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那麼合群,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你不那麼合群,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你不那麼合群,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文/月餘

渴望獲得更多的正面體驗本身就是一種消極體驗。

01

昨晚,我一直關注一個微博大V發佈了一個話題:喜歡獨來獨往的人,是怎樣的心理狀態。熱度最高的一條說:我喜歡獨來獨往的感覺,因為這會讓我的內心處於極度平靜的狀態,思考平時來不及深思的問題。但長久以來所接觸的環境又讓我不得不接受以另一種方式生活並學會喜愛這種生活方式,以多個自己面對,隱藏最真實樣子。

這話真的是說到了我的心坎兒裡。剛上大學的時候,由人生地不熟而產生的極度不安,讓我全力想要融入進宿舍這個小圈子裡去。我不喜歡熬夜,卻和她們聊到深夜;我喜歡按時上課,卻為了等她們一起上課而一次次的遲到……那時候覺得並不開心,卻又沒勇氣讓自己脫離這個群體。

你不那麼合群,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02

我不習慣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性格內向。在深夜看公眾號裡的夜讀文章,他們說,別讓不好意思害了自己,世界上有一半的冷漠,其實都是因為不好意思;他們說,你的不合群其實就是逃避自己社交無能的恐懼。

後來,我發現了下鋪的小姜,因為很多時候,她都是自己一個人。她會在早晨沒有課的時候,自己坐車去附近吃一份想吃的早餐;她會在灑滿陽光的午後,一個人坐車去圖書館坐一整個下午……看起來她才是那個不合群的人,但是她遠比我自在,也有很多好朋友。

她說,我不喜歡宿舍裡A性格的大起大落,我也不喜歡B無法整理好個人衛生,我喜歡C和我合得來。我知道C是她主動找到的好朋友。

那一瞬間我才懂得,與費力融入自己不喜歡的圈子相比,明確自己的好惡,找喜歡的人,做舒服的事,才需要更強大的內心。

你不那麼合群,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03

在youtube上有個有關於時間的演講:有想過沒有,自己這一生,有多少時間是屬於自己的?如果人的一生平均壽命是78年,我們要花28.3年在睡覺上,僅僅是睡個好覺,就要花掉人生的30%。而按照每天8小時計算,我們至少要花10.5年在工作上,並且超過半數的人想要逃離現在的工作。在社交媒體、電視上消磨掉9年,做家務要花掉6年,吃吃喝喝要花掉4年,化妝打扮、購物再花掉2.5年。算到最後,看似漫長的一生,留給真正屬於直接的時間不過短短的9年。

如果我們每天有86400塊到賬,我們絕對不會浪費,但我們每天有86400秒的時間,卻任由它一天天消逝。我們的時間真的不算多,請務必以自己最舒適的方式生活,而不是勉強自己去做讓人難受的事。

你不那麼合群,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04

更多的時候,我們害怕的不是不合群,而是害怕孤獨。如蔣勳說,孤獨沒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18歲的時候想學畫畫,可無法忍受自己去學;20歲的時候想學游泳,卻沒有人相陪。就這樣,明明你有很多的事情想要去完成,卻因為無法忍受孤獨而放棄。但其實真正困難的不是去忍受孤獨,而是邁出現狀的那第一步,走出第一步,就會發現,一切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糟。

上學時,女生間有一種友誼叫做“叫你一起去廁所”。這種害怕孤獨的心理,其實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在心頭打下了一種烙印,不合群即孤獨。但是伴隨著長大成人,這種“叫你一起去廁所”的事情的頻率會越來越少發生,所以成長無法避免的就是孤獨。沒有這種孤獨感,你就永遠無法做到今後的獨當一面,只能做團隊當中那個拼圖的一角,雖然也很重要,卻也不是非你不可。

你不那麼合群,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05

我們總是害怕變得不合群,害怕讓別人發現自己的孤獨,但其實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真的沒人在乎。你會在去廁所時,因為有人是一個人去的而對他另眼相看嗎?你會在吃飯時,因為有人是一個人在吃而認為他很不合群嗎?你會因為走在路上,看見前面有人自己走路而說他孤獨嗎?不,都不會,大家都挺忙的。

說白了我們還是太過於害怕別人的眼光了,但獨來獨往和成群結伴本就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喜歡哪一種都是自由。孤獨卻自由,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呀,合作可以創造價值,但一個人也能夠完成很多事。我只祝你好。

-END-

原創不易,

你關注、評論我的時候,我覺得賊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