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理論是建立在這種二元思維的思想基礎之上的

解讀《陳氏太極拳圖說》

——第十三講:“四象”“三才”與太極運動的思維模式4

太極拳名家 康偉 本刊記者 龔建新

   龔建新:太極拳理論就是建立在這種二元思維的思想基礎之上的,只有真正建立了二元思維的認知模式,才會具備理解太極拳理論的思想基礎,如果用我們習慣了的一元思維方式去看太極拳的許多論述,就會產生玄之又玄,不可理解的感覺。

   康偉:因此,《陳氏太極拳圖說》(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7)第29頁寫到:“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所以謂之理者,物之理也,所以謂之性者,天之性也,所以謂之命者,處理性者也,所以處理性者,非道而何,是知道為天地之本,天地為萬物之本。”這段話就是在闡述萬物“性”與“命”這個二元結構的相互關係,以及處理這一關係的原則依據。

   龔建新:這段話比較難懂,也很難理解。

   康偉:“理”是“物之理也”,即是萬物自然發展變化的根本道理和規律,也就是我們前面探討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等等自然變化的道理,是萬事萬物都遵循的普遍規律;“性”是“天之性也”,就是萬物先天本具、與生俱來的自然本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性如此”;而“命”是“處理性”的載體,所謂“處理性”就是自然天性的作用和功能,通過生命的狀態得以呈現出來。命是性的“像”,性是命的“根”,先天自然本性的變化都是符合自然之道的。

所以“命”對“性”產生的作用的呈現狀態也只有順應“道”的本質,才能使“性命合一”,一性一命,形成了人的完整生命體。人之所以有性有命,像自然世界有天有地一樣,天陽地陰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自然世界循環往復,無始無端的自然運行狀態。

人的性命如同天地陰陽的組合一樣,外有看得見的“命”之狀態,內有看不見的“性”之運行,一內一外、一陰一陽兩個因素共同形成了人體的生命結構,這也就是《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的三才圖(圖1)要表達的意思。

太極拳理論是建立在這種二元思維的思想基礎之上的

   龔建新:這個三才圖表現的是“天地人”三者的關係。古人把生命看作是天地陰陽共同孕育的產物,人的生命是天地的體現,所以有“人身小宇宙”的說法,認為人體也是太極體,是陰陽共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