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稀釋、天使投資,這些融資時遇到的詞語你真的瞭解嗎?

相信剛剛進行創業的小白在融資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有價證券、銀行信貸、委託貸款、天使投資等一些和融資相關的詞語。剛開始接觸這些詞語,如果你沒有經濟或金融等相關的學科背景,你是很難理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瞭解一下股權稀釋、天使投資這兩個詞語。


股權稀釋、天使投資,這些融資時遇到的詞語你真的瞭解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企業在融資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股權稀釋”這樣的詞語,我們接觸的多數創業者都對這個內容都瞭解地不甚清楚。那麼什麼是股權稀釋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是企業增發股份,導致老股東手裡的股份佔比降低,股權被稀釋的情況。

  舉例來講,某股東在A輪時擁有企業的絕對控制權,持股比例達80%,但是到F輪融資,他的持股比例降到了35%,由A到F輪,每個階段的股份都在被稀釋。但這樣的稀釋並非壞事,在A輪時,儘管擁有80%的股權,價值卻只有1000萬,而到F輪,已經翻了17倍,達到3.4億。

  可以說,企業只要向外融資,必然要經歷股權稀釋的過程,因為企業的盤子只有那麼大,你要讓出一塊給別人,自己的比例必然變小。


股權稀釋、天使投資,這些融資時遇到的詞語你真的瞭解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二是當企業由於分段投資的策略再追加投資時,後期投資者的股票價格低於前期投資者,或產生配股、轉增紅股而沒有相應的資產注入時,前期投資者的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值被稀釋了,這種情況也叫股權稀釋。

  舉例來講,某股東F輪融資,估值後的金額達到了10億,他一直持有一定數量的股權,但是每融一輪資,每股價都在下降,假定此股東一直不變股數,隨著公司發展,他的投資就被貶值了。

總的來說,企業在融資擴大的過程中,都會進行股權稀釋。合理地進行股權稀釋,可以實現股東與企業的雙贏。但是,增發股份,也可能將創業者淘汰出局,隨著股份的稀釋,創業著會逐漸失去絕對控制權,一旦引資配股過多,就會失去控制權。對於第二種情況,一般只會會導致老股東資本的貶值。


股權稀釋、天使投資,這些融資時遇到的詞語你真的瞭解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講完了股權稀釋,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天使投資。

  天使投資是權益資本投資的一種形式,指具有一定淨財富的個人或者機構,對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初創企業進行早期的直接投資,屬於一種自發而又分散的民間投資方式。所謂的天使投資是一種概念,所有有閒錢願意做主業外投資的公司或個人都可以叫天使投資者,他們更多參與早期容易參與的項目,但天使也是要求回報的,也就是股份,他出多少錢,你讓出多少股份。

  天使輪項目,一般國內較多會集在10%~20%,很少在30%以上。如果項目的創始人比較自信,一般不肯出讓太多,也就是不會超越20%。天使輪的價值,首要不是計較於細碎的佔股份額,而是依託天使投資人的人脈、能力、專業知識,一同把公司下一步的戰略目標、施行方案及下一輪融資方案敲定。天使輪的創始人,如果把股份出讓太多,使投資人佔股過高的話,會直接影響A輪甚至B、C輪後續融資的作用。所以最好在融資前期就要規劃好,公司未來3年一共需求幾輪融資,每輪大約需求出讓多少份額。根據行業規律發現,A輪過後,創始人佔股不要低於51%,不然容易失掉努力工作的動力,同時也是為了留一些股份空間,給下一輪進來的投資者。

  《寤言二遷都建藩議》中有言"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作為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要做到運籌帷幄,心中有數,可以在做商業計劃書的階段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同時梳理好自己的發展規劃。只有自己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才能保證自己不被淘汰出局。

如果您有項目融資、編寫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計劃書等相關問題,可以私信Z博士,Z博士可免費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