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經濟普查是否能帶來政策拐點

第四次經濟普查是否能帶來政策拐點


第四次經濟普查拉開帷幕,也算是對這五年以來,政策落實帶來的經濟成果的一次驗收,良政還是劣政?自媒體時代讓聲音變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雜,央行與財政部尚且針對2018年稅收擴張的疑問公開互懟過,更別提其他公共政策之間的相互博弈,滯後,迭代,放大等等環節之後落實的效果是不是我們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換言之,頂層設計者們需要有桿秤。

穩定,是中國這個14億人口基數的泱泱大國在各個社會環境下最基本的訴求,既然發展是當今的主要議題,經濟環境的穩定自然是政策制定者不論是檯面上還是心底裡的共鳴。可矛盾就在於,改革主題下的發展,旨在打破陳規,與時俱進,與之帶來的陣痛偏偏是不穩定的根源。再看每次經濟普查後,在經濟政策上似乎都會有這樣一個“政策拐點”來引導國內經濟進入某種不穩定之中。

比如08年經濟普查後,伴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09年9月開始了國內“四萬億計劃”,看似經濟向好,實則浪費了產能升級的大好時光,讓國內金融業崛起,全民去實向虛,經濟數據好看,產業外強中乾。13年經濟普查,帶來了15年的房地產去庫存,金融創新(P2P),萬眾創業(O2O),不過隨著去槓桿的政策下壓,喊停了創投圈、樓市、股市的種種“擊鼓傳花”,當然,抽走流動性的必然結果就是現狀:各個市場都在向下尋求成交。

這次的經濟普查面對的問題似乎相較於前兩次更多更復雜,因為面對的是一個更復雜的市場:

我們的錢在金融體系內循環和嵌套的層數太多了,以至於這次經濟普查要撥開更多的孽障,審計也需要更加穿透。

我們的土地財政相對我們的人口和產業也基本用盡,舉債搞基建造房子的時代似乎也要進入下半場,房地產進入“存量時代”,高房價,低生育率,隨著“房一代”的退場,留下的“房二代”們如何決定房地產市場走向。

市場經濟讓每個行業都要求最後環節是用“變現”的邏輯去看,忽視了很多行業有他的社會意義,比如教師、比如醫生,“變現”不是這些職業的根本訴求,而現在人們卻對“教師(醫生)也是人”這樣一種說法更加認可。

我們的年輕一代太多的以找到風口和機會去“暴富”、“爆紅”,鮮有人願意用腳踏實地的技術改變世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致富,鮮有企業家再談企業家精神,取而代之的是用資本增殖財富。

在創投圈、樓市、股市都冷靜下來之後,還有什麼能夠強力拉昇經濟的力量,或者說,如何面對完我們前幾年擴張環境下留存的“殭屍企業”後還有餘力來重新找到我們的經濟增長點。

以上種種問題在經濟普查中都會遇到,但未必都能化解。縱使不能化解,有一點我們還是可以肯定的:今年之後,很難再有前兩年的瘋狂了,慢牛已經是最好走向,過於激進的市場參與者會在這次洗牌過後離場。

不知這一次的經濟普查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屬於較大動作的減費降稅實質性政策已經逐步落地,雖說這樣的政策細水長流的確是藏富於民的一種方式,但真正推動經濟走出泥沼的顯然不會是這一點小恩小惠。19年的下半年開始的未來5年會帶來一針強心劑,一粒安心丸亦或是一劑保命藥,只能拭目以待。或者說,18年經濟普查,是否再次帶來政策拐點不重要,能否用拐點帶出低迷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持有流動性,堅定不移跟黨走,別自己瞎做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