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西方媒體錯了,俄羅斯和中國不會因為新冠病毒反目成仇


俄媒:西方媒體錯了,俄羅斯和中國不會因為新冠病毒反目成仇


隨著美國疫情失控,白宮更需要把中國當作替罪羊,中美關係越來越冰冷。與此同時,西方西方媒體挑撥離間,企圖把俄羅斯拉到反華陣營。

據此,《今日俄羅斯》刊發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國際關係副教授約姆·盧金的文章稱,西方主流媒體關於新冠病毒危機將影響中俄關系的說法,反映了西方精英的一廂情願。事實上,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密。

作者認為,甚至在疫情暴發之前,中美關係就日益緊張。冠狀病毒只會加劇超級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試圖在主要對手和他的主要合作伙伴之間製造隔閡,是美國一種由來已久的策略。

因此,西方主流媒體鼓吹冠狀病毒危機將嚴重損害中俄關系的說法,也就不足為奇了。最近的一個例子是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該文章認為,冠狀病毒危機“在莫斯科和北京之間造成了更廣泛的摩擦”。

英國《金融時報》稱:“隨著從俄羅斯輸入的確診數量增加,中國的憤怒情緒也在增加。這可能會增強中國長期以來對俄羅斯的優越感和反俄情緒。在俄羅斯,這種病毒可能會加劇根深蒂固的恐華情緒。”

文章稱,事實上,幾乎沒有證據支持英國《金融時報》有關中俄關系出現裂痕的說法。幾乎沒有實質性跡象表明,俄羅斯的“恐華症”或中國對俄羅斯的憤怒正在抬頭。今年2月,莫斯科確實發生了幾起類似事件。當時,莫斯科當局對涉嫌違反自我隔離規定的中國人進行了打擊,這些措施招致了中國大使館的抗議。在中國當時是病毒傳播的主要來源的時候,這些針對中國人的企圖主要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稱他們為恐華者是誇大其詞。

在疫情大流行開始時,俄羅斯迅速採取行動,暫停了幾乎所有與中國的客運交通。然而,俄羅斯政府花了更長的時間才關閉了與歐洲的邊境。英國《金融時報》稱,這表明“俄羅斯精英階層存在明顯的種族主義”。克里姆林宮遲遲不願中止與歐洲合作的一個更好的解釋是,歐盟是俄羅斯貿易和人員流動的最大目的地,其重要性仍遠遠超過中國。俄羅斯政府就像世界上大多數其他國家的政府一樣,仍然低估了這種新病毒的危險。

3月底4月初,當疫情開始在俄羅斯迅速蔓延時,數千名中國公民,其中大多數是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的商人,紛紛逃往中國避難。許多通過邊境的人檢測呈陽性。不出所料,這引起了中國的擔憂,它關閉了與俄羅斯的陸地邊境,禁止一切人員來往,包括中國公民。但這絕不是對俄羅斯的“憤怒”。

作者認為,中國真正的憤怒,是指向另一個方向的:美國及其一些西方盟友,因為他們把自己的災難歸咎於北京。冠狀病毒也讓俄羅斯付出了沉重代價。感染的數量而言,俄羅斯在全球排名第七。這種流行病在俄羅斯繼續蔓延,預計GDP將縮水8%。然而,克里姆林宮一直堅定地站在北京方面一邊, 普京譴責將責任歸咎於中國的企圖。俄羅斯和中國的主流媒體一直在宣揚中俄兩國緊密合作,共同對抗共同敵人。

預言了未來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衝突反映了西方的一廂情願的想法。主要是英美精英仍在否認中俄戰略聯合的現實 。中俄關系肯定能經受住冠狀病毒的考驗。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中俄之間的合作很可能在疫情之後變得更加強大。

面對與美國日益加劇的對抗,中國將更加需要俄羅斯,中國唯一的大國朋友。至於俄羅斯,除非中國願意繼續購買其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否則它將很難在流感大流行後從經濟上覆蘇。

文章最後稱,俄中關係錯綜複雜,其自身的結構性不確定性可能會在長期內顯現出來。但是,別指望莫斯科和北京會很快反目成仇。(編譯:王德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