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低質量的快感,是個大坑。

過去的一段時間,不管你愛不愛看電視劇,想必都聽過《延禧宮略》和《如懿傳》《知否知否》。這幾部劇爆火的程度,可謂解救了全平臺選題艱難的新媒體編輯。

《延禧宮略》已收官,收視率突破100億,完全超過了主演們的期待。而《如懿傳》也從最開始的萬眾期待到群嘲,再轉到現如今的口碑翻盤。

今天就來分析分析《延禧宮略》和《如懿傳》,順便講一講互聯網中的“網紅”文化。

《如懿傳》太慢

《如懿傳》最開始被嘲諷,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觀眾覺得,每一集結束,都感覺沒有講什麼故事。太慢了,太拖沓了。

主演也不夠養眼,四十幾歲的霍建華和周迅,演十幾歲的小情侶,滿屏尷尬。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其實是導演的野心太大了,他一開始就把這部劇,定調為帝后婚姻的大悲劇,一部鴻篇鉅製,真正的悲劇。

何謂悲劇?那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一點一點撕裂給別人看。

所以,他選擇了一種慢慢鋪墊、娓娓道來的方式,有些情節,可能就靠演員在那裡講臺詞,講很久。情緒非常細膩、剋制。

很多地方,如果演員這時痛哭一場,觀眾就會跟著哭,但他們沒有。這明顯和觀眾們的喜好不盡相同,觀眾喜歡看的,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快意恩仇。

但《如懿傳》的關鍵詞是“忍”,所以它從一開始,就失去了很多習慣了“倍速快進”看劇的觀眾。

比如,在如懿被自幼一同長大的婢女,為了上位誣陷自己謀害皇嗣時,如懿震驚,眼淚在眼睛裡打轉,怔怔的。

她很心痛,但沒有撕心裂肺,沒有破口大罵,沒有痛哭流涕,全程都很克忍。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這樣的表演,雖然更貼近人物的性格,更貼近人性,但是不夠爽,不夠迎合觀眾口味。

所以《如懿傳》一開播,就口碑和播量都失敗了。

《延禧攻略》很爽

就在大家群嘲《如懿傳》的時候,還忍不住拿《延禧宮略》起來跟它比。

《延禧宮略》的爆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它集中了“爽劇”的所有特點。

女主從未失手,一路開掛,從宮女到皇后,所有事情都在她意料之中。習慣把醜話說在前頭,對我不住的人,也必定還以顏色,而且還不會拖太久,兩三集之內,必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沒有隔夜仇,只有現世報,是《延禧宮略》最討好觀眾的地方。為了讓劇更爽,還有很多不符合邏輯的橋段。

比如說,女主魏瓔珞,竟然可以引來天雷,劈死殺姐仇人裕太妃,甚至在她咆哮控訴完,雷就掐好了點兒,不偏不倚地只劈死了裕太妃。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比如說,一手遮天的高貴妃,竟然在看彩排的時候,就輕而易舉地被鐵水潑死,而同樣受傷的嫻貴妃不日就痊癒,她則藥石無靈。

《延禧宮略》所有的臺詞都是現代化的,奴婢可以隨意頂撞吐槽皇帝,它就像一部宮廷青春偶像劇,不燒腦,不費勁,不磨嘰,就算邏輯漏洞百出,觀眾也能一笑置之,總之看得爽就成。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爽文化+奶頭樂

兩部劇其實都是在製作精良的,比如在服飾、場景佈置方面,都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兩部劇的根本不同,是一個“忍”,一個“爽”,一個適合慢慢品,一個適合倍速看。

說實話,我最開始看《如懿傳》的時候,我也看不下,心裡想的也是,怎麼這麼慢啊!怎麼還不撕起來啊!怎麼還不鬥啊!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前兩集看得昏昏欲睡,就棄劇了。

後來無意間看到了一篇《如懿傳》的影評,裡面有幾句話讓我陷入沉思:

“它不夠爽,不夠甜,不夠快。所以,這部劇與習慣碎片化娛樂、地鐵上手機二倍速播放的觀眾有很大的距離。但我相信,《如懿傳》終將迎來它真正的觀眾。”

自我檢討,我也是習慣了二倍速播放的觀眾。

我也是一邊罵《延禧宮略》不合邏輯,不符歷史,一邊追得津津有味。而對《如懿傳》,則十幾分鍾就失去了耐心。

“爽文化”,真的稱得上是一種精神鴉片了。它讓人離了它,就按耐不住,坐立難安。

人們習慣把奇遇般的好運稱為“金手指”。

無論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套路,還是長盛不衰的宮鬥劇,爽文、爽劇都無不在圍繞著一個核心,那就是主角在金手指的幫助下,由弱變強,對那些曾經迫害過自己的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主角要不就是一帆風順,要不就是總能遇貴人逢凶化吉,輕鬆跨越階層,這種設定,讓觀眾看得很爽、很有安全感。

