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丨少見!75歲女性兩年內兩次“心碎”

病例丨少見!75歲女性兩年內兩次“心碎”

1990年日本學者Sato等首次報道了應激性心肌病,此後該病為大家越來越熟知,情感或身體應激常為發病的誘因。近期,《Cardiovascular Pathology》雜誌報告了一則不尋常的案例,一位75歲的老年女性患者在兩年內先後罹患兩種不同亞型的應激性心肌病。

1 病例簡介

患者,女性,75歲,以“噁心、嘔吐”為主訴急診入院。患者在本次入院的近兩年之前曾首次診斷為非缺血性心肌病,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慢性腎臟病3期病史。

生化檢查顯示,肌鈣蛋白升高至2.03 mg/dl,腦鈉肽(BNP)高達5000 pg/ml。

心電圖顯示,側壁導聯ST-T非特異性改變。

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室射血分數(LVEF)25%~30%,下壁運動嚴重降低合併心尖部運動增強,符合應激性心肌病表現(圖1)。

病例丨少見!75歲女性兩年內兩次“心碎”
病例丨少見!75歲女性兩年內兩次“心碎”

圖1. 經胸超聲心動圖顯示,心室收縮期間基底部運動減弱,心尖部運動增強,符合基底型應激性心肌病表現。

患者近兩年之前的那次入院,肌鈣蛋白輕度升高至0.26 mg/dl,BNP升高至772 pg/ml。心電圖無缺血改變的跡象。

超聲心動圖顯示,LVEF為40%,瀰漫性室壁運動中度減退。隨後心臟導管介入檢查顯示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左前降支近段20%狹窄,左迴旋支30%狹窄,右冠狀動脈20%狹窄。

在那次入院3個月後,患者再次出現呼吸急促和腹痛症狀,以醫療保健相關性肺炎收入院。檢查示肌鈣蛋白升高,峰值1.77 mg /dl,BNP升高至517 pg/ml。

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無缺血跡象。

超聲心動圖示LVEF僅20%,伴有心尖部運動減弱(圖2)。

病例丨少見!75歲女性兩年內兩次“心碎”

圖2. 經胸超聲心動圖顯示,心尖部運動減弱,符合經典型應激性心肌病表現。

核素負荷試驗排除缺血導致心臟收縮功能惡化的可能性,沒有發現缺血或梗死灶,LVEF為30%。

據此將患者診斷為典型的應激性心肌病,囑其出院後繼續服用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6周後隨訪,再次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收縮功能明顯改善,LVEF提高至55%。

患者本次入院,再行心臟導管介入檢查,顯示輕微的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與一年半之前的檢查結果相似。

患者本次以應激性心肌病住院,接受常規治療,後康復出院。出院後定期隨訪,7個月後複查超聲心動圖,左室收縮功能恢復,LVEF達60%。

2 發病與病理生理

Takotsubo心肌病,又稱應激性心肌病、心尖球形綜合徵、心碎綜合徵等,是一種相對少見的心肌病,發病率約1.2%,每年發病佔肌鈣蛋白陽性急性冠脈綜合徵(ACS)的1%~2%。其以短暫的左室局部收縮功能障礙為特徵,臨床表現類似急性心肌梗死(AMI),但缺乏冠狀動脈阻塞性病變。

大約90%的應激性心肌病發生在58~75歲的絕經後女性。至於絕經後女性高發病率的病理生理學機制,以及它主要影響左室心尖部的原因,目前還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情感或身體應激伴隨的兒茶酚胺釋放,是發病的主要誘因,β受體在心肌中的分佈可能是左室心尖部主要受累的原因。

目前普遍為大家所接受的其病理生理學機制是,外周循環和心肌中兒茶酚胺增加。研究表明,兒茶酚胺通過產生自由基和誘導細胞凋亡,對細胞產生毒性作用,導致心臟頓抑。其他機制包括兒茶酚胺導致冠狀動脈痙攣或微血管功能障礙。研究發現,應激性心肌病患者的血漿兒茶酚胺水平明顯高於AMI 患者(腎上腺素1264 vs. 376 pg/ml,去甲腎上腺素2284 vs. 1100 pg/ml)。

此外,嗜鉻細胞瘤和急性腦損傷(如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應激性心肌病的常見誘因,這進一步支持兒茶酚胺誘發心肌頓抑的假說。

