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都是大白話,如何豐富語言?需要家長幫個忙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作為語文老師,我鼓勵低年級同學多練口語式作文,把腦海中的話轉變成文字寫出來,大白話作文只要把事情敘述清楚,也是優秀作文。目的就是在於讓學生們通過表達、練說,讓自己的語言系統豐富起來。隨著小學階段作文難度的增大,大白話句子,在考試中肯定是得不了高分的。我們對寫作的要求,有語法、修辭等等,寫習慣大白話作文的同學就轉換不過來了,那麼該如何豐富語言?家長們就得多下點功夫了。

小學生作文都是大白話,如何豐富語言?需要家長幫個忙

一聽說要輔導孩子們寫作文,其實家長比孩子都還要頭疼。有時候看到小學生半天憋不出一句話,家長和老師都很著急,家長們恨不得幫孩子寫作文。一聽到語文老師建議豐富語言詞彙就是積累,沒有個把月一年,詞彙量怎麼能積累起來呢?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需要“特效學習法“,可能積累一週,就能練成滿分作文。這也是不可能的,語文不光作文詞彙需要積累,這門學科的特點就是積累。只有通過積累,才能才能完成語言系統的豐富性、多樣性。只是,家長能多下點功夫的話,孩子積累起來就會快一些。

小學生作文都是大白話,如何豐富語言?需要家長幫個忙

1、 閱讀時給詞語畫圈圈

想要語言詞彙量豐富起來,多閱讀是必須要執行的學習方法。有的家長會馬上說,那我們家孩子就是不愛閱讀怎麼辦?那真沒辦法,語文學習離不開閱讀,你又不愛閱讀,那怎麼能提高語文成績呢?所以,對於不愛閱讀的小學生,除了循循善誘,引導他們去看書,再就是要通過有效的閱讀方法去積累詞彙量。一本好看的故事書、散文故事書、童話書,學生們閱讀的重點都是在故事裡,你很難要求孩子們通過閱讀去記憶書中的詞彙描寫,對此我推薦家長們可以這樣輔導孩子。

小學生作文都是大白話,如何豐富語言?需要家長幫個忙

每天做一篇閱讀理解,並不是真正去做閱讀理解的題目,而是通過做閱讀理解去閱讀素材,一般閱讀理解的素材很短,學生們15分鐘左右就能閱讀完成,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小學生畫一畫素材中的詞語,你覺得使用得好的句子、成語、形容詞等。抄寫也好,畫圈標記也好,都是通過閱讀的方式,去記憶這些詞彙,並學著去應用。

小學生作文都是大白話,如何豐富語言?需要家長幫個忙

2、 多聽優美的朗讀,感受語言魅力

喜歡寫大白話的同學,往往對語感是十分敏感的,只是過於生活口語化了,對文字的魅力瞭解不足,體會不到。同樣是形容春天,喜歡大白話的同學可能只會寫: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我脫了秋褲了,每天都想吃雪糕……至於其他的感受,詞彙量缺乏的同學寫不出:春暖花開,微風輕扶過臉龐,癢癢的,暖和和的……這樣的句子,是需要學生們去感受語言的魅力。

小學生作文都是大白話,如何豐富語言?需要家長幫個忙

在日常中,可以多聽一些優美的朗讀,課文朗讀,名家散文朗讀,家長幫助孩子下載一些音頻,多讓孩子聽一聽,培養語感,感受語言的魅力,積累好豐富的文字情緒,也就不會再寫大白話作文的。孩子能夠理解了文字是如何表達情感的,到了語言詞彙的大爆發期,小學生們還會在寫作文中來堆詞呢。

小學生作文都是大白話,如何豐富語言?需要家長幫個忙

3、 把好詞好句打印出來,貼在牆上

對於語文基礎不好的同學,積累可就不能偷懶了。好詞好句不只是寫在摘抄本上的作業那麼簡單,而是要把真正積累的詞彙量運用到語文學習中,豐富的語言,不光要會說,還得記住了。抄寫是沒有用的,把這些優美的詞彙打印出來,貼在課桌上,牆上,學習時能隨時隨地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天天看,記不住就死記硬背,深入人心之後,你就會發現,語感被慢慢培養了出來,詞到用時不嫌多,水到渠成就是這樣一個積累的過程。

小學生作文都是大白話,如何豐富語言?需要家長幫個忙

小學生作文寫大白話其實不要緊,只要幫助他們豐富語言、熟練使用詞彙技能告別大白話文字運用,寫出符合考試要求的作文了。家長可以按照這3個方法,多下點功夫,帶著孩子們多練筆、多積累。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