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辜負了,該何去何從-----看曾國藩處事之道

你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你舉薦了你的同事A,而後A在未跟你溝通的情況下把你的一個小失誤直接告訴了老闆,導致了你倆失和,他辜負了你,後來你同事在執行某個項目的過程中需要你的配合,你會配合他麼?

來看看一代名臣曾國藩怎麼處理的。


01相識


曾國藩在1838年中了進士,1849年的時候已經是禮部右侍郎(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副部長),曾國藩與左宗棠只有一歲之差,左宗棠傲氣,然三次會試都不能中進士,1852年時還在湖南巡撫下面做師爺,在這一年曾國藩遇見了他。


而左宗棠認為曾國藩才幹平平,卻比自己受重用,內心自有不平衡,此種不平衡可能是後期導致失和的根本原因。


1859年時曾國藩走後門幫左宗棠解決了凌辱朝廷命官的罪名,並向皇帝保舉左宗棠作為曾國藩的助手,共同辦理湖南軍務,並於1861年把浙江軍務全部交給左宗棠,不久後在曾國藩的推舉下被任命為浙江巡撫(相當於現在的省長或省委書記),兩年後,更是被提升為閩浙總督。


左宗棠是千里馬,那麼曾國藩就是伯樂。


被辜負了,該何去何從-----看曾國藩處事之道


02失和


平定太平天國後期,1864在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攻陷天京(南京,天平天國軍隊的大本營)後,曾國藩聽信弟弟的彙報,稟告皇上“偽幼主(太平天國頭領洪秀全的兒子,被稱為“幼天王”)積薪宮殿,舉火自焚”,而後左宗棠發現幼天王已經突破重圍圈,逃到了湖州,他若稟告曾國藩,則對國家無害,且有利於增進兩者之間的友誼,而他卻直接上奏皇上,導致皇上對曾國藩“從重參辦”,後幼天王被擒獲,從事實上給了曾國藩以尷尬,後期雙方再無私交。


而後左宗棠還不斷傳播兩人之事,且大罵曾國藩。


面對類似情形你如果處理,是不是會感覺很鬱悶,也會大罵左宗棠忘恩負義。


看聖賢怎麼處理的:


一讓親朋好友不要回擊,以免火上澆油。

二對左的攻擊不聞不問,不予回答。


被辜負了,該何去何從-----看曾國藩處事之道


曾國藩的格局也不是一天養成的,早在1862年,在攻打南京最緊張而缺餉的時候,他舉薦的江西巡撫沈葆楨為發展本省軍務,又截留了部分軍餉,導致曾國藩憤懣不已,那是曾國藩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刻。而後在日記中寫道“吾可借人之拂逆以磨礪我之德行,其庶幾乎!”,大意是借不順的人和事來磨礪自己的心性,培養自己的德行。


被辜負了,該何去何從-----看曾國藩處事之道


被辜負了,該何去何從-----看曾國藩處事之道


1866年,左宗棠受命鎮壓西捻軍,需要仰仗各省的餉銀,而曾國藩轄下的江蘇是籌餉重地,左宗棠認為曾國藩肯定不會支持他,在其他各地不能如數按期送餉的情況下,曾國藩不僅如數且及時送達,除此之外還將最得力的部下交給左宗棠使用,對左宗棠幫助極大。


以德報怨,在國家大義跟前,放下個人恩怨,且給予支持,古今能做到者皆可謂聖賢。


被辜負了,該何去何從-----看曾國藩處事之道


04察人觀己


讀名人傳記,是察其思考問題的態度和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更好的指導現在。


曾國藩最後的行為感動了左宗棠,但曾國藩也不是為了感動誰,而是力求無愧於心,無愧於國。

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不要被一些人的行為攪擾了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我們要有做事的態度和準則。


就如我們碰到“垃圾人”不要跟他一般見識,他們的行為是不可控的,如果你採用了同樣的方式對待了他,一方面你已經變成了跟他一樣的人,另一方面可能會無休止的糾纏下去,就像黑洞一樣,被吸引進去,內心的陰鬱無法自拔,直到變得支離破碎,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若被辜負了,不要悔恨,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別人的想法,也沒有辦法要求別人去改正他的行為,能做的是讓他成為磨礪你修行的一個考驗,然後勇敢跨過去,走向另一片天空。


現在,開頭的問題你肯定已經有答案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