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去世

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去世

昨天11點,侯耀華在朋友圈發佈:“我的師父常寶華先生,安詳離開了這個世界,師父一路走好。”隨後,常遠工作室也發出正式的訃告:“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及親朋好友的關心,常寶華先生已於9月7日上午10點46分在北京海軍總醫院逝世,享年88歲。常寶華先生臨終之時神態安詳,宛若熟睡,家人徒弟等皆隨侍在側,福滿歸去,未曾留有遺憾。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向大家公佈這一消息。常寶華先生一生為相聲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作品經典,膾炙人口。斯人已去逝,功標青史。再次感謝大家的關心,後續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公佈追悼會的有關事宜。特此訃告。”目前,常先生的家人徒弟正在料理老爺子後事。

出身相聲世家

常寶華1930年12月出生。1951年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歷年來創作(包括合作)相聲、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國各報刊發表五十餘篇。退休後仍繼續進行創作、撰文、著書、教學。曾參加相聲、小品、話劇、電視劇等演出。徒弟包括趙福玉、牛群、侯耀華等,代表作品有相聲《帽子工廠》、小品《語言醫生》等。

常寶華出身相聲世家,自幼隨父親常連安、兄長常寶堃學習相聲。常氏相聲為常連安及四子常寶堃、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創立,所以人稱“常四爺”。常寶華9歲開始登臺表演,受到相聲老前輩的薰陶和傳授達10年之久,學習和演出過七十餘段傳統相聲。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兄長常寶堃不幸犧牲。這極大刺激了常寶華,他堅決要求到朝鮮戰場去。1953年在參加抗美援朝慰問演出回國後,常寶華放棄了在曲藝團的優厚待遇,決定參軍,隨即進入“海政文工團”。

在海政文工團期間,常寶華曾多次榮獲全國和軍隊文藝會演獎項,作品還受到趙樹理、老舍等文藝大師的好評。2006年8月,常寶華被授予中國曲藝界的最高榮譽——“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圈內德高望重

常寶華熱愛舞臺和觀眾,他在圈內德高望重人緣極好。青年相聲演員徐德亮把常寶華形容為一個“相聲寶庫”,“那會兒我們常見面時,他經常給我們說活兒,坐在車裡,後臺準備的時候,他的典故一小段一小段的,他肚子裡的故事可多了,我們平時說的都是相聲的業務,也說過好多以前相聲的歷史。還記得,2009年我弄海淀相聲俱樂部時,常老爺子還帶著常遠來說了一段《白字先生》,他還特意把攢底讓給我,說這是我的主場,他來說倒二,很捧我。早年間他們常家的啟明茶社,所有相聲前輩都在那說相聲,當年蘇文茂、王長林都還是小孩兒就在那學習,所以常寶華會的特別多,他的傳統相聲功底紮實,他每個包袱都有出處,非常精準。”

常遠簽約麻花的工作人員都深情回憶起早年間常爺爺對麻花的幫助,“早些年舞臺劇宣傳難做,為了吸引媒體報道,每次都難為情地跟爺爺發出邀請,老人家都爽快答應,看首映場,帶著李菁何雲偉走紅毯捧場,帶著驢肉火燒探班排練。又想起《歡樂喜劇人》舞臺上他的那句“我來陪你說相聲”帶給我們深深的感動……我們都非常尊敬及愛戴他。希望老人一路走好,懷念!”還有後臺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細節說:“老爺子上臺很精神,但其實那時候在後臺走路都需要攙扶,一見到觀眾就精氣神兒爆發了!常爺爺為人正直,從不願意動用關係為家人謀福利,卻在點滴事情上幫助別人,他對舞臺和觀眾都有執著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