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專家提醒:冬季防疫“三件套”不能少

  天山網訊(記者 康顥嚴 通訊員 宋寧)進入冬季後,天氣寒冷,戴口罩臉部不適、開窗通風又覺得冷,不少人防疫意識放鬆,不再嚴格遵守防控措施。11月30日,疾控專家提醒,疫情防控需長期保持警惕,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的個人防疫“三件套”不能鬆懈。

  烏魯木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烏魯木齊市健康科普專家陳敏介紹,多個國家的反彈案例都已經向我們提醒,防控措施松馳,疫情就會反彈,尤其冬季是流感、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市民做好個人防護,注重個人良好衛生習慣、保持社交距離,對疫情防控和預防流感、呼吸道傳染病都有重要作用。

  對於市民感到的一些不便之處,陳敏也給出相應建議。如冬天出門戴口罩,呼吸時的水汽導致臉部感覺不適,可以將口罩鼻部位置稍作摺疊,或使用口罩內撐,讓口罩與臉部有適當間隙,以此緩解水汽貼敷在臉上。但需注意的是,口罩鼻樑位置和邊緣部分要保持密閉緊貼,否則影響防護效果。同時應攜帶備用口罩,便於隨時更換。

  戴眼鏡的人群因戴口罩造成眼鏡起霧,也可通過上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佩戴口罩時用眼鏡鼻託壓緊口罩鼻夾條也有效果,或者嘗試使用眼鏡防霧噴劑、防霧試紙,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不起霧的效果。

  冬季氣溫較低,很多人不認真洗手。陳敏提醒,手衛生不容忽視,清潔雙手前不要觸碰口、眼、鼻,接觸公用物品及飲食前後必須洗手,或用免洗消毒劑消毒雙手。溫水清洗、輕揉按摩,或及時使用護手霜塗抹,可有效緩解手部冰冷乾燥的問題。

  天寒地凍緊閉門窗,是不可取的生活方式。常通風不僅是疫情防控需求,也是保持室內空氣質量良好的習慣。據瞭解,成年人正常情況下每小時會呼出22升二氧化碳,如果封閉的室內通風不佳,二氧化碳容易被人體反覆吸入,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不少於15分鐘,可以維持室內空氣新鮮。建議城市中避開早晚空氣汙染高峰時段,非霧霾天氣在陽光較好的上午、中午開窗通風比較適宜。

  最後,陳敏提醒,由於冬季是流感、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應及時就診,就診前先通過網絡、電話等渠道預約掛號,就診途中戴好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醫院期間配合防疫要求規範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