麻木,腿腳發軟,村衛生室的醫生判斷為腦血管病,建議他到上級醫院做腦CT檢查。在縣醫院檢查後,診斷與村醫一樣。於是,他拿著縣醫院開的處方到村衛生室,接受兩週以上的中長期治療。“衛生室離家近,還能順便照顧家。”陳品正說。

  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林壩村衛生室樣樣俱全,診療室、治療室、藥房、資料室“四室分開”,儀器設備也“鳥槍換炮”,新增加了血糖儀、心電儀、全腹B超機等。行醫36年的村醫王成堂說,國家對農村衛生事業越來越重視,村醫的價值也得到充分體現。

  村衛生室的嬗變是我市公立醫院改革的碩果之一。

  2010年1月,公立醫院改革大幕在南充開啟,規範分級診療程序,降低藥價,取消藥品加成,醫療機構總費用、次均(病種)醫療費用增長控制等各項制度的設計出臺,照顧好人民群眾的利益,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始終是一項核心內容。作為第二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繫試點城市,南充探索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五新模式”,被國務院表彰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較為明顯試點城市”。

  改革激發活力,改革推動發展,發展促進改革。

  2017年以來,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堅決打贏“三場攻堅戰”的總體部署,聚焦聚力“規定動作搶進度、特色動作創模式、自選動作出亮點”,專心專注改革落實,取得了良好效果。“對年內計劃完成的改革試點項目,實行倒排工期、倒推工序。比照試點截止時間,提出‘三個提前’(提前3個月完成試點任務、提前兩個月完成評估驗收、提前1個月完成經驗總結)剛性要求,強力有效推進,形成了多個方面的‘南充改革品牌’。”市委改革辦負責人介紹,南充探索建立的“脫貧奔康產業園”發展模式,“9+5”暗訪督查機制,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肯定性批示;農業農村改革成效明顯,南充國家現代農業改革與試點示範區建設連續3年獲農業部試點績效評價西部第一;探索建立的公安改革“四三”工作法,得到省公安廳充分肯定並在全省推廣,公安部先後多次安排南充作經驗交流;創新河長制管理機制,邀請媒體記者擔任“記者河長”,得到國家水利部肯定;建好“五位一體”全天候運行的“12345”市民服務平臺,編制《市民服務熱線市民訴求辦理工作手冊》,成為全國政務服務熱線運營管理標準制定的重要參考;婦聯“會改聯”受到主流媒體關注,積極開展“會改聯”工作,探索婦女居家就業新模式,得到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集中報道。

  環境是生產力,也是綜合競爭力。近年來,我市圍繞建設成渝開放“橋頭堡”的目標任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將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納入,做到應入盡入、該取必取,在項目建設法定時限的基礎上提速達79.6%,創造了審批服務事項的“南充速度”。

  如今,推行“互聯網+”全新審批模式,也是我市優化政務環境和投資環境的一大舉措。項目業主單位通過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遞交申請,平臺工作人員將項目資料通過網絡分發到各個市級部門,需要審批的部門將在第一時間完成審批,下達審批意見,整個過程將全部在網上進行,僅此就讓一個項目的審批時限縮短了至少20個工作日。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在於創新。2017年,對接省委深改組專項改革方案《市(州)對接任務目錄(2017年)》任務,我市應完成專項改革37個,實際完成45個,佔目標任務的121.6%;應完成符合南充改革需要經市委深改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出臺的專項改革方案任務10個,實際完成23個,佔目標任務的230%。截至2017年12月底,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清單制+責任制”信息化平臺信息報警提示全部消除;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農村綜合改革、公立醫院改革等8個方面重點發力,“三去一降一補”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村承包土地頒證率達90.8%,分級診療全面推行,國資國企管理邁上規範化臺階,市縣投融資公司加速轉型升級,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步伐加快,閬中新型城鎮化試點、南部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等一大批改革試點順利推進。

深化交流 務實合作 擴大“朋友圈”,高水平推進雙向開放

  開放是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7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強化開放發展理念,加快企業國際化進度,對接國家“一帶一路”、自貿區等開放戰略,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推動擴大開放、加強交流合作,取得積極成效。2017年9月,市委書記宋朝華率南充代表團先後前往俄羅斯、捷克等國家進行了對外交流和經貿合作活動,對當地經濟發展、歷史文化、城市建設等進行實地考察,就推動南充與這些國家重要城市之間經貿、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進行了坦誠友好的交流。

