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隱藏著你可能不知道的真相。

小侄子二年級,性格內向靦腆,偶然得以輔導他作業,語文作業中有道擴展題,這是一首童謠:

"新疆的少年亞克西,

哈密的瓜

和田的玉

吐魯番的葡萄甜如蜜

人人都誇新疆好

新疆的少年亞克西"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題目問,在文中的"亞克西"是什麼意思。小侄子跑來問我。


我笑著問他:"你猜什麼意思"

他不好意思的說:"我不知道"

"瞎蒙呢,隨便猜"

他還是說:"我真的不知道"

我想了想,問他:"哈密瓜甜不甜?";

"甜!"

"和田的玉珍貴嗎";

"珍貴吧"

"吐魯番的葡萄呢?",

"也很好吃"

"人人都說新疆好,那你再猜猜亞克西什麼意思?"

小侄子頓了一下,"我還是不知道"

"那亞克西是笨蛋的意思,是說新疆的少年真是笨",我笑著胡說八道起來。

小孩子笑了,說:"怎麼可能,不是笨蛋的意思"

我問:"那亞克西是好的意思還是不好的意思?"

孩子說:"肯定是好的意思"

"那你覺得什麼詞彙可以形容'好'?",我繼續問。

"很棒"

"還有呢?"

"美好"

"還有沒有別的了"

"我想不出來了"

"我覺得還有優秀"

"啊,還有聰明!"

"非常好,那亞克西什麼意思,你知道了嗎"

"是不是剛才那些意思?"

我笑著說:"我覺得是,你覺得呢?"

"我也覺得是,新疆的少年非常棒,新疆的少年真優秀"

問題解決之後,小侄子很高興的去寫上了答案。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在很多生活和學習的場景中,面對問題,孩子會回答不知道。


我一直認為,一句不知道包含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它本身將已知和未知相區別,就是一種知道。而孩子的"不知道"傳遞出的有價值的信息,需要父母或者教育者發掘出來,分析原因後,再引導提供解決的辦法。


1.孩子說的"不知道",可能是在表示"我不敢回答"。一般來說,孩子在權威型的父母面前,會因為害怕而不敢表達觀點。父母如果事事包辦,與孩子交往過程中,強勢甚至專制,孩子在以往相處模式的經驗中,曾經因為表達觀點遭受過"懲罰"——這個懲罰未必是體罰,很多時候哪怕只是態度的否定、質疑,都是父母在向孩子暗示——你的觀點不重要或者很荒謬。這種挫敗感日積月累,最終會表現在,孩子面對問題的時,回答不知道是最"安全"的答案,畢竟"不知道"最多代表的是無知,而不是挑戰"權威"的冒犯。(之前也在強調,前文

《善待孩子,請從好好說話開始》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所以當孩子如果是因為不敢回答,害怕權威而說不知道的時候,父母不妨反思一下與孩子交流相處的模式,畢竟平等、善意是交流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瞭解孩子所思、所想。

心理學家阿德勒有一個觀點:

"如果我們想要理解兒童的某一特定行為,就必須首先了解其總體的生活史。兒童的每個活動都是他總體生活和整體人格的表達,不瞭解行為中隱蔽的生活背景,就無從理解他所做的事,"

《兒童的人格教育》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把這種現象稱之為人格的統一性。在談到孩子具體行為,比如不好好吃飯,不認真學習,沒有閱讀習慣,會在具體行為中去尋找對應的"解決方案",難免會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境地。而事實上,學習問題也好,生活問題也好,看起來是發生在當下,而原因則暗藏在過去的整體教養歷史之中,而對父母來說,反思並且糾正過去的失誤遠比解決當前的問題更加艱難。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2.孩子說"不知道",可能是在害怕失敗,維護自尊。孩子從出生下來,就密切的觀察父母的態度,3個月大的嬰兒就能通過母親臉上的表情,感知她的情緒。兒童會非常敏感的感受到家人對他/她的期望。避免回答問題錯誤,避免期望落空,避免失敗,避免陷入自卑,維護自尊心,所以孩子回答"不知道"是最好的迴避方法。


一般情況,當發現孩子因為害怕回答錯誤說不知道的時候,我會為問題提供一個"愚蠢的","離奇的","特別可笑的"答案。孩子根據常識,本能的會反駁這樣的答案,同時獲得一種短暫的自信,就敢於展示自己的想法。當他發現有人比他的答案更可笑的時候,孩子會很認真的進行思考,並願意表達自己。這個時候他也敢於面對可能的失敗,不會感到自尊心受到挫折。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這裡並不是讓父母故作誇張,或者譁眾取寵的取悅孩子。而是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與孩子去談論問題本身,很多時候,如果父母願意放下身段,偶爾表現的不是那麼"十全十美",偶爾也會"犯傻",偶爾"示弱",讓孩子更多體會自己思考的樂趣和力量,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成就感,這個時候你也會發現孩子展示更多奇幻、美妙的想法。


3.孩子說"不知道",可能是擔心自己答案太簡單,引發恥笑。不論孩子還是大人,本能的追求卓越和成功,而這種追求又是與自卑相聯繫的。想做好,但是擔心做不好,因為擔心本身,就退縮了。


