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文/紫依

庭有楠樹,吾愛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劇尾的一句話,幾乎概括了靜妃這一生的情感之路。

最近在重刷《琅琊榜》,幾乎每一遍都有新的收穫。

不僅是因為時過境遷,人在不斷成長,感悟不同;更是因為人每個階段的關注點不同,從而都能有不同的體會。

今天想說的是靜妃。

她是靖王蕭景琰的母妃,林府出身的醫女,是林殊的父親林燮救回來的,更是林燮的妹妹宸妃的知心好友。

這樣一位集各種身份於一身的女子,坎坷的前半生,終因不懈的努力,實現逆襲。

  • 為什麼只有她活下來了?
  • 她對林燮是什麼樣的情感?
  • 她是個什麼樣的人?
  • 是什麼讓她笑到最後?

本文將一一給出答案。

12年前的驚天逆案,為何只有默默無聞的靜妃獨善其身?

《琅琊榜》的開局,便是12年前的梅嶺血案,林燮被砍了一刀,身後有無數赤焰軍在墊後。父帥林燮將林殊放到懸崖邊,一手拉著他,堅定地告訴他,活下去。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這場紅色調的回憶,是一場慘案。

梅嶺一役的真相,似乎被熊熊烈火,皚皚白雪所掩蓋。

在那場驚天逆案裡,除了全軍覆沒的赤焰軍,京城裡更是血流成河。祁王入獄被賜死,宸妃自刎身亡,林燮一脈,幾無殘留,似乎被連根拔起。

無數人被牽連其中家破人亡,包括林殊的師傅、門生滿天下的黎崇老鄉生,國舅爺的父親、當年的言老太師,還有蒞陽的英王叔,也就是梁王的長輩,全部都因此事而牽連。

有的府邸的人都被砍光了,因為誰也都抵抗不住一顆冷酷而多疑的天子之心。

而和這樁逆案的主犯林家有著千絲萬縷的她,這個帶著林家深刻烙印的靜嬪,不僅沒有受到太大的牽連,而且還遠離整個後宮爾虞我詐的爭鬥漩渦,讓我百思不得解。

為何她可以獨善其身,甚至他的兒子靖王,都在事件發生當時,好巧不巧地遠赴東海,倖存下來,只是被放逐十幾年,不得重用而已。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是不是有點神奇?

無論是後宮的皇后和越貴妃,還是前朝的皇帝、太子和譽王,似乎沒有一個人,注意到她;也沒有人為難她,彷彿所有人都將她遺忘了。

甚至在靜嬪被晉升為妃的時候,越貴妃不爽開始跳腳,針鋒相對,而皇后還嘲笑她沒有見過大風大浪。

因為再怎麼樣,不過是個醫女,進宮二十幾年,如今也不過是個妃而已。

譽王聽聞消息,覺得不過爾爾。

而皇帝也只是覺得,這麼多年忽略了靜嬪,有點虧欠,順手升了個位份而已。

而最讓我細思極恐的是,在無數人寧死也要為林家伸冤之時;她這個被林燮救過一命,和宸妃親如姐妹一樣的女子,竟然可以親眼看著林燮被株連九族家破人亡,聽到宸妃姐姐自殺的消息,她都能做到不發一言,不說一字一詞。

  • 是她怕死嗎?
  • 是因為她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嗎?
  • 還是力量實在太弱,人微言輕,必須保存實力?

我想,應該是忍辱負重吧,必須活下去,等待時機吧。正如林殊一樣。

為什麼這麼說?

還記得有一回,靖王痛下決心,跟靜妃說,他準備要踏上奪嫡之路時,靜妃怎麼回答的嗎?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她面不改色,輕輕說了一句:

無需顧忌我,你我母子二人同生共死。

一個是勞苦功高,但卻毫無聖心的皇子,十幾年來征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但一直被放逐;

一個是悶在宮裡二十多年,一言不發的低等嬪妃,渺小到幾乎被人忘卻;

母子二人這樣的牌面,當時的靜嬪應該是心中有數:幾乎是毫無勝算。

面對這樣兇險的奪嫡之路,她十分平靜地接受。

這一切,只不過是因為,她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從12年前那場大火開始熊熊燃起,她就知道這一天遲早都要到來。