  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雙向開放協調發展,以活動為載體提升南充的知名度。2017年,我市通過“海外華文媒體美麗南充行”“海外知名人士故鄉行”“發現南充”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南充引導等系列活動的開展,為南充對外開放事業持續添磚加瓦,接待空軍指揮學院組織來自51個國家的74名中高級指揮軍官及中方人員共130人的代表團,在我市開展交流見習活動,大力宣傳了革命老區新變化;以“一帶一路與地區合作”為主題,配合駐市高校開展了“中印尼三邊對話”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南充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知名度。

  國際化是衡量一個城市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誌。2017年6月1日,第二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開幕,來自英國、斯里蘭卡、巴西、伊朗、日本、俄羅斯、上海、福建、天津等國內外的46支木偶藝術團齊聚南充,舉行交流演出、木偶皮影嘉年華、木偶皮影“走基層”、惠民展演、木偶皮影“進校園”等活動,在南充大劇院、果城會堂、嘉陵會堂、高坪文化中心等7個室內劇場,市區人民廣場、西山廣場,以及閬中、儀隴2個分會場等地進行150餘場演出活動。精美的舞臺設計,精彩的表演,迎來海內外木偶專家學者集體點贊,有效提升了南充對外交流層次。

  重大項目從何而來?南充給出的答案是要有重點地走出去,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朋友圈”,瞄準大項目,精準出擊大招商,積極組織參加相關平臺活動。我市始終堅持把平臺活動作為項目促進的重要抓手,精心組織參加了“四川·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對接會”“2017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2017中國西部國際投資大會”、科博會等省級平臺活動,成功簽約項目93個,總投資908.41億元,尤其是在“四川省貧困地區投資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現場簽約項目23個,總投資177.08億元,投資額位列全省第一。高規格舉辦了“北京南充企業商會成立暨南充投資推介會”“南充新未來·成渝第二城投資推介會”“陝甘川寧毗鄰地區經聯會第31屆年會暨區域合作投資推介會”等8場大型招商活動,尤其是在“2017中國知名企業南充行·南充市五大板塊重大工程項目投資推介會”活動中,吸引了200餘家大型央企(國企)、上市公司雲集南充,全方位展示了對外開放新形象、新藍圖。

  為招引更多優質企業,我市出臺了《堅決打贏2017年改革開放攻堅戰的實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執行組長的1個“指揮部”,下設汽車汽配、油氣化工、絲紡服裝、現代物流、現代農業和文化旅遊、教育衛生、戰略新興產業8個產業招商推進組,投促、經信、商糧、國資委、工商聯“5駕馬車”齊驅並進,駐外辦事處、鄉友商會2個“橋頭堡”衝鋒在前,形成了同頻共振,全域促進,並對各招商推進組、各縣(市、區)、市級相關部門下達目標任務,形成全市招商全面出擊、全域促進、全程聯動的對外開放合作新體制。

  上有所行,下有所效。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出征,分管領導一線奮戰,多次帶隊北上南下、東突西進,先後赴中國鑫達、重慶銀翔、寶塔石化、江蘇三胞、中鐵聯運、潮州三環、北京星盟、康美藥業、宜華木業、萬潤光電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一對一”高層招商,並親自會見了來南投資考察的中國鐵建、中航國際、聯華神通、中核匯能等知名企業56批次,促成了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各級各相關部門主動出擊,登門促進,精準對接。2017年,全市共開展小分隊招商390餘批次,其中,黨政“一把手”外出招商170餘批次,密度和強度均創歷史之最。

  2017年,全市新簽約項目208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30%;協議總投資2156.8億元、增長117.3%;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80.6億元……南充招商引資創造多項之最,刷新了歷史新紀錄。同時,成功促成了浙江吉利投資68億元建設新能源商用車二期、中國鑫達投資32億元建設新材料二期、潮州三環投資35億元建設六期和七期、廣東宜華投資35億元建設木藝博物館等項目,招大引強前所未有。

簽約是銀 落地是金 聚焦“快落地”,優質服務為項目保駕護航

  入園項目審批環節眾多,常常讓企業來回奔波。為此,高坪區成立了企業服務中心,為入園項目提供全方位、全過程行政審批代辦服務;在企業開工建廠房的同時,就協調水電氣進入工廠,促使企業早日建成投產。這已成了高坪區目前服務落戶企業的“固定模式”。