現實生活有多讓人覺得壓抑痛苦,跟著爽劇的主角一起打怪升級,就有多滿足。這便是“爽文化”流行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基礎。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上世紀90年代,美國舊金山曾舉行一個彙集了全球500多個經濟、政治界精英的會議。會議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貧富懸殊。

90年代的美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也逃不過“二八定律”,20%的人佔著80%的資源,而剩下80%的人,就成為了邊緣人。

二八現象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終導致的後果就是你死我活的階級衝突。

所以,為了消耗掉“邊緣人”的精力和不滿情緒,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便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戰略——“奶頭樂”。

這個戰略的核心,就是生產大量發洩性、滿足性的娛樂產品,以此佔用他們的時間,讓他們漸漸失去思考的能力,讓他們只要有一口飯吃,有一份工作做,就沉浸在快樂中,就像嬰兒塞上了奶嘴,不再哭鬧,安於現狀。

爽劇也好,遊戲、各種短視頻也罷,都像一種快樂麻醉劑,能讓在生活中掙扎喘息的人們,通過短暫的意淫獲得些許幸福,人們沉醉其中,一刷就是一個小時,這些產品,無疑就是新時代下的“安慰奶嘴”。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發洩性遊戲,滿足性娛樂

“安慰奶嘴”的形式有兩種:

一種是發洩性娛樂:如色情行業、網絡暴力遊戲等;

一種是滿足性遊戲:如肥皂劇、偶像劇、真人秀等大眾娛樂節目。

今日的中國,經濟的發展,物質的豐富,和90年代的美國相比,肯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階層開始出現固化,沒有好爹的年輕人,上升的路子越來越難走,空間也在縮小。

另外,互聯網的普及,也在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

一方面我們獲得信息,獲得某項技能的途徑越來越多,越來越容易。但另一方面,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卻在越來越弱。

紙質書的沒落,閱讀的衰微,正在加速這一進程。

中國人,真的已經好久不讀書了。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去年,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公佈了一組數據:“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國年滿18歲的成年人中,有63%一本書也沒讀過。”

但和日漸衰微的紙質閱讀現狀相互映襯的,卻是層出不窮,火得一塌糊塗的短視頻APP、直播、網絡遊戲。

新華網發佈了《95後謎之就業觀》,圖表顯示:“有54%的95後,最嚮往的職業是當網紅。”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為什麼是網紅,因為這是肉眼可見的,受益最高,成名最快的職業。

而我們也有這個土壤,大眾的業餘生活,幾乎被這些佔滿。大眾的審美和思考能力,也深深受其影響。

所以當網紅,只要抓到了大眾的發洩點和滿足點,沒營養也沒關係,反正能火,一火就能接到一條几十萬的廣告。連小孩子,都會用父母的手機給心愛的主播打賞幾千幾萬的。

相比之下,讀書真是太辛苦了,認真工作太苦逼了。

並不是歧視網紅這個職業,而是當青年們,走在路上都在打遊戲,刷短視頻,回到家也是一刷就幾個小時,甚至把流量明星當人生目標的時候,這不是太可怕了嗎?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別讓安慰奶嘴放進你的嘴裡

《如懿傳》的豆瓣評分已經從6.6上升到7.3,全網口碑也在漸漸回漲。

那些還靜得下心來的人們慢慢發現,《如懿傳》要展現的,是後宮百態,是一出深沉的,沒有贏家的悲劇,它很多鏡頭,都耐人尋味,就像一部悲涼之霧,遍佈華林的《紅樓夢》。

而這些,是倍速快進看劇,和《延禧宮略》那種“你打我一巴掌,我馬上還你兩耳光”的爽劇所沒有的深刻內涵。

承認吧,中國其實從不缺有想法的導演,有才華的編劇,有天賦的演員,我們缺的,是有耐心,靜得下心的觀眾。

其實爽劇,只是“爽文化”的一個折射。它提醒我們,當我們的業餘時間,過得太爽、太解壓、太愜意時,我們可能正在咬著一個沒營養的安慰奶嘴。

讓習慣了快節奏生活的人突然停下來,平心靜氣地讀書,思考,可能很難。但這卻是保證我們不被邊緣化的最後防線。

所以,別讓安慰奶嘴塞進你的嘴,別讓你的生活被髮洩性娛樂和滿足性遊戲塞滿,保持一個能獨立思考的頭腦,和一顆能有耐心,能細品的心。

如此,這個時代真正的美好和機遇,你才能遇到、抓到。

精神毒品:低質量的快感,會徹底廢掉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