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學區房,家長不能承受之痛!長春新政下學區房未來會降溫嗎?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我們很可能是最焦慮的一代父母。

現如今,打開微博、微信,談到育兒,滿屏都是各種焦慮~

再談到教育,滿滿的焦慮感更是隔著屏幕就嚇退了好多沒孩子的人~~

說到焦慮難免說到買房這個事兒,說到買房,學區房無疑是現在被炒的火熱的話題之一,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都會選擇購買學區房。

學區房,顧名思義。就是你在這個學區內有一套房子的話,那你的孩子就能夠就近就讀於這個區域內的學校,因為並不是每一個區域內的每一所學校都是重點學校。所以,這就造成了,很多家長為了好學校的就讀名額不得不購買學區內的房子。這就是學區房的由來。

昂貴學區房,家長不能承受之痛!長春新政下學區房未來會降溫嗎?

昂貴的學區房,家長不能承受之痛

工作日早起送孩子上學,再去上班,是現代城市家長最常見的生活日常。為了節省時間,一些家長選擇在學校附近買房或租房,但隨著孩子升學,居住地一換再換,讓家長身心俱疲。

最近一位家長就在抱怨,孩子明年面臨小升初,現在小區附近的中學師資質量較弱,而她和丈夫暫時選定的“多校劃片”內的一所初中距離現住地較遠,為了孩子上學方便他們可能會換房子,但該初中附近的小區居住環境較差,這位家長說,孩子的教育固然要緊,可是因為孩子上學讓家庭的生活“降級”,到底值不值得?

這位家長是千千萬萬被孩子教育問題煩惱的家長中的一個,學區房不是一勞永逸的東西,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家長可能要歷經多次換房,“孟母三遷”的故事在現代社會中持續上演,為了孩子捨棄原有的高品質生活,這樣的現狀比比皆是。

昂貴學區房,家長不能承受之痛!長春新政下學區房未來會降溫嗎?

有一種教育,叫一切為了孩子,從小到大事無鉅細,他們為孩子準備好一切,希望孩子一生順遂不必遭受磨難。

當然,學區房是眾多準備中的重中之重。

不少家長在置換學區房的時候,不約而同的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他們同時也得了莫大的到安慰。

比如,八卦小編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位博主在博客中發文說,一位身家千萬的上海富翁,放棄了950W的舒服大房子,置換了一套27.5㎡的學區老破小和一套60㎡的容身之所。結果,一家五口,擠在一起,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2㎡。

一朝置換學區,徹底回到解放前。

心裡苦嗎?當然苦!付出的代價大嗎?當然大!

認為值得嗎?也許還是會點頭。都是為了孩子嘛。

也許這就是中產階級對於學區房的執著,而給孩子的教育投資,也是學區房涼不了的原因。

在長春,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寧住朝陽小破房,不住淨月大別墅”。啥意思呢?關注學校的家長肯定明白啥意思,朝陽區雖然老房子很多,但近些年房價確一點不低,那又為何老房子房價如此“猖狂”呢?只因朝陽區有一眾名校,(師大附小、一實驗等等),過硬的教育資源加上學區房的存在必然房價高。

昂貴學區房,家長不能承受之痛!長春新政下學區房未來會降溫嗎?


學區房未來會“降溫”嗎?

自從新政策下發後,“多校劃片”這一政策讓更多的家長們對於“老破小”學區房開始趨於理智。隨著學區房問題的不斷暴露,家長們天價買“老破小”學區房到底值不值還得深入探討。

學校少,也是致使學區房“升溫”的主要因素。

但是這幾年長春在學校建設方面動作頻頻,加大了對於教育資源的投入。增加新建校!增加學位!所以未來長春會有更多的教育資源,分散了人群,也更大程度上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相對削弱天價學區買房的熱度。

昂貴學區房,家長不能承受之痛!長春新政下學區房未來會降溫嗎?

熱門學區房還值得買不?

從新學校上來看:學校們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也越發成熟,但房價也跟著漲了上來,基本都要1萬左右/平。所以家長們需要看好新政策,瞭解在“兩個一致”以及“新老人”界定時間上面的要求,這樣才能更有把握。

新學校畢竟剛剛起步,師資和生源的穩定性和老牌名校都沒有可比性。一所學校的發展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速成的。

從老學校上看:一個好的環境,往往能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長們也勢必會為了進入優質學校而拼搏和競爭。

老學校相比新建學校的各個方面對於家長來說會比較的安心,老學校的底子厚,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在教學理念和教育體系上都已經非常的成熟了,師資隊伍穩定,經驗豐富的教師佔比大。

昂貴學區房,家長不能承受之痛!長春新政下學區房未來會降溫嗎?

學區房到底意味著什麼?

對家長而言,不僅僅是最優質的教學質量、最有保障的升學率,還有潛意識裡——孩子從小的交際圈,以及自己同時被提高的隱形的階層感。

很多好的學校,現在不單對孩子有要求,對家長也有很多要求。比如,2019年長春市某民辦學校對家長的“大考卷”,足足四頁紙。

昂貴學區房,家長不能承受之痛!長春新政下學區房未來會降溫嗎?

一些學校有極其頻繁的親子共建活動,家長必須有一方全職照顧孩子,隨時待命。

在教育上,靠買學區房、靠拼命刷補習班,靠砸錢就能培養出學霸嗎?經濟條件背後的,是父母的資源、格局、價值觀和自身不斷學習的習慣。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阿里創始人馬雲、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滬江創始人伏彩瑞、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華為總裁任正非......

很多知名企業家大都是出身普通,各種傳記裡,也沒有父母為了他們上牛小,付出一切。

也許有部分家長心裡想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但八卦小編依然想說,請給孩子你實際能力裡相對好的,相對好的就可以;而不是你想象空間裡最最好的,最最好的,太累了。

昂貴學區房,家長不能承受之痛!長春新政下學區房未來會降溫嗎?


何況後者其實是無法被量化和定義的,盡力就好。

家長和老師互相信任,彼此配合孩子的教育才會越成功

曾有位老師這樣說:

孩子們,沒有哪個老師不願意教好你!

家長們,沒有哪個老師不願意教好你的孩子!

這世間最大的辜負大概就是,我全心全意為你,你卻不諒解我!

這世界最令人無能為力的事就是,我明明是幫你,你偏偏認為我害你!

教育應該是一種安靜的支持,家長支持老師,給予老師管教孩子的底氣和尊嚴。

老師支持孩子,不厭其煩的把孩子雜亂的枝丫修剪整齊,讓孩子筆直的刺向高空,沐浴更多的風雨陽光。

教師這條路,不問歸期,不圖名利,是工作,更是責任。

不問天高地遠開闊,只求紮根三尺講臺。

請您相信,老師要比你想象的更愛孩子,更願孩子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