由於大量兒茶酚胺釋放導致細胞內鈣超載,應激性心肌病的組織病理學表現為心肌壞死,細胞壞死呈不規則的交叉帶狀(收縮帶壞死)(圖3),胞漿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點狀出血。這些病變多位於心內膜下,呈多發灶性,並且容易早期鈣化。它們與缺血呈現的凝固性心肌壞死不同。

病例丨少見!75歲女性兩年內兩次“心碎”

圖3. 應激性心肌病患者典型的左室心肌收縮帶壞死、細胞變性。HE染色。

3 分型

在應激性心肌病中,心肌功能障礙的部位通常不遵循冠狀動脈供血分佈,而是沿著左室縱軸的不同水平區域分佈。根據超聲心動圖或左室造影結果,按照累及室壁運動異常的部位,應激性心肌病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心尖型(經典型):佔82%,心尖部收縮功能減低,心室基底部收縮增強。

(2)基底型:佔2.2%,心室基底部收縮功能減低,心尖部收縮增強。

(3)心室中央型:佔14.6%,心室中部受累。

(4)局灶型:佔1.5%,局部心肌受累。

4 診斷標準

應激性心肌病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胸痛、呼吸困難和暈厥,與ACS常常難以鑑別。大約10%的患者出現心源性休克的症狀和體徵,如低血壓、四肢發冷、少尿或呼吸窘迫等。

其心電圖異常包括ST段抬高(佔47.3%),多見於胸前導聯,ST段壓低較少見,佔7.7%。此外,患者的血清心肌肌鈣蛋白常升高,而肌酸激酶一般正常或輕度升高。82.9%的患者血漿BNP或NT-proBNP水平升高。

美國梅奧診所提出了應激性心肌病的診斷標準,以下四條標準均需要達到。

(1)短暫的左室收縮功能障礙(運動減退、無收縮或運動障礙)。典型的室壁運動異常是局部性的,並延伸到單支冠狀動脈供血分佈區域之外。

(2)無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或急性斑塊破裂的血管造影表現。如果存在冠心病,而室壁運動異常不遵循冠狀動脈的供血分佈特點,仍然可以作出應激性心肌病的診斷,因為一些應激性心肌病患者同時患有冠心病。

(3)新出現的心電圖異常(ST段抬高和/或T波倒置),或肌鈣蛋白升高。

(4)無嗜鉻細胞瘤或心肌炎。

5 比較基底型與心尖型

本病例患者有症狀、肌鈣蛋白升高,而無梗阻性冠狀動脈疾病、嗜鉻細胞瘤或心肌炎,其前後兩次發病均符合上述四條診斷標準。應激性心肌病基底型,儘管其發病機制與經典型相似,但臨床表現、人群分佈特徵和實驗室檢查結果不盡相同,可能與受累室壁的部位不同有關。

應激性心肌病基底型患者,心室基底部室壁無運動或運動低下,而心尖部室壁運動增強,通常出現在較年輕的患者,原因是年輕人心室基底部的腎上腺素能受體比心尖部豐富。絕經後婦女中,心尖部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密度高於心室基底部,這可以解釋老年婦女的發病以經典型為主。

其他不同之處在於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基底型患者通常較少出現呼吸短促、肺水腫或心源性休克。此外,該型患者的心臟生物標誌物通常更高,可能與更多的心肌組織受累有關。

6 治療及預後

儘管目前還沒有針對應激性心肌病的循證治療指南,但通常採用標準的心力衰竭藥物治療,使用β受體阻滯劑、ACEI 和利尿劑。此外,還要消除和減輕應激誘因。β受體阻滯劑可以長期服用,以防日後復發。

本病例患者接受了抗抑鬱藥、ACEI、他汀和利尿劑治療。隨後的超聲心動圖檢查顯示心臟收縮功能有所改善。急性期存活的患者通常在1~4周內恢復心室收縮功能,大多數患者在2個月內完全恢復。死亡病例罕見,但心力衰竭發生率可能高達20%。

本病例患者在第2次發病後恢復遲緩,提示再發應激性心肌病的預後仍然可能較好,但完全恢復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7 小結

之前已有文獻報道了不同原因誘發的經典型和基底型應激性心肌病。但同一位患者先後發生兩種類型的應激性心肌病,尚未見報道。雖然在治療方面沒有差異,但患者在第2次發病後需要的恢復期更長。

作者:金正賢,博士,吉林省圖們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來源

Abdulmohsin Ahmadjee, Khader Herzallah, Yehia Saleh, George S. Abela.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presenting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patterns in the same patient: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ardiovascular Pathology 2020.

病例丨少見!75歲女性兩年內兩次“心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