在教室中,6個五歲多的孩子在為演出做排練,為了在舞臺上顯得更加生動,老師安排了一些走位,需要其中三個孩子跟隨音樂節拍在舞臺上變換位置。悠悠需要跟隨節奏走五步,從後排的位置走到前排——能夠站在前排唱歌,一直是悠悠所希望的。


但是排練了兩次後,悠悠不是因為步距沒有掌握好,就是因為節奏沒跟上,都沒有成功——而其他兩個女孩都能順利走到自己的位子上。

老師大聲說:"悠悠,走五步,別走多了","跟上節奏,踩在點子上"

同伴們都停下來,看悠悠單獨訓練,周圍還有很多家長,大家盯著悠悠。

悠悠越發的緊張了,有排練了幾次,非但沒有進步,還走成了"同邊手",

老師著急的說:"你怎麼回事,能不能走的自然一些?你要是這樣,就把走位取消了"

悠悠紅著臉,小聲的說:"那我不走了"

老師說:"那你就到不了前排了啊,你自己選擇的啊"

最後,悠悠什麼都沒說。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悠悠很期待從後排走到前排,但是因為排練不順利,在老師,同伴、圍觀者的壓力之下,她退縮了。從個人角度看,當時如果老師換一種方式與悠悠溝通,去引導——"你能做好,只是缺乏一些練習",或者說:"你想做好,但是有些緊張,沒關係,我們再試試"——也許結果會有所不同,但是沒人理解悠悠的處境——對悠悠來說,自覺沒有"做好",比同伴做的"差",這麼多人看著我"沒做好",三種心理交織在一起,而這些複雜的情感對五歲多的悠悠來說,太難以表述清楚,最終將她的信心壓垮,阻擋她繼續努力嘗試。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中,阿德勒的這段話已經足夠好了:


"首先要鼓勵他們,使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天賦。對他們要抱有一種同情態度,與他們建立一種友好的關係,不要用嚴厲的態度威嚇他們。雖然這些很重要,但是還遠遠不夠,我們還要利用這種友好的關係來激發和鼓勵他們不斷爭取更好的成就。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使他們自立,通過不同的方法使他們對自己的精神和身體的力量感到自信,並使他們相信,他們可以通過勤奮、毅力、練習和勇氣去獲得他們嚮往,但至今尚未實現的一切。


在兒童教育中,一個最為嚴重的錯誤,就是家長和教師對一個偏離正道的兒童做出惡毒的斷語,這種斷語無助於情形的改變,他只會加重孩子的怯懦。相反,我們應該鼓勵他們。正如詩人維吉爾所說:'我能,是因為我信'"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4.孩子說"不知道",可能是知道,但不會表達。

在《紅樓夢》第五十八回"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賈母、王夫人因朝中大祭,外出一月方回,期間大觀園內變成了一堆亂麻,芳官和她婆子娘吵了起來,鬧得怡紅院一片大亂,襲人趕緊拉過麝月來救場——襲人喚麝月道:"我不會和人辯嘴,晴雯性子太急,你快過去震嚇她兩句。"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襲人心中可惱,但有心無力,可見語言表達,未必就是心中有,嘴上就能說得出。


兒童認知事物,從具體到抽象,語言本身就是一種符號,將內心知道用語言表達過程,就是將具體的認知用語言符號抽象化的過程,其中要分析、推理,概括,總結,運用思維來認知事物的內在聯繫。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的理論,7-11歲的兒童開始發展具體邏輯推理,抽象邏輯推理需要到11歲以後逐漸得以發展。


但這種能力不是到了年齡就自然形成,這需要父母在生活、學習過程中不斷引導,與孩子去探討問題本身,鼓勵孩子表述觀點,表述觀點過程給孩子帶來的思考,培養孩子語言能力,促使他釐清概念,闡述想法。這個過程中,父母也可以談論自己的觀點,比較不同思維方式的差異,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在向父母學習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方法,這可能比解決某個具體問題更加重要。


5.孩子說"不知道",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知道。成人也會存在這樣情況,已知的其實是謬誤,以為未知的實際上已經得到了"答案"。這個時候孩子的不知道,是一種認知的偏離,他已經離真相不遠,但不自知,用不知道來評價是有失公允的。父母需要發現這一點,並且通過討論,推理,問答的方式幫助孩子把所知道的答案引導出來。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6.孩子說"不知道",可能是確實不知道。這是孩子"不知道"意思的真實表達,這可能說明提出的問題,孩子從未接觸,沒有任何感性經驗的積累,或者問題難度對目前階段的孩子太大。如果是學業上出現這樣的現象,父母也要弄清楚,在過去整個學習過程中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要從最初的環節卻查漏補缺。先降低難度,一直降到孩子能夠回答問題的程度,再逐一討論分析,逐步提升。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在我們的教育傳統中,總體還是強調聽話,強調父母,師長的權威,孩子從懂事開始就學習隱藏觀點,對自己進行保護。所以到了初中階段,高中階段,甚至大學階段,很多學校開設的答疑課程幾近擺設,學生們沒有問題可以問,不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可以問,也不會去問——如果孩子在兒時,能夠被鼓勵問問題,被鼓勵與成人,同伴交流探討問題,能夠平等,善意,溫和的對話,發現自己奇思妙想回答的樂趣和力量,是不是會更有利於未來個人的成長和學業的成就?


孩子一句不知道,背後包含了6種可能——你讀懂了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