母子連心,他們都心繫林府。

這麼多年來,他們都憋著一股勁,等待時機要為這個案平反。

而對於靜妃而言,等待的過程,就是看似坦然地面對失去的痛苦。

她不能死,更不能冒尖出頭,只能靜默地呆在這個無聲的煉獄裡,內心備受煎熬。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而她之所以默默無聞,能夠平安度日,還是因為她實在太過於微不足道了。

其實從劇中梁王對宸妃痛惜和懷念之意,可以看出,他雖然內心忌憚並處置了林燮為首的赤焰軍和祁王,但對於自己青梅竹馬的宸妃——林燮的妹妹,祁王的母親其實是心有不忍的。

只不過她性格太過於“烈性”,不願意苟活。只要她願意隱忍,完全是能夠在後宮裡繼續求得一席之地的。

更不要說,一直與她交往過密的靜嬪,皇帝從來沒有想過要處理她們;

而受林府之事拖累,靜嬪原本就在後宮再無出頭之日是;所以,對於皇后和越貴妃等人而言,她根本不足為懼。

深情如廝,愛屋及烏,忍辱負重,終其使命

若要追溯起靜妃與林府的淵源,還是要從化名為梅石楠的林燮說起。

林燮早年遊歷江湖時,意外搭救了當醫女的靜嬪。

後來將她帶在身邊,帶回林府。

林燮的妹妹宸妃,生下皇長子祁王蕭景禹之後,身子一直不好;所以,林府特地送了醫女出身的她進宮,並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靜嬪。

靜妃對林燮是什麼樣的情感?

我想喜歡二字,是毋庸置疑的。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大事已定之後,靖王終於有了王妃,王妃入宮覲見。

無意中問了一句,娘娘喜歡楠樹?

是的,一直很喜歡。

為什麼是楠樹?

因為他叫梅石楠。

庭有楠樹,吾愛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芷蘿宮內親手栽下的那棵楠樹,還有那一句“一直很喜歡”,都表明了靜妃對林燮的一往情深。

其實,這也可以解釋得通,為什麼靜妃對林殊,比對自己的親兒子蕭景琰顯得關心得多。

無論是見到他容貌大變時,說了一句當年你和你的父親長的那麼像

還是在泣不成聲的時候,回答梅長蘇的那一句我也不想這樣,可是忍了這麼些年,突然就忍不住了;

她的肝腸寸斷,在小殊這位後輩,林府舊人的眼前,無所遁形。

靜妃與林殊第一次相認的場景,也是全劇最催淚的部分之一。

她藉著倒茶,故意不小心潑到梅長蘇身上,想要藉此查看他手臂上是否有痣。

無果後,又藉著把脈一說,確認了他身上的火寒之毒。

那顫抖的手,止不住的眼淚,細節都暴露了一切。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當她徹底確認,梅長蘇就是林殊,而且中了火寒之毒,時日不多。經過刮骨療傷的他,容貌大變,非常令人心疼。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於是她徹底不顧體面,強行藉口趕走一臉懵逼的蕭景琰,自己卻哭成淚人。

梅長蘇只是一句“靜姨,我很好”。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這恐怕也是這世上唯一一個活著的,對他好的長輩了。

於是靜妃心疼地勸他好好養著,保重身體,活著要緊,一切交給她就好。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那種關心。

還有一個細節,自從靜妃得知梅長蘇可能是林殊之後,她給自己兒子送的糕餅食盒就變為兩個;

擔心他弄混,靜妃竟然再也不做榛子酥,只因林殊吃了會過敏,哪怕那是靖王的最愛。

而且為了謹慎起見,往後內廷司再送乾果,她都不敢再選榛子,就怕一不小心摻進去了。

這份體貼與細心,真的是把愛屋及烏髮揮到極致。

心細如髮,識人破案理思緒,靖王的後宮輔助

  • 識破梅長蘇,即是林殊

靜妃,最令人心驚的是,便是她的心細如髮。

雖深居後宮,但她卻對一切洞如燭火。

一個12年來從未出現的人,一個早已經被認為死去的人,她僅憑自家兒子偶爾提起的幾句言語,僅僅憑著那本《翔地記》中那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破綻:裡面有一處地名,與林燮之妻、林殊的母親——晉陽長公主的閨名重合,梅長蘇刻意避開了;

