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滴血的紀律:掌握多少紀律,掌握多少財富

在股市裡,每個炒股高手,都有這樣的類似經歷,那就是花很多的時間去研究大盤和各種技術理論,認為這樣可以賺錢。但是其實這隻會讓自己不斷退步。在不懂技術的時候,選股大部分是依靠行業報道和分析。學炒股會技術分析之後則只看技術圖,但實際上這對自己的操作沒有很大的幫助。

中國股市滴血的紀律:掌握多少紀律,掌握多少財富

“炒股”,一般指A股。A股,是典型的散戶市場。散戶市場有兩個特點:

1. 市場參與者的平均理性程度,較低。

2. 群體的理性程度,低於市場參與者的平均理性程度。

這也是高手的利潤來源。

中國文化太過博大精深。加上市場上有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高手和“偽高手”,就搞出來一套似是而非的東西。本著正本清源的態度,這裡就從理性的角度分析一下,高手的原理

供根據求關係。當基本價值未發生變化時,一個物品的價格越高,需求就會降低,供應就會增加。按理說,股票上漲,買壓就會降低,賣壓就會增加。但事實是這樣的嗎?

如果人都是理性的,這麼說是沒錯的。

但在散戶市場這是不成立的,而且恰恰相反。由於慣性思維

羊群效應的存在,漲了看漲,跌了看跌,買在高位,賣在低位。牛市的時候,股票毫無疑問在高位,但滿大街都是討論股票的。熊市的時候,股票毫無疑問在低位,但股票是無人問津的。

這裡提到兩點:

1. 慣性思維

慣性思維,其實是人的一種學習能力。我吃一顆糖,好吃。我就“學習”到了,明白了糖是好吃的。當我再去吃下一顆糖時,我的預期也是好吃(實際上也是好吃)。這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大多數時候,我們去做一件事,物理世界給我們的反饋會是相同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股票漲的時候,我們會“本能”的認為,它會繼續漲。這是符合人的認知曲線的。問題在於投資這件事,其實我們每次遇到它的時候,條件變化了。股票漲了以後,它已經“漲”過了,從供求關係上,它向下的壓力會更大。

如果我們還是“機械”地去學習“漲了”,或者“跌了”,並任由人的“本能”去放大這種感受,我們就慣性思維了。

2. 羊群效應

中國股市滴血的紀律:掌握多少紀律,掌握多少財富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環境會深深的影響一個人。

大多數人都活在一個基本假設裡,“我們周圍的人”都是親近而友善的。這是人類社會構建的基礎。你是一箇中國人,就是中國人的思維。你是一個穆斯林,就是一個穆斯林的思維。有的時候,也會有異類。但絕大多數人,是逃不出這一“囚籠”的。

這一假設往往融入了本能,當它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未必能得到理性的糾正。比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除此之外,愚蠢是可以傳染的,瘋狂也是可以傳染的。人在群體中,受了感情的情愫。還特別容易自我感動。彷佛愚蠢和瘋狂是在追逐一種絕對的正義。

當這種瘋狂膨脹的肆無忌憚到頂峰的時候,絕大多數理性的個體都可以被吞噬,變得不人不鬼,因為他無法揹負對抗社會輿論的壓力。要了解人,一定要讀歷史。從歷史中,方能感受人群的瘋狂。

如果能理解你的對手盤搞過義和團,發動過某革,你就能明白一點,不要被他們綁架,但也不要輕易“做空”。和傻子站在一起,你早晚會死。和瘋子做對手盤,你可能死的更快。

除非你的成長環境和常人不同,否則你剛進入市場時,一定首先是一種“散戶心態”。“散戶心態”其實就是一個社會中的正常人去認識事物的方式。

散戶心態和資金量是沒關係的。所以你是“散戶心態”,你應該高興,說明你是一個正常人。

這種心態,大多數人是差不多的。進入市場後的行為也是趨同的。 所以少數人(老鳥),可以對大多數沒有意識的個體,進行驅使。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在任何一個點位,買入賣出的人應該基本上是一半一半,差不多的。但如果去調查,特別在關鍵位置,大多數人的行為是趨同的。只有少數人反向做。

市場的最高點,基本上也是持倉人數最多的。

所以,市場永遠是少數人賺了大多數人的錢。

例如每次大跌的時候,最後的感覺彷佛每個人都虧了錢。但真相是,大多數人虧了錢,少數人賺了錢。但少數賺錢的人,都賺了很多很多錢

。但因為人數少,他們的聲音就沒有虧錢者來得大(這也是他們所期望的)。

股市大跌時,媒體經常危言聳聽,兩市市值又蒸發了多少多少。

其實這是一個陷阱。市值從來就不代表真正的資金。其實很多所謂的繁榮,必須看清背後的資金,才能明白這個遊戲是個什麼套路。對任何一個經濟現象,有心人去追溯一下資金的流動,會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

做投資,不能停留在概念上。任何一個概念的立足,都是有條件的。如果對概念的理解點到為止,概念就會成為別人矇蔽你的道具。

高手與普通散戶的具體區別有這麼五個方面:

