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斯大林累垮羅斯福

1944年,法西斯德國敗局已定,英、美、蘇各國軍隊在多條戰線上取得重大戰果。為了研究如何處理戰後一系列遺留問題,特別是如何處理戰敗國——德國,三國手腦再次舉行最高會晤。

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身體狀況不佳。因此羅斯福提出,會晤是不是可以定在1945年春,那是天氣暖和多身體好。

老謀深算的斯大林早已瞭解羅斯福的病情,在羅斯福這種身體狀態下,是無法與一個體魄強健的對手較量的。於是斯大林電告羅斯福:由於形勢發展極速,一系列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因此會晤不能拖延。

無奈之下,羅斯福只好同意。但他提出,因為健康原因只能坐船去開會,希望會談地點不要太遠。另外開會地點氣候能溫暖一些,對自己身體有利。

斯大林則拒絕去任何蘇聯以外的地方,並具體提出黑海邊上的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小鎮舉行。

經過討價還價羅斯福還是拖著病體,前往冰天雪地的雅爾塔。

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達到雅爾塔後,無休無止的會晤開始了,日程安排極為緊張,還有大量的宴會、酒會、晚會,這使得羅斯福疲憊不堪。談判中體力不支的羅斯福爭辯不過斯大林,最後不得不按蘇聯的意思草草簽訂了協議。

美國人強力批評《雅爾塔協議》對蘇聯的妥協是對美國利益背叛,沒多久虛弱的羅斯福在譴責聲中去世了。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說過,政治的較量到了最後就是身體的較量、意志的較量。優秀的政治家善於充分利用和強化對手在身體上、意志上的劣勢,從而使自己在較量中輕易地擊敗對手。

以逸待勞——斯大林累垮羅斯福

以逸待勞——斯大林累垮羅斯福

以逸待勞——斯大林累垮羅斯福

以逸待勞——斯大林累垮羅斯福

以逸待勞——斯大林累垮羅斯福

以逸待勞——斯大林累垮羅斯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