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華集團:初次斬獲海上風電訂單,積極探索新市場與新業務

獲取5.17億海上風電訂單,業務多元化探索起航及抗風險能力上升

4月27日收盤後,宏華集團(0196.HK)發佈自願性公告稱,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四川宏華石油設備有限公司於近日分別與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和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簽訂海上風電項目風機基礎導管架、升壓站下部基礎導管架建造協議及海上升壓站建造協議。其中,與華東勘測設計院簽訂的協議為四川宏華與東方電氣集團國際合作有限公司聯合投標。

據此,按建造協議的條款及條文,四川宏華將分別向廣州打撈局與華東勘測設計院提供用於海上風電項目的風機基礎導管架、升壓站下部導管架及海上升壓站。建造協議總金額涉及約人民幣5.17億。

此外,公告還表示,宏華集團將以此為契機,抓住海上風電市場迅猛發展機遇,依託公司已建成產能和大股東背景優勢,在低油價時期,對沖傳統能源行業的下行風險,積極拓展新市場與新業務。

通過承接建造訂單,宏華集團快速地切入了海上風電等新能源行業,抓住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機會,藉此機會亦能降低其目前所經受的單一行業的週期性波動,提升抗擊風險的能力。

市場對此消息反應積極且熱烈,4月28日,在港股上市的宏華集團(0196.HK)錄得漲幅逾10.4%,顯示出投資者普遍對公司業務新探索表示出一定程度的認同和期盼。

宏華集團:初次斬獲海上風電訂單,積極探索新市場與新業務

(圖片來源:富途證券行情繫統)

海上風電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新業務有助平滑業績波動性

據全球風能協會(GWEC)統計,截至2018年末,全球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591GW,較2017年上漲9.4%。其中,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3GW,同比增速約21%,從增速看,海上風電的發展勢頭要優於陸上風電。

近期,前瞻產業研究院在一份研報中表示,看好未來十年海上風電的發展前景,全球海上風電即將崛起。該研報指出,在過去的20年裡,得益於技術進步、規模經濟、供應鏈和各國政府的鼓勵政策,海上風電從技術成熟度和經濟性上取得長足進步,但截至2019年為止全球海上風電的發展依然主要侷限於歐洲和中國兩個市場,隨著度電成本的持續下跌,海上風電在美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潛力已經越來越大,而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相當值得關注。

我國擁有豐富的海上風電資源,且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條件優渥。中國氣象局風能資源調查資料顯示,我國5米到 25米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00GW,70米以上高度可裝機容量約500GW。截止2019年底,全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5.93GW,全國在建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3.66GW,這些數據均顯示出中國未來海上風電的待開發空間是相當可觀的,目前,國內海上風電行業才剛剛處於起步階段,未來十年中國的海上風電必將跟隨全球行業邁入黃金期而獲得快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支持下的國內海上風電有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發佈《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按規定完成核準(備案)並於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的存量海上風力發電項目,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

本次切入前景吸引的新能源行業中的海上風電領域,不但是契合宏華集團一直所堅持“以高端裝備研發製造能力及系統服務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基礎,進入海上風電行業積累經驗後或可幫助公司承接更多的後續訂單,進一步在優勢行業做強做大,以保持規模和盈利能力的持續擴張。

結合宏華集團的年報來看,可以看到公司2019年的戰略就是緊跟國家能源安全戰略,聚焦國內頁岩氣市場開發,設備方面則是從主要服務海外的鑽機業務,拓展到了以6000HP壓裂泵為核心的成套電動壓裂設備,用裝備帶動服務,推動油氣工程服務從鑽井拓展至鑽完井一體化的工程服務。收入分佈的情況,可以看到公司2019年從中國的收入相比2018年翻了一倍,佔整體業績的比例從25%左右上升到了50%左右。

而本次海上風電訂單的獲取,從經營思路來研究,是繼續強化公司在中國地區取得的收入和盈利佔比的一個很好的開端,作為全球領先的陸地鑽採裝備製造商,宏華具有領先的裝備製造基地,海上風電業務能夠有效地利用現有產能探索新市場與新業務;從訂單獲取方面觀察,宏華本次獲取的訂單來自於央企和國資企業,對公司來說,屬於央企間的強強聯合,而就中長期來看,具備央企背景的宏華仍有機會獲得來自更多的央企訂單,應收賬和項目回款的安全性會更良好,支撐公司在新業務上越行越遠。這些方面均有助於驅動其在海上風電業務收入得到快速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