  落戶高坪區的某知名電子企業投資2.5億元的五期項目2017年1月正式簽約,短短兩個月就投產。投資25億元的六期項目同年5月9日正式簽約,目前廠房、辦公樓等設施正在建設中。在六期如火如荼建設的同時,投資10億元的七期項目正式簽約,如今廠房已經建設完成。

  投完一期投二期,投完二期投三期……一家公司為何對在南充持續投資情有獨鍾?該電子企業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看好南充良好的政務環境和自然人文優勢,看好這裡有著集聚發展的優質平臺。政府的態度對企業發展非常關鍵,南充不光招企業,還為企業發展盡心盡力,留在這裡,我們很安心。”

  同樣享受優質服務的,還有吉利和鑫達。吉利新能源商用車研發生產項目落戶南充,南充市政府專門為其開設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只需一個電話,項目服務經理就會提供行政審批事項的諮詢及代辦等服務,貼近代辦、按時辦結。2017年5月,吉利新能源汽車項目因為設備進口,急需辦理自動進出口許可證和免“CCC”認證,事項屬於市級部門初審,最終審批權限在省級相關部門。市政務服務中心重大項目服務處工作人員積極與市商務和糧食局、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業務科室溝通,幫助準備相關手續所需資料,並積極協調省商務和糧食局、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快速辦理有關手續。“原本申請者需要自己‘跑’多個部門,如今只需要將材料統一遞交到集中受理平臺,期間的‘跑腿’工作,由各部門自身進行內部流轉。”市政務服務中心並聯審批科科長聶紹銘介紹,現在,在投資項目建設法定時限932天的基礎上,實現承諾辦結時限190天,提速79.6%。

  為完善全程代辦機制,推進政務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我市還充分運用大數據、雲技術構建網上政務大廳+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三合一”運行支撐系統,探索“互聯網+交易”模式,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從依託有形場所向以電子化平臺為主轉變,事後還將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行政審批項目網上辦理的情況實行電子監察。2017年以來,牽頭受理、辦理重大招商引資項目2986個,100%實行全程代辦。“有時一個部門解決不了的難題,電話打過去,各個部門馬上開協調會解決,不拖延。”四川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焦廣軍對南充市政府這種“保姆式”服務,用了“次次跑得飛快”來形容。

  數據彰顯南充持續招大引強、招強引優的內生動力。目前,市本級保留行政許可項目220項中,217項已全部規範進駐入駐政務服務中心,行政許可事項承諾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平均縮短65%以上。

  不僅僅是高坪,為重大招商引資項目保駕護航,各地都在服務上下足了功夫,努力營造重商、愛商、親商、護商的發展環境。

  在服務項目過程中,我市對每個項目落地落實,都是本著“項目簽約後,全力抓落地”的工作思路做好項目服務工作,從全市招商引資項目中篩選60個作為年度重點督辦項目,每月一督查一通報、每季一拉練一總結,並由相關市領導前往各項目所在地,對項目落地情況、推進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現場驗靶、現場點評。做得好不好,曬曬就知道。此外,把項目落地實施作為檢驗投促工作的最終標準,強化督查督辦機制,促進重大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壓力不可謂不大啊。”西充縣委書記孫駿感受很深,他認為,“拉練”的時候,相關領導要對企業運行情況進行全面督查,查看企業登記註冊、開工建設、生產運營情況,並核實項目投資真實性、完整性。同時,還邀請企業前來談一談他們遇到的問題和對政府服務的感受。

  簽約是銀,落地是金。為更好地服務項目,我市建立了“一個重點項目、一個聯繫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個工作班子、一套推進措施”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對全年222個市級重點項目中54個招商引資項目逐一建立臺賬,清單管理,掛圖推進;實行重大項目“痕跡管理”,堅持過程把控,全程有備案、有記錄、有檔案,實現從項目接觸洽談到落地建設清清爽爽、乾乾淨淨。2017年,全市新開工招商引資項目150個、新竣工投產項目100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20%、125%。

  開放的高度,決定發展的速度。

  如今,南充打造的政府這隻“有形之手”,正以它海納百川的包容特性,營造出一個又一個的開放空間,給成千上萬來到南充的“追夢人”,搭起了一個騰空萬里的支點。

  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路上,南充人相信:為了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只會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