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漢朝女屍無人敢主刀解剖,他擔下重任,解剖結果讓西方稱讚

在1972年以前,如果我們聽到2000多年前的古屍完好不腐,這絕對是天方夜譚了。但在1972年7月30日,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的出土,讓這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是活生生的現實。這具兩千多年前的女屍,屍身完好不腐。深埋地下兩千多年,屍身都沒有腐爛,這無疑是一個世界奇蹟。因此我國相關部門非常重視對女屍的解剖研究工作,從而解開女屍千年不腐之謎。當時,世界科學界也十分關注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他們贊稱其為“東方睡美人”。同時他們也向我國政府提出共同研究這具千年不腐女屍。甚至還有兩個外國專家向我國政府索求女屍一根或半根頭髮。我國政府這樣回應道:我們自己研究,不用別國插手。

千年漢朝女屍無人敢主刀解剖,他擔下重任,解剖結果讓西方稱讚

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

而面對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古屍,相關醫學工作人員都不敢承擔主刀解剖的重任。研究工作總不能始終不開展吧。當時湖南醫學院病理教研組主任彭隆祥,自告奮勇擔當了主刀解剖的重任。同年12月14日上午8點,女屍解剖工作在湖南省博物館二樓東南側展廳中開始。手術檯前,彭隆祥和助手王福熙、神經外科曹美鴻教授一起展開解剖工作。彭隆祥用手術刀打開女屍的胸腔後發現胸內臟器的形狀都保存完整。彭隆祥因此很高興,這意味著下一步的古病理研究工作能正常進行和成功完成了。胸腔解剖工作完成後,旁邊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夏教授進行了腦部顱腔的解剖工作。解剖過程中發現腔內只有腦膜保存完整,其餘組織都碎成豆腐渣狀了。

千年漢朝女屍無人敢主刀解剖,他擔下重任,解剖結果讓西方稱讚

女屍復原像

之後,根據詳細解剖結果和古病理研究結果,彭隆祥和其他專家確定了不腐女屍的死因:這位叫做辛追的漢朝貴夫人,生前患有冠心病、膽結石等八九種疾病。還感染過血吸蟲、蟯蟲等多種寄生蟲,身體素質不是很好。而根據她胃裡殘存的138粒甜瓜籽,彭隆祥確定在2000多年前,辛追夫人吃了涼甜瓜以後引發的膽絞痛導致了心臟冠狀動脈痙攣,心跳紊亂後突然猝死。而將墓室情況、出土文物情況、詳細解剖結果和古病理研究結果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彭隆祥和其他專家揭開了辛追夫人的千年不腐之謎:辛追夫人在入斂和入葬前,屍身並沒有進行任何防腐處理。

千年漢朝女屍無人敢主刀解剖,他擔下重任,解剖結果讓西方稱讚

彭隆祥教授

她木棺中的積液也並不是古人特製的防腐藥水,而是長期滲入的地下水。科學化驗結果顯示,積液中含有少量的硫化汞,這一化學物質會產生微弱的抑菌效果。但這並不是女屍不腐的主要原因。女屍不腐的主要原因是科學的墓室內部構造。辛追夫人的墓葬依山而建,墓室的底部依山挖掘,底部地面墊著多層木板防潮。墓室中用木板建成龐大的槨室。槨室中放置著隨葬品和四層套棺,辛追夫人的屍身斂放在第四層內棺中。槨室的上部還覆蓋有頂板和雙層蓋板,各方之間採用扣接、套榫等方式連接,非常緊密。墓底和槨室周圍塞放著總重量達5000公斤的木炭。

千年漢朝女屍無人敢主刀解剖,他擔下重任,解剖結果讓西方稱讚

馬王堆漢墓

木炭化學性質穩定又吸水防潮,使墓室內部一直處於乾燥狀態。在木炭外面還堆積有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質地細膩,粘接性能強,滲水性能弱,使墓室處於一個長期隔絕外界的密封狀態。白膏泥上面就是層層夯築的高達16米的封土堆。這層層科學的墓室內部構造,使整個槨室形成了一個恆溫、恆溼、缺氧、無菌的密封環境。因此辛追夫人的屍身得以千年不腐。墓室中的棺槨和陪葬品也得以保存完好。這些研究結果一經公佈後,引來了全世界的讚歎。

千年漢朝女屍無人敢主刀解剖,他擔下重任,解剖結果讓西方稱讚

女屍復原像

有人稱讚馬王堆漢墓千年不腐女屍是中華民族的地下文化寶庫。西方人則稱讚她是東方的“龐培城”。它的出土為世界古病理學研究提供了最佳的範本。確實是我們不得不由衷稱讚我國古人的偉大智慧。而彭隆祥教授也因為主刀解剖馬王堆漢墓千年不腐女屍,轉而主攻古病理學研究。並致力於推廣馬王堆漢墓千年不腐女屍古病理研究的豐碩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