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小記:齊·田單改車

戰國亂世,人才不問出處。田單出身小吏,從“市掾”小吏成為一代名將,危難之時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他既有果敢奮進意志,也善隨形就勢之變,在為將之前就已見端倪。

讀史小記:齊·田單改車

(車轊,圖片來自網絡)

五國伐齊,燕軍狂飆突進,直逼齊國首都臨淄。安平位於臨淄東北附近,是田單一族世居之地。風雨欲來,安平城小勢微,三十六計走為上,田單開始謀劃退路。最現實的問題是如何走?去哪裡?以當時技術條件而論,舉家搬遷莫不如駕車,即可攜帶食物細軟,又可免去鞍馬勞頓。齊在臨淄以外設有五都,高唐、平陸、阿、莒、即墨,皆駐紮有齊國精銳的常備軍隊“技擊”。然而,五國大軍壓境,西線的高唐、阿、平陸已經相繼陷落,只剩下了東部的莒和即墨。莒在東南,臨近楚國;即墨在正東深處,揹負山海,無強敵環伺,更有安全保障。日後,齊閔王就是在莒城遇難。

大事不可不斷,細節不可不謀。確定撤退的大體方案後,田單關注到一個細節,那就是車輛的可靠性。古時車輛即使交通工具,也是身份象徵,講求高車大馬,馬車的車軸往往會誇張地探出車輪,顯得更加威武。危急時刻,平時鋪陳的形式主義會成為致命的累贅。田單很快帶領族人對車輛進行改裝,一是縮短車軸,便於通行;二是保護車軸,在車軸兩端加裝鐵籠頭,可以經受劇烈的摩擦和反覆撞擊,精心準備很快發揮了作用。

燕軍洶湧而來,攻擊安平,齊人奔走潰散,《資治通鑑》記載,“皆以轊折車敗,為燕所擒,獨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免”。田單族人的車隊由於防護有力、靈活輕盈,在混亂之中出逃,順利到達即墨。田單的故事廣為人知,後來被即墨百姓推舉其為守城之將,開始書寫一段千古傳奇。

田單改車,可見其明。不慕繁文縟節,自去累贅、輕裝上陣,“存已滅之邦,全喪敗之國”,徹底逆轉了齊國危局。識變應變,謀定後動,此乃久勝之道。

讀史小記:齊·田單改車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