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觀察|淺析螞蟻金服IPO上市的原因

馬雲那麼有錢了為什麼還要讓螞蟻IPO?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一方面這要回到他剛開始創業時——這一點跟馬化騰一樣,那時銀行對於這些小企業家、小微創業者是不管不顧的,在銀行家看來沒有抵押物、沒有擔保是不會借給你一分錢,而對於大型企業銀行家卻過度相信以及依賴。因此這是馬雲的一個情節,一個軟肋。

看過《半澤直樹》系列劇集的人基本都能明白銀行的吸血模式以及盈利模式,在第二部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叫過度授信。過度授信就是指針對一些大型企業進行無限制的放貸,從而讓債務人揹負沉重的債務進行運營,這樣一來企業每年的利潤就會被銀行吞噬,從而使得企業不能將運營利潤投入再生產、再開發以及合理的資源配置。這種行為就會使得企業成為銀行的附庸,最終導致破產重組甚至破產清算。

馬雲想要改變銀行的這種做法,想要讓那些創業者可以獲得資金,想要讓他們能夠獲得支持。然而相對於半澤他對金融的理解只是皮毛,而一方面他有可能受到了金融的誘惑。我們都知道花唄、借唄分別對標的是信用卡以及銀行信貸,按照他的普惠金融概念,實際利率應該低於銀行才是正確的姿勢,然而花唄、借唄的利率卻高於這兩項業務。這種情況到底是出於他對資本的貪婪還是實際情況不得不如此呢?我個人傾向於兩者皆有,後者更嚴重。

因為銀行通過持牌獲得了很高的信用評級同時有較為成熟的監管措施以及國家或地方力量作為保障,所以普通群眾願意將錢存入銀行以獲取一定的存款固定收益。而他的小貸公司只有牌照沒有信用評級也沒有監管措施,小貸公司獲取資金的方式有限:自有資金;通過ABS融資;聯合借貸。關於這一點很多文章裡已解釋清楚,馬雲通過這三種方式將近用了1000倍的槓桿,這就表明他的盤子很大但自有資金不夠。通過ABS以及聯合借貸的方式,需要有資(ren)源(mai)運作,這就需要成本,這個成本最後會由誰承擔呢?底部消費者。所以花唄、借唄的利率高於信用卡以及銀行信貸便不奇怪了。其次是對底部消費者的無限制授信。底部消費者是誰?沒人知道沒人關心,只要錢借出去了就可以,馬雲並不關心使用借唄以及花唄人的信用問題以及資產狀況——這一點用過的人都知道,至於要不要得回來再說,這種完全脫離監管的授信模式比跟上面的銀行過度授信更為嚴重。而當他走到這一步時,實際上已經剎不住車走不了回頭路了。為什麼?如此高的槓桿在那裡,資金窟窿在那裡需要填補,除了讓螞蟻上市已經沒有其他途徑可以走了。於是A+H的模式以及史上最大的IPO(pian ju)便出現了。然後監管層發現了這個問題,知道了後果的嚴重性,約談馬雲要解決這件事。如果暴雷,後果不堪設想,這比P2P更為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