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新式"啃老"正在流行:對父母寬宏大量,卻要求公婆過分付出

有一種新式"啃老"正在流行:對父母寬宏大量,卻要求公婆過分付出

前幾天有個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來這邊出差,就來家裡坐了一會兒,聊了一會天,沒聊別的,盡聽她一通抱怨了。

她說:公婆明明很有錢,但是孩子需要上一個興趣班,卻只願意拿1萬塊錢,連3分之一都不到。

我就問她:“你公公婆婆都給你拿錢了,你還抱怨什麼呢?有的是人家有錢也不願意出!

有一種新式

朋友卻理所當然的說:“誰讓他們是我老公的父母呢,作為公婆就應該出錢,況且是花在他孫子身上。”

我又問到:“那你父母出錢了嗎?”

朋友對我的問題很是詫異,直接說到:“我父母是嫁女兒的,我嫁到他們家,自然應該他們出錢了,關我父母什麼事兒?”

無語凝噎……朋友的想法,我真的不敢苟同,可是在我們的身邊,有這種想法的女人還不在少數。

有一種新式

在婚姻中,強調男女平等,一起賺錢養家、一起承擔家務、過年過節給雙方父母準備的禮品、紅包要一樣多,甚至過年都是兩邊老人輪著來,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只要雙方樂意就行。

但是女人在雙方父母的索取上可就不一樣了。自己有了困難,都會去找公婆索要幫助,還覺得這是應該的事情,而自己的父母呢?根本不會有任何的要求。

就算男人有了不滿,女人直接一句話“我是嫁到你們家”,直接就堵住了男人的嘴,在這樣的情況下,男人自然沒有了任何反駁的語言。

有一種新式

對父母寬宏大量,卻要求公婆過分付出。這種新式"啃老"正在流行。

在很多女士心中,母親和婆婆的身份是天壤之別,對待同一件事情的容忍度也會不同。

對於自己的母親,哪怕是做錯了事情,也不至於成為仇人,就算當時會有爭吵,過不了一會,母女也就和好了。

有一種新式

可是兒媳跟婆婆之間的關係,就沒有這麼好相處了。因為雞毛蒜皮的一點小事、一句不合時宜的話,都會激化婆媳矛盾,也很難化解,只會越來越深,甚至像仇人一般。

很多女人就是堅定的認為:自己嫁到婆家,公婆自然應該幫助他們,不管是買房,買車,還是幫忙帶孩子,這些都是公婆應該做的事情。

有一種新式

只要公婆在這些方面做得不好,或者是有所保留的話,那就會感到不滿。

但是,對於公婆的一味索取,放在父母身上,就完全不會存在了,對自己的父母剩下的都是寬宏大量

就拿帶孩子、給孩子花錢來說:

公婆帶1年,一直感覺到理所應當的,但是如果公婆突然有事,比如出門旅遊,就會不停的抱怨“怎麼這麼不懂事,只顧著自己出去玩,家裡的孩子誰帶啊?”

有一種新式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麻煩自己的母親,還得大包小包的給自己父母送禮、送錢,雖然女人沒有對自己的父母啃老,但直接讓老公成為了啃老一族。

事實上,現在兄弟姐妹少,夫妻兩個要兩頭養老,既然以後的付出是一樣的,那麼在對待雙方的父母時,也應該都做到寬宏大量。畢竟,父母養育了自己,有了能力自然應該報恩父母。但是公婆也養育了老公,同樣應該報恩的。

有一種新式

公婆幫助了自己,也是一份恩情,而不是虧欠,這份恩情也是需要還的。

與公婆更好的相處,對於女性來說,是一門必修課,畢竟誰也不想因此而讓自己的老公為難。這就需要我們女性做到兩點:

1.從心底剔除對公婆的不滿,不求把他們當做自己的爹媽孝敬,但是要尊重和理解。

有一種新式

2.學會溝通和表達。不要把自己的一些情緒、偏見摻雜在對話中,有事情解決事情,學會說話,溝通起來會更加順暢。

翠娥er推薦大家讀一本書,叫做《溝通的藝術》,位列網絡投票婆媳相處十大書籍的榜首。

有一種新式

這套書其實一共有5本,說是處理婆媳關係的書籍,那有點降低了他的檔次,其實他更是一套適用於

職場、生活、婆媳、兩性關係交往的一套書,在這兒,你能學會怎麼說話,如何回話,讓你跟任何人都能聊得來。

有一種新式

一句恰到好處的話,會改變你的命運。這套書幫你列出了各種溝通、對話的要點,以及實用的技巧,讓我們說話說到別人心窩子裡去。5本書68塊錢

,平均一本十幾塊,也就是我們的一杯奶茶錢,卻能夠換來和諧的婆媳關係、幸福的婚姻,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升職加薪,我們為什麼不試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