再加上一個聰明絕頂、攪動京城風雲的麒麟之才,居然甘於捨近求遠去輔佐一個毫無聖心的郡王,這種事出反常的舉動,她便十之八九地猜定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

  • 識破小新,即是內鬼

再來看看譽王和夏江聯手,挑撥梅長蘇和靖王關係的那出戏裡,靜妃是如何揭穿宮女小新的。

講真,如果不是靜妃分析出來,我也覺得這個人似乎毫無破綻,只不過話多而已。

但是主角身邊都難免會有一兩個看似話多,但忠君愛主的丫鬟啊。

小新是滑族人,蟄伏在靜妃身邊多年,從未得到啟用。所以,原本她是不會暴露的。

但也因為她的多話,以及靖王的中計,讓靜妃猜疑。

費盡心機謀劃的這一切,又怎麼可能讓一個不是自己的人出現在最關鍵的一環上呢?

就是這個邏輯,實在亮了。

靜妃是皇后出手冤枉的,引路者又是惠妃身邊的小金子,路上又確實遇到了一位假扮梅長蘇府裡的人,這一切的一切,實在跟小新扯不上邊。

可是,如果做完了這一切,卻沒人在靖王面前嚼舌根;而靜妃又肯定不將這一切放在心上的,那麼,只能說,小新才是那個挑撥離間的關鍵人。

這一局,其實很妙。

因為識破小新的前提,還是靜妃用言語,引得梁王同意她在宮中私設宸妃靈位開始。

所謂一環扣一環,也不過如此。

超強宮鬥力,團戰高手,說話的藝術

在暗潮湧動的後宮,顯露鋒芒引人注意不難,難的是深藏不露。

靜妃可以置身事外,平淡地生活那麼多年,如同局外人一般,遠離宮鬥漩渦且安然無恙,顯然是需要一些功力的。

默默無聞不錯,但也不是任人拿捏。

這句話,便是她的處世哲學。

靜嬪的宮鬥能力如何?在梁王的一次會面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梁帝因為前朝太子和譽王相爭之事,心煩意亂。到靜嬪宮中,不過是機緣巧合,或許本想說幾句話就走了。

但十幾年不得見皇帝的靜嬪,對於梁王的突如其來,她既沒有誠惶誠恐的邀寵,也沒有故作清高的拒絕。

而是從醫女的身份出發,建議自己為梁帝推拿。

疲倦的梁帝自然應允,就逗留在了靜嬪的宮中。

此為第一招,也是她與後宮所有女子不同的技能之一。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醒來後,梁王的心事仍然沒解。

當時的他,對靖王的印象已經大有改觀,再加上譽王和太子鬧得心煩,一下子看到如此溫順的靜嬪,一向刻薄寡恩的梁王竟然主動檢討,說自己多年來冷落了她,也不疼靖王,一直派他到處征戰。

梁王對這個靖王如何?其實劇中一開始就各種鋪墊。

他之所以一直派靖王征戰,確實是因為他不在意這個兒子,甚至頗有點放任他在戰場上出點什麼意外的意思;

而靖王年近30歲了,仍然只是個郡王,甚至未曾有機會參與過任何政事,基本上就是放逐的味道;

更不要說,他立功從來無賞,沒事還被輕易刁難的處境了。

靖王的臉上,只差沒有寫著“棄子”二字了。

但這一切,在說話藝術高超的靜嬪嘴裡,變徹底變了個樣。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她對於梁王主動提出的,“以後少讓景琰出去打仗”的恩典,沒有道謝;

而是跟他說,景琰身為皇子,衛護江山也是應盡之責。

如果不讓他到處征戰,閒在京享清福,他反而會認為是不被器重呢。

一段話說得梁王的心結解了一半。

靖王的耿直從缺點變為優點,這孩子是心實,再委屈也不哭鬧;而且他們母子二人對於外放征戰之事,並不覺得有什麼。

不得不說,跟靜妃聊天,實在太暢快了。

好不容易見到一次皇帝,靜妃並不著急討要恩寵,甚至也沒有任何抱怨,彷彿這十幾年的忽略不曾存在,一切都是理所應當一樣。

這就是靜妃的第二招,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是雲淡風輕,看不出任何情緒。

談話又不知不覺間,來到最危險的環節。

梁王心中的煩惱,便是未來繼承人問題,因此又拿著譽王的事,順嘴問問靜嬪的意見。

所謂伴君如伴虎。

梁王身邊的高湛,最擅長的便是和稀泥,裝傻,以及懂得審時度勢;

