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我們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影視劇開始融入國風元素,國風之美逐漸趨成為了一種新的流行勢!從《陳情令》中的國風音樂到《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國風妝發,再到《鶴唳華亭》中考究的傳統點茶手藝,都讓不少人驚歎中華民族之美~

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鶴唳華亭海報

尤其是最近熱播的《鶴唳華亭》,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劇中將宋代傳統點茶技藝拍得格外唯美,導演保留了多場點茶名場面,力圖呈現最還原的歷史畫面。

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鶴唳華亭劇中截圖

另外,茶在劇中也不只是解渴的飲料,點茶和飲茶的動作,都是君臣、父子、師生之間情感變化的重要線索。

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鶴唳華亭劇中截圖

劇中對於點茶法還有數次特寫鏡頭,“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中,指繞腕旋,精工細活,成就一碗茶香”,讓觀眾近距離的觀賞到了點茶的魅力,同時也引發了許多人對點茶技巧操作的好奇心,今天就一起來學習美翻了的宋代的“點茶法”吧!

點茶,一般是挑選合適的綠茶或白茶,步驟大概是這樣的:

1. 炙茶:將封存好的茶餅取出,放在微火上稍作炙烤,去除水份

2. 碎茶:將茶餅用乾淨的紙密密包裹起來,放在木質茶臼裡搗碎

3. 碾茶:把敲碎的茶塊放入碾槽或石磨中,快速有力地將其碾成粉末

4. 羅茶:磨好的茶粉放入羅絹做的篩網中,細篩幾遍到“絕細”

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鶴唳華亭劇中截圖

5. 置盒:將篩好的茶末置入盒中保存

6. 入盞:用清潔流動的活水燒至第二沸,沖滌茶盞,趁著茶盞還有溫度,撥入茶粉

7. 注湯:用執壺注入少量的水,先將茶粉調成均勻的茶膏(調膏)

8. 擊拂:一邊注水,一邊用茶筅擊拂茶湯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有點像現代的咖啡拉花

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注意,點茶法中對水的要求程度最高,最嚴密。水溫過熱或者過冷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最終的點茶效果。這整個過程,不僅考驗點茶技巧,更考驗點茶人的用心。用心把事情做到極致,才能從中品出真味。

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從先秦時期,一直延續到明清,中國茶道的發展可以說陪伴了華夏五千年曆史,電視劇《鶴唳華亭》中高度還原的“點茶法”正是中國茶道的經典技藝之一。

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點茶法源自晚唐,經由五代傳至北宋,中國茶史上有“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說法。同時,點茶法也對亞洲許多國家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對日本的抹茶道影響最深。

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茶聖陸羽改唐朝“粥茶法”為“煎茶法”,並將茶葉碾碎成茶末的做法開創了“點茶法”的先河。到了宋朝,宋徽宗趙佶,被人們稱為“不務正業的點茶專家”,將點茶的妙處都寫進了他的著作《大觀茶論》,經後世流傳。

人們就開始繼續研究改進,最終形成“點茶法”,極具特色的點茶盛行了數百年。

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一字一句都表達著那個時代人們對點茶的喜愛。

不過由於茶餅製作耗財費力、製茶過程中榨盡茶葉汁液,造成茶餅失味、同時元代文人地位急劇下降等原因,導致點茶這一茶藝在元代走向消亡。明太祖朱元璋下詔罷貢團茶後,由此盛行一時的宋代點茶技藝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鶴唳華亭中,皇上教皇子點茶,是一種怎樣的茶藝?

鶴唳華亭劇中截圖

得益於《鶴唳華亭》等影視劇重視傳統文化,讓傳統茶藝“點茶法”有了機會重現在人們眼前,也讓更多人看到了點茶之美,讓中國獨特茶文化重新流行。

相信無論是點茶還是煮茶、泡茶,總會有一天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項日常活動,會變得和喝咖啡一樣成為更多人的愛好。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愛上這樣精緻浪漫,充滿詩意的茶生活,傳承中華文化千年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