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重回亞洲首富的身份,這是一個股價決定身價的時代

馬雲重回亞洲首富的身份,這是一個股價決定身價的時代

根據新浪財經的報道,10日,由於國際油價下跌,這個掌握印度能源命脈的資本大鱷穆克什-安巴尼的身價縮水,中國首富馬雲重回亞洲首富的位置

這個馬雲成為中國企業家的代名詞,他以獨特而長遠的視覺眼光而著稱,投資不被人看好的阿里雲,合夥人感到不理解,一度認為王堅是一個“大騙子”,可最終阿里雲這一雲計算領域的新星閃耀問世。“千里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某種程度上是馬雲成就了王堅,王堅回饋給馬雲,回饋給世界一個阿里雲。

讓世界沒有難做的生意是馬雲的理念,馬雲同時也是鄉村教師公益項目的公益大使,在公益方面也身先士卒。

馬雲的成長經歷也是值得我們創業者以及大學生青年所學習,他所傳達的創業者精神也值得我們去傳承。

笨小孩也可以成為精英——三分天註定, 七分靠打拼

和大部分互聯網精英不一樣,馬雲從小就 不屬於學習頂尖的那群人。馬雲稱自己腦子笨, 從小功課就不好,數學考過 1 分,只有英語特 別好。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連小學、中 學都是三四流的。所以,馬雲一直對員工說, 如果光看IQ,世界上70%的人都可以獲得成 功! 他曾經在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時表示,他和弟弟去求職時去了肯德基、超市等,但是弟弟被錄取了,他卻是處處碰壁,但是他沒有放棄自己成功的信念,愈挫愈勇,愈敗愈戰,多次求職的失敗並沒有打擊自己的自信心。他是創業的巨人,對著未來充滿希望、充滿信心,這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不要因為自己的起點而否定自己,天分只是三分,還有7成的概率我們能夠衝破牢籠,去向更為廣闊的明天。

馬雲重回亞洲首富的身份,這是一個股價決定身價的時代

馬雲的成功史---需要獨特的商業眼光和戰略思維

12年前,杭州西部一個普通的 居民小區裡,包括馬雲在內的十幾個 人以你1萬我2萬的方式湊足了50萬, 這即是後來的阿里巴巴發家的本 錢。當時,員工只拿幾百元的工資, 幾個人住在一間毛坯房裡,每天吃6 塊錢的盒飯,後來降到了4元,錢還是不夠用。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還 是走到了發不出工資的地步。 只有融資才是好出路。但馬 雲有自己的底限,絕不交出公司的控 制權,為此他拒絕了將近40家風投, 直至蔡崇信的到來,蔡崇信拋棄了 年薪近百萬美元的瑞典AB風險投 資集團亞洲部總裁的職位,進來後 憑藉其關係融到了高盛500萬美元, 阿里巴巴的股權也從此開始被稀 釋。也就是在這次融資時,馬雲提出 了那句“投資者只是孃舅,客戶才是 父母”的名言。在之後的多個場合, 馬雲均表達過相同的意思,“你要買 我股份沒問題,但一定要我來掌控 這家公司,否則的話我不需要你這 樣的投資”,還有“永遠不能有任何 人控股這家公司”。

馬雲重回亞洲首富的身份,這是一個股價決定身價的時代

高盛似乎是阿里好運的開始, 因為不久後馬雲就遇到了軟銀集團 董事長兼總裁孫正義,他在2000年 向阿里巴巴注資2 000萬美元,2004 年更是由其主導再次向阿里巴巴 注資8 200萬美元,獲取了阿里巴巴 20%的股份。正是這2 000萬美元救 了阿里巴巴,幫馬雲度過了互聯網寒 冬。2000年底,互聯網泡沫破裂,業 內一片哀號,但馬雲卻手握2 500萬 美元在四處擴張。重要的不是這 筆資金讓阿里巴巴在寒冬中依然能 嘗試走出去,而是讓馬雲創立的B2B 信息免費共享模式始終屹立不倒。 後來這一模式也成為淘寶創立的復 制樣本。 2003年,一場SARS疫情撲面而 來,企業間正常貿易和人們的日常 消費活動陷入困境,馬雲和孫正義 都感覺到互聯網格局將迎來一場變 革。同年,淘寶網和支付寶誕生。 2004年,馬雲與孫正義會師東 京,回國時拿到了孫正義8 200萬美 元的融資。此時,馬雲及其創業團隊 仍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佔 47%股份,軟銀約佔30%。 回來後馬雲馬上宣佈投入1 億元打造淘寶網。但這次,阿里巴 巴遇到了對手,國際C2C巨頭eBay 網。而淘寶網再次使用B2B業務模 式,推行免費政策。兩年的燒錢大 戰後仍不見勝負,阿里巴巴宣佈投 入10億元人民幣,再免費三年,並 號召eBay取消收費。四年後,淘寶 大獲全勝。eBay敗走中國,雅虎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