一是高手要追的是確定無疑的漲勢,要殺的是明白無誤的跌勢。而許多普通散戶自以為看的明白,在認為漲跌之前就行動,往往是錯誤的。

二是高手在行情不確定和跌勢時選擇絕對的空倉觀望,不急於操作,趨勢明朗快速進場。而許多普通散戶頻繁操作,不斷的有損失,碰上兇狠的主力,損失就更大了。

三是高手善於空倉,空倉時間大大多於持倉時間。而普通散戶基本天天滿倉,一天不滿倉就不舒服,晚上就睡不好覺,第二天又急急忙忙滿倉,好象一不滿倉就會失去賺大錢的機會。

四是高手善於等待再等待。等待大機會的光臨,然後全力出擊,而普通散戶沒有等待,不浪費時間,天天耕耘。一天不動便手癢難捱,投機至上的原則深入骨髓之中,隨波逐流成為習慣行為,一有風吹草動便不能自持。

五是高手看盤的水平比普通散戶要高,出錯的幾率比普通散戶要少。而且修正錯誤的反應速度要比普通散戶快,不是絕對不出錯,錯了也不找藉口。

這五個問題都顯示一般散戶技術和心態的功力還不到家。要解決這些問題,唯有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思考、思考、再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打造自己股海制勝的心態。

而真正的炒股高手,都是具備以下這幾個條件的

中國股市滴血的紀律:掌握多少紀律,掌握多少財富

(1)、真正的高手是有理想有目標的人

股市裡就分兩種人,一種是有嚴格計劃目標的人,這種人假以時日,都能成為高手,因為他們有人生的目標,勝不驕,敗不餒,直到成功的實現自己的目標;一種人是存在僥倖心理想賺大錢的人,這樣的人最後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失敗,這種人時賺時賠,賺不知所以賺,賠不知所以賠,等於賭博.沒有不輸的道理。

(2)、技術高手不是真正的高手

技術分析、基本分析都是分析,既然是分析,就有可能分析錯誤,市場上還沒有出現一個萬能的分析指標,也沒有出現一個萬能的分析師,更沒有一個萬能的理論,現在不會出,一千年以後也不會出。

(3)、衡量高手的標準是實踐

不要認為那些分析師,還有推薦股票一推就漲的那些人就是高手。事情往往就是敢推薦的不敢買,這就是紙上談兵的心理因素在作怪。炒股不只是技術分析、基本分析就能解決的,更重要的是心理分析。心理有崩潰了,技術分析、基本分析還有用嗎?

有自己的主張,聽這個也好,那個也好,最後不只那個好,什麼都用,什麼都用不好,只有迷糊虧損。

炒股高手滴血總結3條規律

中國股市滴血的紀律:掌握多少紀律,掌握多少財富

(1)將複雜的操作過程分解就會變簡單

一個完整的投資過程是很複雜的,將複雜的東西進行分解就會變的非常簡單。就把投資過程分為五個環節:買什麼、買多少、何時買、何時止盈、何時止損。對於這方面不懂的朋友可與我成為好友,我的寇是2肆七叄53六叄五7將上述問題一一進行研究和解決,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理論根據,然後再讓它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自然就可成為投資高手。針對這五個環節,在每一次操作之前,學員都要按照上述環節寫好操作計劃,事先想到各種情況和應對方案,這樣就不會臨時抱佛腳,一切均在掌握之中。

(2)盈利模式是投資人追求的終極目標

很多人在股市取得過成績,但卻疲於奔命,吃了上頓沒下頓,不知道未來的盈利從何而來。要想輕鬆投資,成為股壇常青樹,唯有形成盈利模式,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創造出資本市場的奇蹟。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未必適合我們每一個人,但他長達幾十年都在使用同樣的盈利模式這一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巴菲特創造的財富巨大,但他卻非常輕鬆,也沒有設立龐大的研究團隊,完全是因為他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式,他要做的就是簡單複製盈利模式,讓盈利模式為自己賺錢。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式才是一個投資人成熟的標誌,也是投資人追求的終極目標。

(3)掌握多少規律,掌握多少財富

雖然每個成功的投資者投資之道不盡相同,但無疑所有的成功投資者都是順應了某些市場的規律。掌握多少股市的規律,掌握多少財富。所以對市場規律的探索成功的人從來都是不遺餘力,先後有了“趨勢研判理論”、“分時研判理論”“事件驅動理論”,正是這三大理論,才成就了成功者。也希望所有的投資者也像巴菲特一樣,先探索規律,再去實戰操作,先追求智慧,再追求財富。

最後散戶不要羨慕高手,高手也不過是“無他,唯手熟爾。”記住“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天下成功者的道路上灑滿的是汗水和心血,成功的唯一捷徑是勤奮,天道酬勤,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付出別人幾倍的精力,瞄準高手這個目標,不斷向高手邁進,就一定能成為高手。

無論做什麼,想要成為高手,你僅僅喜歡做還才行,要熱愛,喜歡僅僅是感興趣,而熱愛是有很深的情感。比如炒股,如果你不熱愛炒股,而只是追求金錢,那麼你很快就會發現炒股是多麼的單調無趣,而且錢來得也遠不如你想像的容易。你很快就會因虧損而失去信心。著名炒家傑西力物莫說的,“炒股是極其艱難的行業,想在這一行中立足,你或者全心投入,或者很快就從這一行消失。”只有熱愛炒股才能全心投入,才能專心致志,你才可能成為高手。

炒股的人千千萬萬,你要做得比他們更好,你如果只是正常的做八個小時,那隻會是普通中的一員。要想比普通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只有依靠八小時以外的努力,我的觀點“要想做事出成就,八個小時遠不夠”,勤奮是你通向高手的唯一道路,當然要方向正確,否則“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自己對邁向高手的一點認識,意在鼓勵散戶只有,努力就能成為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