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的商業化 | 新材料(微孔塑料)大師樸哲範

樸哲範(Chul B. Park)教授是加拿大微孔塑料領域首席科學家,現任多倫多大學機械及工業工程系教授,兼任多倫多大學微孔塑料製造實驗室主任和微孔塑料產業化應用中心主任。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外籍院士,同時也是AAAS、SPE、ASME、EIC及CSME等專業協會成員。於2014年加入德稻,成為德稻新材料(微孔塑料)大師。

新材料的商業化 | 新材料(微孔塑料)大師樸哲範

德稻新材料(微孔塑料)大師樸哲範(Chul B. Park)

教授在超臨界二氧化碳聚合物發泡機理及應用研究方面取得世界領先的成果,是高分子泡沫材料領域的國際領軍人物,發表論文900餘篇,其中期刊論文300篇,書籍3本,h指數59。教授還擔任《Journal of Cellular Plastics》的主編,《Cellular Polymers》和《Advances in Polymer Technology》等期刊的顧問和編委,國際聚合物加工學會 (PPS)泡沫分會組織主席等職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塑料發泡技術、發泡機理研究、發泡計算機模擬、隔音發泡材料製備、生物可降解發泡以及環境友好型發泡劑、先進製造和材料工程、熱學與流體科學工程等領域。

【超臨界流體-聚合物發泡及加工技術創始人】

樸哲範教授在國際上聲譽卓著,是超臨界流體-聚合物發泡及加工技術創始人。2012年入選國家外國專家局和教育部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計劃 (111計劃),承擔了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研究項目“高性能多功能高分子泡沫材料和製品先進製備技術及機理研究”,並參與2項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樸哲範教授已經發明瞭許多發泡技術(至今已有20項美國和國際專利),併成功地將這些技術轉讓給各種工業公司。他的微蜂窩技術已經獲得了全球700多家工業公司的許可。在“細胞和微細胞塑料聯盟”(CCMCP)的倡議下,教授所在園區吸引了超過35家國內外公司。CCMCP成立於2003年,目前擁有20多家成員公司。他已經成功地將新的泡沫技術轉移到加拿大和世界各地的許多行業。

【新材料的商業價值】

樸哲範教授是泡沫塑料的創新高性價比技術開發者,在各種泡沫工藝的諮詢和研究合同中廣泛參與各種工業項目,包括微孔加工,惰性氣體注射加工,旋轉泡沫模塑,木纖維複合材料和開孔泡沫。

自1993年以來,他指導了多倫多大學的微孔塑料製造實驗室,並參與了微孔發泡概念的開創性工作。該實驗室被公認為世界上用於研究和開發微孔塑料泡沫的領先設施。

樸哲範教授一直致力於該領域的創新研究,並且大師表明,微蜂窩汽車零部件的成功生產可能對工業產生重大影響。例如,金屬部件可以用塑料部件代替,從而減輕重量; 微孔泡沫的引入可以進一步減少部件重量,以及生產和運營成本。減輕這些重量也有助於提高燃油經濟性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十多年來,他領導了蜂窩和微孔塑料(CCMCP)聯盟,擁有來自加拿大和世界各地的20多家工業贊助商。該聯盟開發了最先進的塑料發泡製造工藝和生產技術,已被眾多公司廣泛採用。

【榮譽與獎項】

2014年,熱塑性材料和泡沫領域傑出成就獎,美國塑料工程師協會(SPE)。

2013年,KOFST 獎 – AKCSE最傑出工程師(榮獲該獎之第一人) 韓國科學技術團體總聯合會(KOFST)。

2013年,K. Y. Lo 獎章,加拿大工程研究院(EIC)。

2012年, M•尤金商人制造獎章,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製造工程師協會。

2012年,最佳論文獎,SPE ANTEC,熱塑性材料和泡沫領域。

2012年,C.N.唐寧獎,加拿大機械工程學會。

2010年,最佳作品獎,日本拓普康泡沫。

2010年,Julian C Smith獎章,加拿大工程研究院(EIC)。

2009年,P•恩格工程獎章 – 研究與開發,安大略專業工程師協會。

【專利】

1992年,“利用超臨界媒介起泡的微蜂窩熱塑性材料”,美國專利號5158986,10月。

1994年,“超級微蜂窩泡沫材料” 美國專利號5334356, 8月。

1997年,“利用超臨界媒介起泡的微蜂窩熱塑性材料”,日本專利號2625576,4月。

1999年,“超級微蜂窩泡沫材料”加拿大專利號CA 2107355,7月。

2000年,“微蜂窩和超級微蜂窩泡沫材料的連續處理工藝”,美國專利號6051174,4月。

【工作經歷】

2009年至2016年,加拿大微蜂窩塑料科研教授(一級),多倫多大學。

2002年至2009年,加拿大高級高分子加工技術科研教授(一級),多倫多大學。

2000年至今,教授,多倫多大學。

1998年至2003年,工程科學院機械系統選擇系主任,多倫多大學。

【德稻大師全球協作工作室介紹】

匯聚全球數百位行業大師智慧,近十年的考察、磨礪、思考、行動,新臉譜通過行業智慧的協同效應抓準痛點,讓企業與全球大師無縫連接。

以創新思維及專業技術為主的教學模式,行業全局視角下的企業諮詢,戰略驅動下的設計服務,精準覆蓋企業商業發展的各個環節,並以定製化內容滿足不同商業場景需求,為中國企業提供大師級的行業解決方案。突破企業發展瓶頸,助力創新升級。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

本公眾號所發佈的所有原創內容未經“德稻集群”合法授權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

違反聲明者,我司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如需轉載本文,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