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記者百村行丨用青春之筆,奮寫時代之歌

一個時代要有一個時代的使命,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擔當,新聞人尤其如此。

作為一名在一線奔跑了九年的基層新聞記者,蹲點採訪對於我來說,一點不陌生。八年前,為了拍攝《苗嶺教育的守望者》,我在鳳凰縣山江鎮毛都塘小學蹲點兩個星期。七年前,為了拍攝專題片《小花》,我跟拍鳳凰縣落潮井鎮牛堰村“最美孝心少年”龍花長達一年,錄完70多本磁帶,拍攝素材近60個小時。六年前,為了拍攝紀錄片《山那邊的孩子》,我先後跟拍八個孩子長達3年。五年前,為了拍攝紀錄片《沱江河船工》,我每天拿著攝像機蹲守在沱江河河畔,長達兩年。

每一次蹲點,都是一場洗禮,都是一次領悟,都是一次全新的出發。

這次全州開展的“脫貧攻堅·百名記者百村行”蹲點採訪活動,我負責的是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視察過的村,這是聲名遠播的水果產業發展大村,作為同是縣裡派駐菖蒲塘村工作隊副隊長,我倍感榮幸,又深感壓力。

為了講好菖蒲塘村脫貧攻堅故事,記錄好菖蒲塘村脫貧攻堅美麗蝶變。我每天早出晚歸,走村串寨,訪群眾,入果園,問變化,聽故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深刻變化。昔日的“有女莫嫁菖蒲塘,家裡只有爛籮筐”如今已是高樓林立;曾經的菖蒲草早已開發成了漫山遍野的柚子、獼猴桃果園;過去為生計奔波在外的村裡婦女如今都跳上了廣場舞;村裡還培養出了一支“走南闖北”的女子嫁接隊,還有一支水果苗木“電商青年軍”等,一張張名片引領著菖蒲塘村發展,村裡水果產業發展壯大了,村民都增收致富了,群眾生活越加幸福甜蜜。

2016年成功脫貧的菖蒲塘村46歲建檔立卡戶梁立成感嘆道:“日子一年一個變化,生活更加有奔頭了!”,68歲的丁青青又興致勃勃地選育他的獼猴桃新品種,69歲的王安全還在進行柑橘、柚子等水果新品種實驗。大家打心底裡感恩總書記、感恩黨、感恩國家、感恩精準扶貧好政策。

這樣的變化不僅發生在菖蒲塘村,鳳凰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全縣有186個貧困村、貧困戶2.4萬戶,貧困人口9.8萬人,臘爾山片區、山江片區屬中高海拔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近年來,通過實施精準扶貧政策,全縣18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全縣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6.59%下降至2019年的0.76%。一片片荒山開發成產業園,一條條淤泥小道硬化成水泥路,一棟棟危房經過危改改建成新房,全縣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大幅提升,鳳凰城鄉處處擎描著一幅幅波瀾壯闊的鉅變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

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有使命,去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紮根人民,挖掘素材,提煉故事,推介經驗,用自己手中的筆頭和鏡頭,去記錄好脫貧攻堅的各地故事,去繪寫好脫貧攻堅的各地精彩篇章,去描摹好這幅波瀾壯闊的歷史巨卷,用青春之筆,奮寫時代之歌,共同抒寫好我們的偉大時代。(文/唐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