而靜妃,則是在不輕不淡地表明立場的同時,又照顧到梁王的情緒,起到自保,並給對手致命一擊的目的。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面對,你覺得譽王如何?這個刁鑽問題,靜嬪的回答十分聰明。

她說自己對譽王知之甚少,只聽後宮議論他是個賢王。

這一句話,既表明自己和靖王沒有參與黨爭,自己作為後宮的嬪妃謹守本分,從不妄議政事,所以,不知道他為人如何。

這只是自保。

然後,她又順帶舉報了皇后和譽王,說是後宮都議論譽王是個賢王。

梁王一聽立馬怒了。

後宮為什麼會知道譽王是個什麼樣的人?

那肯定是從前朝傳來的消息,可見皇后和譽王正在到處收買人心呢!

這還得了,譽王這個兒子肯定是不得不防了。

這才叫正常的拉踩。

第二天,靜嬪晉升為靜妃,宮裡那些宮女和太監們,立馬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氣息。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而靜妃最最厲害的一局,便是應對送命題:“當年赤焰軍那樁案子,你是怎麼看的?”

當年的赤焰軍副將衛崢出現,所有的前塵往事浮現眼前,梁帝的心情很矛盾。
赤焰案,是梁王心中的逆鱗,天下無人敢觸碰。面對這一問,換做是誰都會方寸大亂。

對於當時自己因為心中的忌憚,而輕易給赤焰軍定罪一事,梁王在夜深人靜之時,肯定會後悔。

因為一切實在太過於慘痛了。

如此複雜的心緒,這道題梁王自己都沒有預設的標準答案,所以無論怎麼說都是錯的。

而靜妃先後退一步,跪拜著說,“陛下問臣妾,臣妾不敢不答,只是無論臣妾怎麼回答,都難免會惹陛下傷心,臣妾先行請罪。”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靜妃的用詞很妙。她的意思是,我若是說錯了,是錯在惹陛下傷心,而陛下會傷心,因為陛下是仁君、是慈父。心中有情,才會傷心。

“臣妾出生林府,與已故宸妃先交深厚,若是臣妾惡語評之,陛下豈不感傷,宸妃生無摯友,死無追念。若是念及於宸妃的舊情,為赤焰中人開脫,那陛下又會感覺臣妾不瞭解您為穩固大局的一片苦心。”

靜妃巧妙的避開問題,用真情實感陳述自己多年來的兩難困境。

我是後宮婦人,看待事物的著眼點在情,因為姐妹之情、主僕之誼,我無法言說故人之罪。但身為皇上的妃子,我雖然不懂朝政,卻理解皇上為江山社稷的苦心。

這麼一說,皇上面色稍和,只叮囑了幾句要約束靖王,這一關就過了。

放低姿態,以情示之,臨場發揮能做到這個地步的,劇中大概僅此一人。

結語

一個是處處忍讓、顧全大局、溫婉賢明的靜妃,一個是故意找茬、不顧後宮安寧、百般刁難的皇后,高低立判。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靜妃不聲不響,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手法,面對後宮的敵人們,真的算得上是降維打擊。

她僅用繞指柔就將這個冷酷多疑的梁王拿下,而且就連林府舊人、宸妃姐妹這樣的烙印,對她都只有利而無害,靜妃有多厲害,可見一斑。

故事的最後,從未想過當皇帝的靖王,一個人扛起當年那群人所有的理想,走上了奪嫡之路,並取得勝利;

而那個忍辱負重、備受煎熬,卻又似乎置身事外、打算在這深宮中了卻殘生的靜妃,最後卻成了皇太后。

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也許答案盡在《琅琊榜》。

我是紫依,歡迎關注我,一起分享深度劇評和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