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淄博40餘種種子“搭船”遨遊太空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淄博40餘種種子“搭船”遨遊太空

此次進行航天搭載的芹菜、胡蘿蔔、西紅柿、桔梗等40多種農作物和中藥材種子。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 王曉明 趙博文

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50年前的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時隔50年,隨著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共同進行此次太空之旅的,還有來自淄博的40餘種蔬菜、中草藥品種的種子及1種微生物物種。

從地面到太空,這些種子是怎樣上天的?又為什麼要將它們送上去?5月5日晚,山東天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海顯接受記者採訪時滿心期待:之前可能窮極科學家一生都難以突破的新品種繁育問題,藉助“太空之旅”,便有可能獲得重大突破,同時飛船歸來後的種子也將落戶淄博,在這裡誕生一處中國航天淄博育種育苗基地。

與“航天”的不解之緣

此次進行搭載,並不是張海顯與“航天”的第一次結緣。

航天育種育苗,是指把微生物和作物的種子、幼苗等通過人造飛船送入太空,在距離地面幾萬公里的外太空,種子、幼苗、微生物在宇宙射線輻射、強失重、超潔淨等條件的影響下,實現品種優化的一種先進育種育苗方式。

早在2013年“神舟十號”發射時,張海顯便曾將3個彩色苗木品種的幼苗送上過太空。“神州九號上天時我們便開始籌備此事,那時候國內彩色植物品種主要是依靠國外進口,將苗木送上太空,便是希望能夠創造新品種,填補國內的市場空白。”張海顯說。

2016年,“實踐十號”又搭載了他提供的3個食用菌品種。張海顯表示,“創造新品種的過程十分複雜,有時候可能做一輩子都沒辦法完成,而航天搭載則為作物新品種的培育提供了一條捷徑。這次將淄博的種子送上太空,也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新品種,為淄博農業科技有新的突破,農民用上新品種實現增產增收盡一點力量。”

“太空”離我們並不遙遠

1月8號,裝有芹菜、胡蘿蔔、西紅柿、韭菜、小白菜、桔梗等40多種農作物和中藥材種子的袋子被送到位於北京的空間技術研究院,加上此前已經送達的微生物菌劑和姜、大蒜等蔬菜種子,經過相應處理程序後,在1月20日已完成裝艙,開始等待發射的那一刻。

說到這次種子品種選擇上是否“特殊”,張海顯笑談:“其實都是市面上老百姓正常能夠買到的種子,除了是優選的比較好的品種外,其他並沒有什麼不同。很多人覺得‘太空’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實際上不是這樣的,目前高科技的航天應用技術已經進入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張海顯繼續介紹到,進入太空的作物種子、幼苗、微生物的變化是隨機性的。經飛船搭載回來後的種子將開始進行地面培育,將沒變化和變壞的篩選掉,對變好的種子進行二代、三代季繁培育。航天育種培育出來的農作物會發生性狀上的改變,顏色、個頭、抗病蟲害、產量等方面均會出現不同的變化,等到性狀穩定後,便可以申請作物新品種了。

另外,經過航天搭載的作物品種沒有基因的增加和減少,僅僅是作物種子或者幼苗受到外太空環境的影響,出現基因排列順序重組的現象,因此航天搭載過的種子、種苗等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保障。

航天育種育苗基地

將落戶淄博

“這次經過航天搭載的各種作物種子回來後,將‘紮根落戶’淄博,開始進行航天育種育苗應用試驗的後續階段,此舉將在優化種子品質,提升作物產量,實現淄博乃至全國作物新品種的突破上貢獻力量。”張海顯表示。

除了作物種子,此次一同“遨遊太空”的還有山東天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天鷹微生物”菌劑,目前已經在國內廣泛應用於蔬菜、糧食、水果、茶葉、菸草、中草藥、花卉苗木、食用菌等領域,在替代農藥抑制和減少作物病蟲害發生的同時實現了作物種植的“零農殘”,走在了行業的最前沿。

“微生物產品是我們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進入太空後微生物的活性或許能再有提升,種子問題則是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航天育種作為一種新的高科技育種育苗方式出現在人們的面前,這不僅為公司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業務領域,同時也具有非常大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效益。”張海顯表示,“航天科技是‘國之重器’,期待此次太空之行,能讓我們再獲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