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圖壁縣“衛星工廠”托起農牧民致富夢

(記者 曹真真 通訊員 李曉 王文龍)今年以來,呼圖壁縣把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以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重點,將“衛星工廠”開到村民家門口,助力農牧民就業增收。

呼圖壁縣“衛星工廠”托起農牧民致富夢

5月4日,在五工臺鎮福海新村的紡織衛星工廠裡,12名村民正坐在機器前進行棉花包的縫製工作。衛星工廠是今年4月村兩委積極協調新疆潤和針紡織有限公司在村裡開辦的,由五工臺鎮提供廠房和12臺縫紉機,公司提供線和布等原材料,這樣既可以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也能解決企業用工難題。

呼圖壁縣“衛星工廠”托起農牧民致富夢

福海新村婦聯主席庫沙拉西·黑沙提說:“福海新村離縣城比較遠,婦女出去就業比較少,開辦衛星工廠,這樣一來婦女就能就近就業,在家門口增收。”

呼圖壁縣“衛星工廠”托起農牧民致富夢

今年接近60歲的努爾江是廠裡的第一批工人,她一家4口人,以前一家人靠著丈夫少量養殖牲畜為生,收入低,生活困難。村裡建起了衛星工廠,努爾江就主動報了名,經過兩天的培訓後她上崗了,按每天縫製80個棉花包計算,一個月下來,可增收1000多元。

呼圖壁縣“衛星工廠”托起農牧民致富夢

五工臺鎮福海新村村民努爾江說:“給了這麼好的政策,我們可以在家門口掙錢,我要努力工作,把日子越過越好。”
為了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就業,福海新村強化服務,選派幹部駐廠協助技能培訓,保障衛星工廠員工隊伍穩定,同時根據人員和訂單量的實際情況,及時購置設備,擴大生產規模,助力更多村民培訓後實現勞動就業。(來源 呼圖壁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