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同時查出胃癌!胃癌真的會傳染?非也,但導致癌症的幽門螺旋桿菌卻可以直接傳染

來源:南京晨報喬醫生


胃癌是我國最主要的消化道腫瘤之一。據估計,2015年全國胃癌新發病例40.3萬例,佔全部癌症發病的10.6%,居發病癌譜第二位。估計胃癌死亡病例29.09萬例,佔全部癌症死亡的12.45%,居癌症死亡譜的第三位。


胃癌這麼可怕啊,那它會傳染嗎?


會的會的,新聞上不是說了嗎,有一家三口都得胃癌的……


那麼真相究竟如何呢?


首先,我們來聊聊胃癌和它不得不說的故事


是的,說到胃癌,就不得不提鼎鼎大名的“幽門螺旋桿菌”簡稱Hp。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微小的細菌,20個菌相當於頭髮絲粗細。呈現典型的螺旋狀或弧形,頭部鈍圓,像個小棒槌,頭頂有幾根鞭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幽門螺旋桿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細菌之一,我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約60%。


目前研究顯示,Hp是人類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的致病因素,而消化性潰瘍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疾病;


Hp是人類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而慢性胃炎會常常令患者感到肚子不舒服;


常年不受控制的Hp感染,還可能導致胃癌或胃淋巴瘤的發生……


所以,1994年,Hp被國際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確定為Ⅰ類致癌因子!


這樣看來,Hp似乎是個“壞”細菌!


它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包括共用餐具、家長將咀嚼後的食物餵給嬰幼兒、食物未充分清洗煮熟、上完廁所不洗手就吃東西或抹嘴巴等。


另外,大家,特別是年輕人要注意了,接吻也可能會傳播幽門螺旋桿菌,小編建議大家最好刷完牙再親親,你好我好大家好。


Hp感染後幾乎100%都會出現胃黏膜組織學上的炎症,其中10%存在消化不良症狀,10-20%出現消化性潰瘍,1-3%的患者將發展為胃癌。我們可以看到,胃炎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的第一個症狀

。若是不加以抑制,它會更加的變本加厲,一直髮展成了治療難度非常大的胃癌。


所以,胃癌並不能傳染,而導致癌症的幽門螺旋桿菌卻可以直接傳染


哦,原來都是幽門螺旋桿菌在作怪。那為了讓它日後不釀大禍,平時提防一下是絕對必要的!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呢?


感染幽門螺桿菌後,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只有少部分人會出現異常口臭、消化不良以及上腹脹痛等異常反應。


目前醫院檢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方法一:做胃鏡

只有40歲以上的男性抽菸患者,有胃癌家族史,或有胃癌早期症狀的患者,醫生才會更傾向於讓患者做胃鏡。

否則,更適用第二種檢測方法。


方法二:呼氣試驗

呼氣試驗就是通過採集患者呼出的氣體,分析氣體成分,從而診斷疾病。

診斷前,患者需要空腹至少2小時,然後口服一粒膠囊,30分鐘後吹氣、採集,2-5分鐘就可知道結果。


一家三口同時查出胃癌!胃癌真的會傳染?非也,但導致癌症的幽門螺旋桿菌卻可以直接傳染


確定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要不要將它趕盡殺絕呢?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不一定意味著將要患胃癌。因此,並不是所有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人都需要治療。如果HP和你相處的相安無事,你也沒什麼胃部不適症狀,胃鏡顯示也沒啥毛病,壓根不需要治。只需要在生活中注意飲食、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即可。


這4類人必須要根治


❶ 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❷ 慢性胃炎伴粘膜萎縮或糜爛患者;

❸ 患有胃癌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加大患胃癌的風險;

❹ 有MALT淋巴瘤患者。


這7類人可以考慮根除


❶ 有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的人;

❷ 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❸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❹ 有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病的人;

❺ 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的人;

❻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人;

❼ 還有就是如果你強烈要求根除我,醫生也會遵從你的意願。反正你們沒事就吃抗生素,對可以鍛煉出我們的耐藥性!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多是由於“病從口入”。因此,注意個人衛生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方面,要注意飲食衛生,餐桌上配公筷或公勺,實行分餐制。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應及時規範治療,避免傳染給家人或朋友。


#健康過五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